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華希
華東交通大學(330000)
為了保證建設項目完成之后能達到較高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且能夠長久地經營發展,需要經過研究給出設計依據,而這一研究過程即建筑策劃,因此建筑策劃在項目建設中的地位逐漸趨于重要。建筑策劃強調以實際狀態調查為基礎,結合經驗和規范對建設項目任務書進行建議和設計,充分考慮參與項目建設的多方利益,預判可能存在的問題,根據問題制訂解決策略。這些解決策略將成為建設項目的先行指導,并根據此指導完成建筑的全周期建設工作,這也給未來的職業建筑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筆者所在的教學團隊試圖通過將建筑策劃概念植入三年級的社區老年活動中心設計課程,并在設計前期進行重點實踐,使學生能夠對建筑的全周期建設過程有所了解,并加強和項目各參與方之間的互動,充分了解建筑項目的價值和社會意義。
建筑設計課程是建筑學專業的核心課程。通過學習、研討和設計,學生掌握了各類建筑的設計原理,并具備提煉設計概念、將其轉化為實體的能力。過去的設計課通常是由教師團隊根據現行相關規范和已有的設計經驗進行研討,并制訂出較詳細的設計任務書。學生根據任務書主要從空間概念、功能布局、設計立意等方面進行切入,注重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及設計師個人的審美意愿,和項目建設的其他參與方聯系較少,且對建筑的實際落地性以及所產生的社會影響考慮不多,對項目的長遠發展考慮也較少[1]。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兩點:①任務書制訂過于詳細,部分任務書甚至詳細到具體的功能用房和具體的單個房間面積,無形中削減了學生對于任務書的思考和質疑可能性,部分學生在調研后發現現狀問題和任務書之間有所沖突后就自動放棄了解決問題的意愿;②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前期調研的教學和研討時間安排較少,主要是過去若干年的建筑設計中并不重視設計前期的建筑策劃,因此學生在完成各方面調研資料的分析之前就因教學安排進入了設計期;③鑒于傳統的建筑設計模式,學生容易把方案設計這一環節認知為整個建筑設計過程,但實際上方案設計僅僅是建筑設計全周期中的一部分。學生對于設計全過程的認知有偏差。
社區老年人活動中心設計是建筑學三年級的第一個課程設計,結合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和增量規劃走向存量更新的時代背景,教師引導學生綜合考慮參與社區老年活動中心建設、使用、后期運營的多方需求,實地調研舊城區中老齡化社區的現狀和社會問題,最后平衡多方需求和利益,滿足老年人在社區內日常活動的行為。在此過程中將建筑策劃的概念植入到社區老年活動中心設計課程中,主要體現在制訂項目任務書、前期調研、對現狀問題的研討及制訂設計策略幾個階段,這種方法讓學生了解了建筑設計的全過程,多角度地參與項目本身,多元化地考慮設計切入點[2]。
在以往的設計課程中,任務書的詳細設定往往會框定學生的思維,影響他們的發散思考,也使部分學生直接忽略任務書中的各項指標來由,導致對建筑的功能、面積配比原理等不甚了解。同時舊的任務書和社會當前的實際需求可能會存在一定矛盾,從設定上來說是不合理的。因此在此次社區老年活動中心的任務書設定中進行了模糊化處理,限定了建筑總面積和容積率等總體經濟技術指標,提示了學生社區老年活動中心規劃中所要求的必備主要功能和大致配比,其余的建筑面積由學生在對現狀、場地、多方需求和社會矛盾等情況進行充分實地調研和研討后自定。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經過此方法定出的任務書是基于大量實證材料得出的結論,是以解決現狀問題和矛盾為目標制訂的,為建筑的最終落地性和長遠性提供了基礎支撐。
在此次課程設計中,指導老師在一個社區中給出三塊項目用地,要求學生從實際場地和涉及項目多方入手,而非僅僅關注初始任務書、規范和參考書目上關于老年活動中心的功能布局和流線劃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觀察三塊用地的場地條件、和周邊建筑的關聯、在社區總體規劃中的區位關系、附近所配備的相關服務設施點等,和社區內的老年人進行訪談、聊天、問卷調查等,了解他們的行為和心理需求,分析出社區內現存的各項矛盾和問題,之后和教師研討確定想要優化和改善的主要內容,并針對主要問題結合場地實態調查分析三塊用地各自的優劣點,填補任務書的空缺部分,通過比較分析選定合適的場地及制訂需要遵循的設計策略。在這種模式下得出的設計策略,因每個學生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不同,最終所呈現的思維和方案也是多元化的[3]。
傳統的課程設計往往以使用者需求為第一設計依據,功能類型和布局都依托使用者的需求來劃定,但在使用者只是建筑主體相關的一部分人群,僅僅只考慮他們的需求最終所呈現出的建筑方案是有欠缺的。在此次課程設計中,教師引導學生除與社區中的老年人交流之外,還應與社區中的年輕人、青少年及社區管理人員進行溝通,因為除了老年活動中心的主要使用者之外,建筑的經營者、建筑落成之后服務輻射范圍以內的人群等都會對建筑的長久發展和運營產生影響。
鑒于傳統課程設計的教學模式,很多學生即使在前期分析了調研情況,找出了主要問題,并針對問題制訂了解決策略,但是因為設計難度較大,容易忘記前期的設計依據,最終又繞回功能布局決定建筑方案的模式中。因此在此次課程設計中,從建筑方案探討開始,讓學生確定一個設計方案必須解決的問題,問題來源于該學生之前的調查研究報告,并在之后的設計過程中一直圍繞這個問題進行方案設計,使解決問題的措施即為設計階段的主要依據。
建筑策劃是建筑學領域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也已形成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成果。通過將建筑策劃理念引入建筑學設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建筑設計的全過程,同時將設計依據、理念和成果落實到社會實際需求和價值上,遵循設計的合理性,為今后建筑工程的長遠發展增加了扎實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