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通林
(重慶市合川區(qū)錢塘中學 重慶合川 401520)
“行知品質課堂”是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和創(chuàng)造教育理論,以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為目的,根據(jù)學科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學習需求而構建的一種課堂教學新形式。其基本理念是“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問題主線,互動主型,能力主旨”。學習方式為: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學科模式構建要求是:要重點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互動學習”“學習評價”“能力訓練”的課堂環(huán)節(jié)。我校根據(jù)“行知品質課堂”的理念和前幾年的課改實踐,摸索制定了適合我校的“DIY互動課堂”教學模式,操作流程為: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鞏固提升、學習評價。要能較好地實施新的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必然離不開小組合作學習,可以這樣說,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敗關系著課改的成敗,因此,必須著力抓好學習小組的建設。
在前幾年的課改實施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出現(xiàn)了以下一些問題。
一是合作注重形式,缺乏實質。教師的目的是完成對教學的設計,老師一聲令下開始合作探究,不管討論沒討論完,實驗做沒做完,教師一喊“停”,教室便安靜下來。為合作而合作,教師把合作探究學習作為一種形式、一項程序而已。二是合作時機不當,針對性不強。如:在教學內容過難或過易的地方設計小組討論,在適合全班教學或教師引導的地方組織小組探究,結果收效甚微。三是合作放任自流,缺乏監(jiān)督。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常出現(xiàn)較大的噪音,每個人都在說,滿教室都是“嗡嗡”的聲音,誰也聽不清誰在說什么,看著熱鬧,實則收效甚微;有的小組在討論探究,有的小組寂靜無聲;有的小組優(yōu)等生“一統(tǒng)天下”,學困生“袖手旁觀”;有的茫茫然,不知所措,有的干脆把此時作為玩耍的絕好機會。四是合作時間不足,草草收場。往往是教師呈現(xiàn)問題后未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就宣布“合作探究學習”開始,大家剛剛投入到合作探究教師就叫停了。五是合作評價簡單,學生興趣不高。老師對小組合作評價過于簡單,沒有完善的評價辦法和激勵機制,很難調動每個小組成員的積極性。
“小組合作學習”在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團結協(xié)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組織實踐能力,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物理成績等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1]。
教師根據(jù)班內的實際,有意識地將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學生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每組3人,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1號組長座中間,組織課內外學習,主持本組討論、交流,管理本組紀律,2、3號分別坐在1號的兩邊。其目的是為了在學生的合作過程中做到組內合作、組間競爭,讓每個學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習困難的學生在互相幫助中不斷提升,讓學習優(yōu)良的學生也能獲得自信。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不是個人行為,而是一個集體活動,所以教師平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一系列的良好的合作行為習慣[2]。
①學會傾聽。在小組討論過程中,要求1人先說,其他人必須認真聽并且不能打斷別人的發(fā)言,要能聽出別人發(fā)言的重點,對別人的發(fā)言做出判斷,有自己的補充或獨到見解,在這樣要求下訓練,學生不但養(yǎng)成了專心聽的習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相互尊重的品質,這種品質的功能也能延續(xù)到學生的一生。
②學會討論。合作學習中,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通過共同討論、相互啟發(fā),從而達到合作的目的。為了提高討論的質量,教師要教給學生討論的方法:根據(jù)自主學習的情況,由3號學生提出未解決的問題,由2號學生進行解答,2號學生不能解答的,最后由1號學生解答。若1號學生都不能解答的,則由本組的2號學生進行記錄,作為本組的問題上交。在一人發(fā)言時,其他兩人必須認真傾聽,并且有自己的補充和見解,對達成共識和未能解決的問題分別歸納整理,準備發(fā)言。
③學會表達。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達都離不開語言的表述,為了達到訓練目標,首先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討論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敢說、會說,培養(yǎng)學生善于傾聽、思考、判斷、選擇和補充別人意見的好習慣。其次要求小組成員人人都說,而且要能大膽完整地說,要鼓勵禮貌用語。
④學會組織。合作討論特別是合作探究實驗的成敗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組內的組織者,具體做法是:指導組長進行組內分工、歸納組內意見等,通過訓練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
在合作探究學習中,教師要充當“引導者”“促進者”“合作者”等多種角色,在合作探究學習中起到“啟發(fā)”“點撥”的作用,旨在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fā)展。因此,在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學習的時候,教師應當從講臺上走到學生中間去,在組間巡視,對不清楚任務的小組說明操作程序,對開展得很順利的小組予以及時的表揚,對合作交流中偏離主題或遇到困難的小組提供及時的點撥,對完成任務的小組進行檢查,對小組成員的各司其職進行監(jiān)督,等等。
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科學的評價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化學生的集體觀念,提高小組的凝聚力。教學中可以通過教師的范評引導學生互評,如讓學生傾聽他人發(fā)言后,用準確流暢的語言評價,以增強評價的能力勇氣、提高評價的水平。評價的方式主要采取小組評分制,由學科老師負責評價,根據(jù)小組內學生的課堂學習的情況對課堂的各環(huán)節(jié)給予評價。
新的課堂教學改革給我們物理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我們物理教師提供了一個更好的發(fā)展舞臺。若能在今后物理課改中不斷地研究并踐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有效性,它必將更好地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