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蕾蕾
摘 要:自學能力是一個人最優秀的品質。能力,與知識、經驗、和個性特質共同構成人的素質。實踐證明: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從引導學生認識、理解、應用自學規律;激勵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教會學生學習化學的有效方法;利用化學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進行自學等多方面來進行。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盡可能運用自己一切“本質的力量”,學會繼續學習以至終生學習最終發揮人的自覺能動性去發現、去創造。
關鍵詞:自學;能力;方法;習慣;培養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在授業解惑的同時,若能教會學生學習方法,使之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就不但可以好好學化學,而且可以終身受益。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自學能力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能促進學生自覺主動地學化學,激發他們的潛能,讓其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但如何才能激發高中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是我們需要討論的話題。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其次要在師生之間樹立民主平等思想。實現師生民主平等,教師要放下架子,融入學生之中,給人一種親切感,如果學生怕答錯問題被老師批評而不舉手或站在那里有話不說,那么這常常是由于教師居高臨下,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而造成的,如果老師在課堂上多一些微笑,多一些鼓勵的話語,多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堅持“無錯原則”,那么,課堂上必然會出現積極舉手、各抒己見的場面。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而不是被動地、消極地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還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教師個人素質的高低,不但影響教師教學水平的發揮,在師生關系上,更是決定了學生對你的態度。最調皮的學生對于德高望重、德才兼備的教師總是十分尊敬甚至崇拜。
2.把握教學進度。循序漸進,控制教學難度、深度,避免學生因為逃避困難而出現厭學情緒,并且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挑戰困難的興趣,多讓其成功,培養其自信心。
3.聯系生活,化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緊密聯系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事例開展教學,激發學生無限的學習熱情。
4.教學過程中,教師切記不要隨意拔高內容。不要一步到位,要從簡單入手,多讓學生成功,可以經常出些簡單的題目讓其練習,培養其做對題目的好心情
二、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
教學實踐證明,教會學生學習化學的基礎是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關鍵是培養學生概括總結抽象出化學概念的能力,教會學生試驗、觀察、條件控制、數據處理、分類、比較、概括、模型化、提出和驗證假說、科學抽象等方法。
1.狠抓閱讀基本功,促使學生掌握閱讀方法。閱讀是自學的一條必經途徑,自學能力的高低直接受制于閱讀水平。因此,教師首先要根據化學科的特點,有指導、有啟發地訓練學生閱讀方法,讓他們借助對教材及參考資料的自覺閱讀,逐漸地、系統地掌握化學知識和技能,從而掌握自學的方法。
2.根據中學化學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分知識塊的學習方法指導。如指導學生學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時應從元素的原子結構決定其單質及化合物的化學性質,而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的化學性質又決定元素的存在形式、鑒別方法、制法用途等方面去分析、推理才能系統學習掌握。
3.指導學生學會比較、歸納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運用比較、歸納法進行學習,可使學生學習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加深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應用。
三、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
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即使智力稍遜,在一生中亦可以不斷地自我獲取知識和技能。因為習慣是在一定情況下主動地進行某種活動的特殊心理傾向。反過來說,學生一旦形成了一種自學或思維的心理傾向,那他也就無形中形成一種自學或思維的習慣了。英國著名學者洛克所言:“事實上,一切教育都歸結為養成良好習慣,往往自己的幸福都歸于自己的習慣。”可見,良好的自學習慣是形成自學能力的基礎。
習慣源于主動和反復參與。而學生的習慣,尤其是自學習慣的形成,則是有賴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從學生學習的客觀規律出發,通過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教師就應當十分注重在指導學生學習中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
四、化學實驗能力的培養
設計探究性試驗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因為自主學習是科學探究的重要特征。教師在設計化學探究性試驗時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從教材中提取探究性試驗的內容、方式,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這些體現在探究性試驗中。在學生實施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給予指導。在試驗的整個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角色,讓學生通過自身的觀察分析,來解決遇到的問題,來總結出有價值的結論,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實踐證明,自學能力的培養是諸多能力培養中的一個重要方面,能力與知識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總之,作為一種能力修養,自學能力的形成是一個較長周期,需要一個分階段、分層次進行訓練培養的過程。在這個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中,我們應從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開始,進而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學法指導,并通過有步驟、分階段、多層次的訓練,使學生的自學能力不斷地得到發展和升華。讓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盡可能運用自己一切“本質的力量”,學會繼續學習以至終生學習最終發揮人的自覺能動性去發現、去創造。
參考文獻:
[1]鄒健春.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
[2]闕榮輝.中學化學教學環境的設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