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林
(重慶市武隆區火爐中學校 重慶武隆 408512)
初中數學是初中階段的重點課程,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踐行,初中數學課堂越來越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所謂高效課堂,就是通過對以往應試教學模式的改善,提高課堂的互動性、趣味性和實用性,這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是核心素養視角下開展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保證,因此教師要將核心素養培養作為教學的重要目的,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摸索高效的教學方式,從而保證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首先,高效的數學課堂有助于節省教師教學的時間,學生學習的時間,讓教師和學生有更多的精力對數學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低效的數學課堂往往會圍繞一個數學知識點反復地講、反復地練,一節課下來,學生只能弄懂一部分數學知識,而教師也無法按照原有計劃完成教學任務,無法順利達成教學目標,這樣下來,本應一節課完成的教學任務,就需要利用兩節課甚至三節課的時間才能完成。其次,高效的數學課堂有助于降低學生的畏難情緒,讓學生更勇敢地面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初中數學是具有一定抽象性的,這種抽象性會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降低,而高效的數學課堂應該是有趣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這樣的課堂氛圍自然而然也就降低了學生的畏難情緒,吸引學生以更積極的方式投入到學習之中。最后,高效的數學課堂有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而讓學生數學學習的主體地位進一步突出。即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強調數學教學既關注知識,也關注能力,更關注素養,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是高效課堂的“標配”,因此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有助于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也就更有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初中生對學科知識具備較強的探索能力,初中數學教師為了建立起高效課堂,就需要思索怎樣激起學生們的探索欲望[1]。過去的傳統數學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教學改革需要,教師需要在核心素養的引導之下探究新的教學模式,要讓學生經過課堂學習來深入認識數學知識,養成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出有效的問題情境,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進一步構建起高效課堂。
伴隨著我國網絡技術的快速進步與發展,課堂教學模式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微課也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2]。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逐漸深入,微課教學開始在越來越多的學校當中運用起來,學生對此種教學方法比較歡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采用微課教學方法,梳理每一節課當中的主要知識點,建立起數學知識框架,讓學生們可以更清楚地掌握課本當中數學知識點之間的緊密聯系,集中對知識點展開分析,讓學生更加清楚理解數學課本當中的主次知識,讓知識點變得更加簡潔易懂。采用這樣的方法,將原本較為復雜的知識點變得簡單,同時此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也能及時轉變乏味的教學氛圍,活躍課堂,讓學生們更好地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讓知識點變得更加形象生動。
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性是十分密切的,幾乎所有的數學知識都來源實際生活,教師不能將教學內容局限在數學教材中,要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注重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開展,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例如在《二次函數》一課的講解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現象結合進來,例如公園中的噴泉景色,噴泉噴射的路徑與二次函數的概念十分接近,教師可以將這個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引入進來,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的真實現象理解二次函數的概念。通過生活化教學的開展,會使學生在數學知識的理解上更透徹,并提高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3]。
小組討論是初中數學教學中使用的較為廣泛的教學方式,也是效果十分理想的教學方式。通過小組討論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互動性,使學生全體都參與到課堂互動中,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注重小組討論教學方式的應用,通過小組討論探究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初中數學《二元一次方程組》一課教學中,在問題探討的環節中,教師就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教學模式,針對問題的探討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并科學的對學生的討論過程進行引導,討論結束后,還要及時的對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評價。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下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要樹立以核心素養培養為目標的教學觀,并創新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模式,在核心素養教學模式的開展中,要注重生活化教學,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注重對學生個性化教學方案的制定,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注重小組討論,提高學生的探究素養。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式,還要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實效性和創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