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廣晶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應重視利用好美術課堂,重點落實核心素養。在美術課堂上引入更具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上獲得啟發,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師在教學時也應做到及時創新,在當前的美術教學中引入更為先進的教學方式,如利用信息化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在課堂上引入信息化的技術手段,拓展學生的眼界,為學生建設一個開放性的課堂結構。在當前的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應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避免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充分利用周圍的資源帶給學生更為新奇的課堂學習體驗,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到美術學科的應用性,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1]。
例如,學習“奇特的熱帶植物”時,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去學校中觀察周圍的植物,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尋找素材,充分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調動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就自己觀察出來的植物進行繪畫,通過這樣的方式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根據教學內容制定更為合理的教學目標,將教學目標進行細化和拆解,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逐步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中進行美術鑒賞,充分利用課堂上的學習時間,讓學生對美術作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引導學生對鑒賞對象進行感知和評價,充分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做好課堂前的導入工作,讓學生充分明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打好本節課的教學基調,逐步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
例如,學習“神奇大世界”時,教師在教學時應利用課堂前的時間,為學生展示一些美術作品,這些美術作品的主題可以圍繞我國的山水景色,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觀察。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產生興趣,充分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方式,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置更為合理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逐步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教師應仔細研讀教材內容,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置更為合理的課堂教學問題,保證本節課的課堂學習效果。以問題為導向,仔細把握教學過程,讓學生對課堂上的教學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充分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2]。
例如,學習“個性鮮明的木刻人物”時,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學習,感悟優秀木刻肖像藝術所表現的人文精神內涵。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大家知不知道魯迅先生?接下來,教師可以為學生簡單介紹一下魯迅先生,讓學生在頭腦中對魯迅有一個認識。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幾種不同的《魯迅先生》藝術作品,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哪個作品能更好地表現出魯迅先生的精神呢?通過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思考,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對木刻肖像畫的感受。
美術學科和實際生活有著很強的聯系,教師在教學時應從生活的角度出發,選擇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美術學科回歸生活,從生活中尋找各種元素開展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受美術學科的實用性,充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3]。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各個古代建筑中進行參觀,讓學生從實際生活的角度認識美術這學科,發現藝術的美。教師在教學時,也應注意在課堂上穿插人文性的內容,充分發揮美術課堂的教學作用,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應重視通過趣味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致,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穿插核心素養培育,充分發揮美術課堂的教學作用,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