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永
(廣東科技學院管理學院 廣東·東莞 523400)
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自2014年開始國家提出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應用型本科建設應運而生。近年來各地方院校積極響應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號召,紛紛開啟應用型本科建設轉型之路,不斷探索創新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強調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改革,建設產教融合試點城市、行業及企業,包括廣東在內的21 個省、市納入試點建設首批國家產教融合型城市范圍。東莞作為國內外制造業名城,擁有完善的產業體系,豐富的產業生態,對于面向產業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有得天獨厚的地域資源優勢,另一方面東莞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急需大量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因此東莞應用型本科院校與地方產業對接,產教融合探索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對推動落實應用型本科建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有著較為典型的意義。
東莞目前有東莞理工學院、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廣東科技學院、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東莞校區)四所應用型本科院校,東莞理工學院定位于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2019 年中國應用型大學排名中榮膺第一名;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為獨立學院,其發展目標為建成適應和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色鮮明的應用型本科院校,進入校友會2019 中國獨立學院排名前30 名;廣東科技學院為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學校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己任,對接東莞重點建設產業,服于東莞及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建設,連續多年位列廣東民辦高校前三名;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東莞校區)多年位居全國獨立學院前20 名,其發展目標也是建設高水平、應用型、有特色高等院校。
近年來東莞應用型本科院校借助東莞產業優勢紛紛與相關行業、企業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探索與實踐。
校外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是校企合作最基本的層次,是應用型本科院校與產業對接、深化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橋梁,是后續進一步開展多種形式深層次校企合作的基礎。依托東莞豐富的企業和產業資源,東莞應用型本科院校積極選擇優質企業,建立校外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提供場所,也為企業開展相關業務活動提供支持。近年來東莞各應用型本科與相關企業共建多個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如廣東科技學院-東莞市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宏偉店實踐教學基地,東莞理工學院-偉易達集團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東莞理工學院-中興通訊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廣東科技學院-東莞網商商盟商務英語及國際貿易實踐基地,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東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證券實踐教學基地等。
人才培養創新班(或稱實驗班等)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依托校企合作單位,在相關專業中選拔部分學生組成專門班級,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卓越型人才為目標,制定不同于傳統的人才培養方案,探索實施創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創新應用人才的機制。東莞理工學院開設“楊振寧創新班”,培養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要求的創新人才;與高頓集團聯合開設CFA 創新實驗班,培養金融應用型人才。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與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辦云財務管理卓越班、與廣東鴻高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合辦土木工程“鴻高卓越工程師”創新班。廣東科技學院與東莞工貿會、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東莞市江南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開設 “東莞工貿會”跨境電商創新班、“立信”注冊會計師創新班、“江南農批”電子商務創新班、“江南農批”冷鏈物流創新班等10 多個人才培養創新班。
“3+1”人才培養模式不同于傳統的“3.5+0.5”模式,即大學前3 年在校接受系統的理論知識學習和校內實踐訓練,第4 年全部進入合作企業開展實踐教學,通過企業工作人員與學校專業教師共同指導等方式進行多方位產學合作,學生通過一學年分階段的具體崗位實踐及培訓,最終達到專業崗位必備的能力素質要求。“3+1”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不僅強化了學生實踐應用技能的訓練,更是縮短了企業人才培養周期,實現校企共贏的局面。在東莞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企業和學校共同制定一整套“3+1”人才培養方案,前3 年學生在校接受專業基礎和技能知識的系統學習,第4 年全部進企業開展實踐教學,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以及參與項目開發所必備的知識與能力。廣東科技學院計算機學院與廣州粵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東軟睿道教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兩家校企合作企業共建“3+1”創新班,深化校企合作改革,加強學生全方面素養,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指出“鼓勵企業依托或聯合職業學校、高等學校設立產業學院和企業工作室、實驗室、創新基地、實踐基地”。產業學院是高校利用自身辦學資源、管理資源,結合行業企業的產業資源、行業經驗等,實現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建設,深入發掘校企一體化的辦學體制。借助豐富的地域產業資源優勢,近年來東莞多所應用型本科院校紛紛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共同開展產業學院建設,促進產教融合,培養地方經濟發展所需的高素質復合應用型人才。東莞理工學院與相關企業、基金會、政府合作共建華為網絡學院、粵臺產業科技學院、粵港機器人學院、先進制造學院(長安)等9 個產業學院;廣東科技學院與東莞工貿發展促進會、東莞市冷鏈協會共建跨境電商產業學院、冷點產業學院。產業學院建設突破傳統校企合作做法,深化校企合作層次,充分發揮學校主體作用和行業、企業重要角色,以需求為導向,校企雙方共同培養產業發展所需的高素質、跨學科復合應用型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1)對接區域主要產業,培養地方急需人才。東莞主要形成了五大支柱產業、四個特色產業、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這些主要產業擁有完善的產業基礎,龐大的市場需求,良好的政策支持,不僅可以為高校人才培養提供廣闊的實踐場所,更對相關專業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有著大量的需求。東莞理工學院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過程中,無論是大學生實踐基地,還是建設產業學院等模式,都直接對接東莞的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信息技術產業等;廣東科技學院跨境電商產業學院,更是直接對接東莞外貿行業,為東莞建設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提供應用型人才支撐。
(2)對接層面逐步推進,深化產教融合層次。校企合作的過程,是學校與企業不斷磨合的過程,雙方只有在淺層次合作的基礎上才能不斷推進深層次合作。從東莞應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規律來看,部分校企合作從最基礎的校外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開始,逐步推進人才培養創新班、“3+1”人才培養模式,進而最終共建產業學院,實現全方位深層次合作。例如廣東科技學院與東莞工貿發展促進會的合作,雙方一開始先是合作共建校外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在此基礎上成立“東莞工貿會”跨境電商創新班,最終共同設立“跨境電商產業學院”;東莞理工學院與華為、中興等企業的合作也是由淺入深逐步推進,最終共同設立產業學院。
(3)合作主體多元化,提升產教融合效果。從東莞應用型本科院校與產業對接的實踐經驗來看,應用型本科產業對接主體較為多元化,合作對象有企業、行業協會、行業聯盟、基金會、政府、科研機構等等。如東莞理工學院粵臺產業科技學院,其合作對象為東莞臺商育苗教育基金會;東莞理工學院先進制造學院(長安),其合作對象則為東莞長安鎮政府;廣東科技學院跨境電商產業學院、冷鏈產業學院,其合作對象分別為東莞工貿發展促進會和東莞市冷鏈協會,兩者都為行業協會。通過這些多元化的合作,充分發揮利用單個企業無法擁有的資源優勢,大大提升了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效率和效果。
(4)跨學科跨專業融合,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需要的是復合型創新人才,只有跨學科跨專業融合才能更好地創新。從需求角度來看,現代企業也是急需跨學科跨專業融合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東莞應用型本科院校在與產業對接過程中,大部分都是從培養復合型人才的角度出發,實現跨學科跨專業有機融合,如東莞理工學院粵港機器人學院學生來自學校不同專業,有機械、自動化、電子信息、計算機、工業設計等;廣東科技學院冷鏈產業學院以管理學科和工學學科為主,實現機電、物流、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等多個專業的有效融合。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建設發展過程中應充分立足地方產業、依托地方產業、服務地方產業,才能夠展現持久的生命力進而形成特色。東莞良好的產業條件和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提供了契機,東莞應用型本科院校應進一步以經濟社會需求為導向,突破傳統的學科導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實現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