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繼樂
(新疆阿勒泰地區第二高級中學 新疆 836500)
高中數學課程,不管是在深度上,還是在廣度上,和小學、初中相比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給學生們帶來了較大的學習壓力,部分學生在面對數學學習時甚至產生了心理障礙,如自卑、及早、恐懼等,導致這些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抗拒心理。加之,高中學生學習任務較重,教師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時間相對較少,很多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忽略了學生的情緒和情感,這非常不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還會影響到學生身心發展。因此,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模式,有意識的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及時發現和掌握學生的數學心理障礙,并及時給予心理健康指導,有效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人們在某種動機的推動下,所要達到目標受到阻礙,由于無法掃除障礙,產生緊張狀態或情緒,這時的反應屬于心理挫折。針對高中學生來講,其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在成長過程中有可能會遇到挫折,只有戰勝挫折,才可以獲得更好的發展。因此,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融入挫折教育,其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1]。高中數學學習中,學生經常遇到的挫折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方面是成績波動,沒有達到理想目標,尤其是一次考試成績的下滑,會給學生帶來悲觀的心理影響,出現失望等情緒,進而消極應對數學學習,導致下滑速度越來越快;另一方面是遇到難題不會解答,容易出現心理煩躁情況,甚至想要放棄對數學學習的追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這兩點挫折,制定合理的挫折教育策略。針對考試成績波動,教師需要指引學生明白學習過程的重要性,淡化結果,只要努力付出即可,結果是否達到標準,可以在心理方面戰勝自身的脆弱。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指引學生對成績下滑的原因進行分析,做到對癥下藥,進而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在高中數學教材中,蘊藏著諸多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這些素材進行靈活利用,對學生實施積極心理教育,進而有效提升教育效果[2]。例如,在講解“二項式定理”時,在教材中涉及楊輝提出的楊輝三角內容,雖然楊輝三角不屬于重點內容,但是教師可以花費一些時間進行講解,把和楊輝三角內容以及和其相關的數學史詳細講解給學生,使學生了解到楊輝三角發現要遠遠早于歐洲。再如,在講解“圓與方程”時,教師可以引入圓周率知識,把祖沖之計算圓周率π值講解給學生,和外國人研究相比,要早了一千一百多年。又如,在講解“數系的擴充”時,教師可以引入我國是最早對分數、復數進行使用的國家,中國對于世界數學做出的一個杰出貢獻就是復數的引進。通過這些數學史的引入,這樣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擴展學生視野,還可以激勵學生,培養學生進取精神。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授學生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效果,還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的抗拒、厭煩心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影響學習智力因素的指引,例如指引學生進行觀察、思維、記憶、想象,指引學生集中注意力,指引學生解決問題,指引學生創造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結合每個學期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學習方法指導,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內容。實際上,學習方法的指導也是學習過程的指導,教師可以指引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安排好學習時間,遵循學習原則與規律,使學生掌握高效的預習、聽課、記課堂筆記、復習、做作業、課外自學的方法,使學生學會利用工具查找和積累資料[3]。
此外,教師需要挑選合適的時機,幫助學生調節心理。在該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影響學習非智力因素的指引,例如調動學生學習欲望,提升學生學習責任感,幫助學生克服厭學心理,鼓勵學生積極進取,提升學生自信心,消除學生自卑心理,教會學生克服考試焦慮,掌握應對考試的技巧,提升學生學習毅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科學用腦,克服學習疲勞等等。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背景下,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有助于消除學生的數學心理障礙,提升學生學習效果,還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目前,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部分教師教學存在功利性問題,一味的傳授數學解題技巧,利用題海戰術提升學生成績。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學生會產生較大學習壓力,出現不良情緒和情感。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創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模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性特點,利用科學合理的手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傳授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關注學生的情緒和情感,從根本上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