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軍
(甘肅省酒泉市新城區玉門油田第一中學 甘肅酒泉 735019)
眾所周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是一本百科性、時政性、包容性的綜合教材,而且這門課具有理論性較強和抽象性的特點。尤其在學生眼里,該學科就是“假大空”的代名詞。最后的結果是老師苦苦地教,卻引不起學生的興趣。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認為,課程教學最大的弊病便是與學生的個人生活與經驗相脫節。課程資源的選擇一定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原則。提倡“做中學”“生活即教育”。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也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因此,教材要保持“鮮活”性,要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開拓教材資源,增添生動、活潑的課外資源,特別是與學生學習和生活密切相關的資源,這些資源往往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本土資源是師生和學校所在當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同時有助于教學目標實現和教學過程順利實施的一切資源,擁有生動性、具體性、獲取便捷等特點,同時具有強大的感染力、感召力,既貼近學生又貼近生活且貼近實際,在教學過程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優勢。對于思想政治課而言,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具有當地特色的本土資源,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積極性,從而增強教學實效,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利用本土資源極為重要和必要。
本文將從三個方面結合教學實例闡明本土資源對高中政治教學的意義。
對于學生而言,本土課程資源是可以接觸到的,被當地所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資源具有感染性強的特點。在講到必修二《經濟生活》第二單元非公有制經濟時,我通過PPT展示了酒泉地區同學們都熟悉的幾家小吃店的照片,其中有酒泉的特色“糊鍋”,還有學校附近大家都愛吃的“玉林串串香”和最熟悉不過的“肯德基”。這些照片剛出來,同學們的興趣點馬上就來了,爭相恐后地判斷它們是個體經濟、私營經濟還是外資經濟,并借助對這些店的了解很快就總結出了它們各自所具有的特點和所起的作用。
由此可見,比起一些離學生比較遠的素材與資源,本土資源更有說服力、感染力,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利用本土資源,可以將思想政治課的課堂打造成生活化的課堂,能使學生的學習仿佛置身實際的生活情境,伴隨著自己熟悉且親切的本土資源,在無形中便把握了教學內容。
思想政治課的總體目標是:使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本土資源的利用更有利于實現思想政治課的目標,對于高中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重要意義。例如,教學文化生活《文化在交流中傳播》這一課時,絲綢之路猶如一條彩帶,將古代亞洲、歐洲甚至非洲的文化連在一起。而酒泉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城市,在傳播中華文化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案例引起學生強烈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再如講到《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時,作為本土資源且聞名中外的敦煌莫高窟被列為“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深深地激發了同學們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還有《弘揚中華民精神》這一課中,王進喜的鐵人精神是玉門油田一中的每一位油田子弟再熟悉不過的。“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干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為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甘愿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埋頭苦干的奉獻精神等。這些精神無論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有著不朽的價值和永恒的生命力。這種精神也將激勵每一個油田學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利用本土資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愛鄉情懷,也能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本土資源引導學生從生活化的場景入手,使所學內容源于生活,回歸生活,最終服務于生活。對于教師而言,本土資源的利用不但是對資源的一個開發的過程,也是一個篩選的過程,更是一個與課程內容融合的過程。在本土資源的開發階段,教師的專業素養得到了提升,在搜集本土資源的過程中,教師的知識素養、能力素養也得到了發展。在課程資源的篩選過程中,教師必須深入理解教材內容,積極篩選與教材內容相符合、與學生實際相符合的本土資源,這個過程又是教師知識的又一次升華。在本土資源的運用階段,教師要在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將本土資源融入其中;在選擇講解方式時,也要注意學生的接受能力。
因此,在整個過程中,對于教師而言,利用本土資源進行授課的過程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能夠得到提高,也能增強對本土資源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在日后的教學中加以運用。同時也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有利于更好地開展教學。
總之,將本土資源與政治課堂相結合的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細心觀察生活的習慣,而且有利于增強學生對本鄉本土的認識和熱愛,喚起學生對家鄉、對祖國、對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情和信心。更有利于教師教學技能的提高和教學方式的改進。因此,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看到本土資源的優勢,充分挖掘本土資源,豐富補充教學內容,同時提升學生在政治學習方面的積極性與參與性,促進學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