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東
(云南省騰沖市第一中學 云南騰沖 679100)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課堂教學的本質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自主發現學習問題和進行獨立思考和不斷創新的過程。課堂教學應引導學生努力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發現和自主學習,應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獨特的觀點和見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順應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努力實現自身角色和作用的根本轉換——從知識的傳授者到知識建構的促進者,從知識的傳播者到知識的“對話者”,使課堂教學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意義創造的過程[1]。英語基于新教材的有效研究課堂的兩個基本出發點:一是如何遵循教學規律,回歸教學本質,在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語言能力的同時還要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二是落實英語新課程理念,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與習慣。
三年來,騰一中英語課題組成員結合學校實際,有計劃、有步驟的組織開展《基于新教材的有效研究——以騰沖一中為個案研究》的課題研究。本課題從集體備課、課型的研究著手探索獨具我校特色的基于新教材的有效研究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及英語課堂流程。課題組成員通過學習交流及課堂教學實踐,針對我校高中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構建了我校高中英語基于新教材的有效研究課堂“新授課”基本教學模式、基于新教材的有效研究英語“聽說課”“試卷講評課”“閱讀課”教學流程及基于新教材的有效研究英語課堂的五項標準。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不僅從本質上解決師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與學”這對矛盾,探索符合我校校情的新的英語基于新教材的有效研究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而且培養了廣大教師的科研意識,提高了科研能力,錘煉了教學基本功,更重要的是部分教師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根本變化,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教師們勤于思考,邊實踐邊總結,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教研成果。學生們的英語學習意識,英語成績也比實驗前有了明顯提高[2]。
基于新教材的有效研究型課或基于新教材的有效研究性課堂,是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優化的課堂,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基于新教材的有效研究課堂”。只有二者的和諧統一,“基于新教材的有效研究課堂”才能形成。簡言之,“基于新教材的有效研究課堂”至少在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量、教學效果等三個要素方面有突破,可概括為: 輕負擔,低消耗,全維度,高質量?;谛陆滩牡挠行а芯空n堂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過程,倡導學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學習模式[3]。
文獻資料法研究。搜集有關國內外研究基于新教材的有效研究教學和有效教學方面的理論、已取得的成果及亟待解決的疑難問題;組織教師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如:建構主義理論、有效教學理論、教學最優化理論、學生心理學理論以及新課程理念,提高實驗教師的理論素養,使我們的研究建立在堅實先進的理論基礎之上。
調查分析法。通過問卷,SPSS調查分析了解我校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為課題研究提供依據。表3 388班及389班后測成績與性別及教學方法牟方差分析

三年多的課題研究,課題組教師的理論素養、科研水平和英語教學質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本研究不僅培養了廣大教師的科研意識,鍛煉了科研能力,錘煉了教學基本功,更重要的是部分教師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根本變化,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教師們勤于思考,邊實踐邊總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生們的英語學習意識,英語成績也比實驗前也有了明顯提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