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琪
(江蘇財會職業學院 江蘇連云港 222002)
伴隨著如期開學受困,互聯網技術的進步。由“示范性”向“普適性”轉變的線上教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學校關于線上教學的資源相對匱乏;另一方面,教師對于全面線上教學的經驗不足。因此,尋找并整合線上教學資源,積累并分享線上教學經驗成為了開展線上教學的關鍵;如何保證線上教學效果,監督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了線上教學的難題。為貫徹落實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政策要求,教師紛紛嘗試直播教學。陳大偉提出教師應轉變“主播”身份,做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和促進者,教師應重于教學活動的設計而非展示,想辦法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活動率。這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一個完整且全面的教學實施過程。為此,需要進行詳細的教學分析,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設計完整的教學流程,完成科學的教學考評[1]。
本文基于所帶課程《企業財務管理》進行教學分析[2]。該課程屬于財務管理及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授課時長為64課時。所授班級涉及二年級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共143人。毛主席“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著名論斷,表明調查研究是實現科學決策、促進科學發展的根本途徑,是領導干部必備的基本功,同樣也適用于教師的教學過程[3]。因此,在線上授課初期,通過設計問卷來調查學生相關特點并搜集相關教學建議,達到優化線上教學程序的目的。
該環節的實施對后續線上授課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如學生更為偏好直播授課,同時希望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增加遠程互動頻率。針對個別學生因地區偏遠網絡無法保障;學生自制力較差往往錯過直播時間或敷衍學習。
有效運用互聯網技術,不僅僅可以彌補老師停課不停教,學生停課不停學的需要,同時對于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楊春霞指出互聯網+教學的策略對高職英語的教育十分關鍵,它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專業能力,構成以職業崗位為導向的學習模式,加強學生知識應用能力[4]。基于教學分析結果及相關教學理論,制定并完善了企業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策略,如圖1所示。

圖1 線上教學策略圖
借助教學平臺,融入教學方法,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策略。教師采用任務驅動、直播講授的教法、學生采取自主學習、案例分析、線上互動的學法。整個線上教與學的過程,主要依托泛雅、騰訊課堂、職教云等教學平臺。順應了互聯網+教育的趨勢,解決了疫情期間面授的難題。
企業財務管理的線上教學實施過程主要包括:教師上傳學習資源、教師發布學習任務、學生預習、教師直播教學、布置作業、教學總結及考核評價環節,如圖2所示。

圖2 線上教學實施環節圖
線上授課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進度分享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視頻、圖片。該環節豐富了教學資源,靈動教學過程,并可以隨時結合疫情切入思政話題,在一定程度上可鍛煉學生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能力。
直播教學過程中師生將通過騰訊課堂舉手模塊、討論模塊、答題模塊,和學習通投票模塊展開互動。并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平時加減分的實時登記。提升了學生的線上參與度并為學生的過程性評價提供依據。
針對財務管理課程的考核方式作出了較大改革。將原有的結果性評價改為過程性評價為主結果性評價為輔的模式。其中平時線上學習表現占10%;平臺成績占60%,包括:視頻學習時長、平臺討論參與、平臺作業及測驗成績、平臺章節學習次數、平臺簽到等;試卷成績占30%。
通過上述詳實的線上教學設計,保障了教學的質量且教學效果較好。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整個線上授課的過程,所授班級平臺學習次數人均達到670次;平臺作業的完成率達到93%,單元測試的準確率達到84%。學生較高的線上學習參與度,離不開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各教學平臺的多方聯動。學校的高度重視及積極應對為線上教學指明了方向;教師多樣的授課形式和豐富的教學資源為線上教學全面落實的基礎;學生的積極配合和家長的實時監督保障了網上授課的順利開展;各大平臺的技術和資源支持為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保障。
本學期線上授課遠程互動過程中的加減分機制極大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考核方式多元化,更加重視對學生過程性的考核,學期末學生通過率高達99%。該考核形式體現了現代化教育教學理念。通過豐富的、高質量的平時任務布置和較扎實的平時考核,引導學生平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避免主要依賴期末考試評價學生,出現大面積補考現象。
“騰訊課堂+超星平臺”的財務管理線上教學模式保證了教育教學的如期進行。結合省教育廳的網上教學工作指導意見及學校和系部的網絡授課安排,企業財務管理課程積極進行了線上教學的探索。經過近一學期的初步探索,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線上授課的教學方式是線下授課的補充和完善,不能夠完全替代線下授課。主要表現在線上教學團隊協作的任務較少,不便于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另外,線上與線下教學的有效銜接也是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