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麗 何萬濤
(嶺南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廣東 524048)
微課具有時間短、內容精和效果好等特點。將課程分解成小知識點制作成時長為10分鐘左右的微視頻,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微課可以反復觀摩,展示真實的、典型案例化的教學情景,方便學生自學。同時,微課具有靈活多樣的優點。學生能夠有更多的學習機會,通過移動終端設備在線學習,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助于學習者自主進行學習。
高校教師需不斷豐富教學手段、拓展教學方式、研究并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及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激發學生潛能。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應體現在每一堂課中。本文結合筆者參加廣東省第四屆青年教師教學大賽的經歷, 介紹“時間繼電器”的設計與教學過程。
學情分析:學生理論分析問題的能力較強,但缺乏從工程的角度認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聯系實際的知識運用能力相對欠缺;繼電器的內部結構復雜結構,學生未學過制圖相關的課程,空間想象能力較差,不利于繼電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解決策略:本課采用案例導入法、動畫演示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入教學主題,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及應用,達到教學目的。以生活常識導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用Flash動畫幫助學生理解繼電器的內部結構,提高課堂效率。最后介紹知識點在工業背景中的應用,以應用為目引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
空氣阻尼式時間繼電器利用調整進氣口的大小調節整定時間,其基本原理與被壓縮的空氣壓縮袋的釋放過程類似。本課采用已壓縮整理袋和打開后的效果圖導入課程。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去理解時間繼電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這種結合生活實際的主題引入,既使問題變得簡單, 又能吸引學生的聽課興趣。
上述生活實例雖能讓學生快速理解空氣阻尼式時間繼電器定時的基本工作原理,但時間繼電器內部機械結構比較復雜,單純依靠書本圖片和文字解釋,難以有效進行理解,Flash動畫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看到繼電器內部構造,如圖1所示動畫可以讓學生直觀的理解時間繼電器延時動作的過程和內部結構,本部分結合動畫講解時繼電器的工作原理、結構與動作過程,易于學生理解,大幅提高教學效率。動畫中模擬了繼電器線圈通電后觸點延時動作的效果,以及調節進氣孔大小改變延時時間,學生直觀的、動態的學習時間繼電器的工作過程。

圖1 時間繼電器動作過程動畫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時間繼電器在電路中的應用,以星三角起動為例講解時間繼電器在電路中起到的作用[1]。實物同樣無法展示電路的工作過程,用Flash動畫可以清晰的展示起動過程電路中各器件的動作過程,尤其時間繼電器的延時過程,學生直觀理解電路的工作過程,增強教學效果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體現了高等工科教育服務于工程的教學理念。

圖2 星三角起動電路
課堂總結可以增強教學效果, 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知識框架,本堂課總結時間繼電器工作原理、應用以及通電延時和斷電延時的時間繼電氣符號,使學生再次梳理課堂的知識要點和結論。
微課的教學效果體現在,學生通過提前預習、觀看和回放, 掌握重、難知識點, 降低學習難度。同時微課視頻能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 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一個好的微課作品,具備能化難為易的教學質量與素質。為解決理論學習的枯燥, 微課應充分利用圖形、視頻、動畫等多媒體進行教學設計,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本教學實踐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注重直觀教學、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將“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使學生興趣盎然。在實際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筆者按照本教學設計授課, 參加廣東省第四屆青年教師教學大賽獲工科組一等獎。具有如下特點:
激發學生興趣:本次課利用已有生活常識引導學生進入教學主題,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及應用,利用動畫演示其工作過程,動畫可以清楚的分析動作過程,將時間繼電器的動作過程形象地展現出來,加深了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增強教學效果。
提高教學效率:采用傳統方法講授本知識點需要30分鐘左右,而采用生活實例類比、動畫演示等方法后只需10分鐘就能完成教學內容。
理論聯系實際:從生活實例入手導入課程,舉例注重工程應用,體現了高等工科教育服務于工程的教學理念。
隨著信息化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 微課也可以與MOOC、SPOC等在線課程平臺相結合, 激發課堂的活躍性,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 關注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化學習, 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