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勇
(湖南省雙峰縣第一中學 湖南雙峰 417700)
當前隨著我國相關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在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模式上也做出了相應的改變,其中在生物教育教學活動中,更加注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工作,要求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各種針對性的教學工作策略,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有效達到新課改體制下的高中生物學教學目標。但是現階段在我國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活動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足,無法充分培養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造成學生在生物學核心素養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必須要有效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培養效果。
當前在我國很多高中學校當中,針對生物學的教學工作理念相對比較落后,同時忽略了學科育人的真正價值。隨著我國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對人才的培養方向和目標也發生了一定的轉變,重點強調需要培養出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人才。但是在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活動中,教師就易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干擾,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仍然將紙面成績作為主要的學習判斷標準,將課本當中的基礎知識點作為教學工作的主導內容,進而造成了學生在生物學習過程中,核心素養無法得到根本性提升。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對自身的綜合素養進行全面提升,以此來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趨勢。人的天性對思維能力具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在后天的學習和教育活動中,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所產生的干擾更為明顯。因此,在現階段的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必須要充分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等。但是由于我國當前很多高中學校生物學教學活動中,針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重視程度還遠遠不足,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只是單純針對一些書本表面的理論內容進行學習,并沒有充分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造成了整個課堂教學工作效果比較低下[1]。
在素養本位的教育教學方法方面,并不是完全排斥知識技能教學活動,只是將其中的優勢部分有效融入到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以此來充分彰顯出生物學核心素養培養工作,在課堂教學活動當中的重要性,以此來全面提高生物學教學課堂的整體質量和效果。
比如,在高中生物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習《關于DNA是遺傳物質》的相關知識點和內容當中,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通過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工作策略,有效提高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對于早期科學家提出的DNA與蛋白質誰是遺傳物質的相關問題進行提出,并且讓學生初步了解本節課堂所需要學習的內容,同時有效組織學生,根據導學案當中的相關學習要求進行以下問題的辯論和分析。教師提出問題:“你們小組支持哪個是遺傳物質?請結合以往所學習的知識點,盡可能列舉自身的觀念”。同時教師需要對另外一組持有反派觀念的學生,通過同樣的方法舉例進行反駁,通過小組之間相互辯論和反駁的方法,讓學生充分了解到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這一結論。在課堂的辯論活動當中,學生在相互之間的辯論效果上非常明顯,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同時在整個課堂參與度上更高,激發出了學生對生物學內容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培養了學生對各種問題的思考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不但讓學生更加深刻的掌握本節課堂所學習的知識點內容,同時學生在自身的生物學核心素養方面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在高中階段的生物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學習當中有著自身獨有的長處,通過課堂合作學習的方法,可以讓每一個不同學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優勢,同時學生相互之間可以通過取長補短的方法,對一些比較復雜和抽象的生物學問題進行合做學習與解決。在生物學教學內容當中,可以充分結合以往所學習的內容以及現實生活當中的一些具體案例,積極探索生物學教學活動的真正內涵,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全面提高課堂教學工作效率,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比如,在學習到《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一課為例,在整個生物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充分了解到,蛋白質在人體生命活動當中的重要性,同時需要讓學生充分了解蛋白質的結構構成以及功能多樣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日常生活當中進行舉例分析,比如學生可以發現日常生活當中一些常用的食品當中富含豐富的蛋白質,比如雞肉、雞蛋、魚類等,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項目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不斷找到生活當中的一些常見的蛋白質的構成形式,并且讓學生充分了解到人們生命活動的開展離不開蛋白質的補充,有效引入本節課堂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自身的思維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啟發,同時學生相互之間學會了溝通協調與交流,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2]。
高中階段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其主要目標是實現人才的全面發展,生物學教學活動必須要以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作為主要的教學工作目標。通過實施素養本位的生物學教學工作策略,讓學生掌握更多生物知識點、學習技能以及邏輯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