張玉云
(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淡水群力小學 廣東惠州 516211)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把數學和圖像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是一種高效、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在“數形結合”的運用中,大概包括兩類方法,一類是在數字或數量上構建圖形,“以圖識數”。第二種是在圖形上尋找數字或數量,叫做“以數想形”。數學教學和學習是離不開文字和圖形,數字對小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教師借助圖像或實物幫助學生理解數字的概念,學生就更容易接受。而對圖形的認識和觀察又能打開學生的數學思維空間,把“數”和“形”結合起來,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能讓小學數學課堂靈動起來。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一開始接觸的數學就是看圖認識數字。小學數學課程目標也要求,要把數字的認識和圖形結合在一起,進行小學數學教育教學[1]。用數字來表示圖形的數量,把圖形和數字一一對應,可以讓小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抽象的數字都表示什么含義。運用這種“數形結合”的教學思想,不僅能開發學生的數學思維,還能夠啟發學生的數學思想,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可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例如,學習“分數混合運算”時,里邊有一個板塊“圓的認識”,由于考慮到這是學生學習圓的第一節課,用常用的講授概念的方式去解答比較難以理解,用畫圖的方法解答就比較容易解決。所以,我在黑板上用正規的教學用具一點一點地帶著學生畫圓,邊畫邊講解圓的各部分名稱:圓心、直徑、半徑。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對圓的學習產生了興趣,促進了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的構建。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不僅能讓學生的思維從形象直觀圖像逐漸地向抽象思維方向發展,還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問題中的數量關系[2],從而提高學生分析數學問題的思維能力,然后培養學生解題的能力,特別是在解答應用題的時候,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做題,能夠提高答題的效率和質量。
例如,學習“圖形的運動”時,其中“平移”“旋轉”都是新接觸的內容。為了讓學生準確深刻地認識到圖形的旋轉和平移的概念,我制作了一個簡易的鐘表,上面有指針。還制作了一個類似于公路收費站的橫桿這樣一個工具。當我撥動鐘表鐘的指針的時候,告訴同學們,這就是圖形的旋轉。等我上下抬起橫桿兒的時候,告訴同學,這也是旋轉。我又拿起粉筆擦在桌子上推動,告訴同學這叫平移。通過這幾個簡單的動作讓同學們深刻地體會到平移和旋轉的動作和概念,讓旋轉和平移的相關內容變得簡單易懂,構建了高效課堂,提高了他們在解決此類問題時候的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問題是最常見的。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許多老師比較重視對學生計算技巧的培養,而忽視了學生對數學問題本身和計算過程的理解,這樣的數學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學好數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能力以及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能力,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運用“數形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和解答問題,從而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比如,學習“比例”時,為了讓學生清楚地看到比例之間的區別,我特意拿了幾張照片,有一寸、二寸、小二寸的,通過比較,讓學生對比例有一個大體概念。之后,我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的事物出發,想一想哪些地方還有比例。有些同學說,我們所見到的一些圖紙,就應用了一定的比例。有同學說還有地球儀上的內容也是根據一定的比例來制作的。通過觀察同一個事物有不同的比例,那么我們知道比例的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外項的積。這就是從實踐中推導出了比例的表達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了比例的意義,也將小學數學課堂變得高效,教學質量也隨之提高了。
總而言之,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教學模式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將“數形結合”的思想融入其中,幫助學生構建起正確的學習觀念,使學生能夠利用“數形結合”的方式解決各類不同的數學問題。此外,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了解學生身心發展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把復雜的數學問題和圖形結合起來,生動地開展數學教學,從而構建“數形結合”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