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峻博
蘭州文理學院(730000)
室內設計專業課程雖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僅限于藝術與技術方面,而師資力量與教學模式仍舊沒有變化,對基礎課程體系的改革還不到位。學生對裝飾材料及施工工藝等方面知識了解的不夠透徹, 這些都是高職院校當前需要注意的地方。
室內設計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不應該僅僅限于專業課程,其基礎課程也具有重要作用[1]。室內設計基礎課程體系不完善,導致學生的知識基礎不夠扎實,在學習室內設計專業知識時,感覺力不從心、學習難度大等。 而教師對基礎知識教學不夠重視,只看重學生專業課知識的學習情況,導致學生的室內設計作業中存在實用性不強、 設計內容空泛、材料使用不合理等問題。 同時,因理論知識學習時間較多,實踐訓練時間較短,學生難以將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設計出來的作品往往落地性不強。
當前高職院校的室內設計教學質量測評,主要還是以試卷的形式進行。這種考核體系雖然對學生的理論知識進行了測評,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不到位,學生缺乏團隊合作能力。 又因為模擬的項目不夠真實,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投入的精力不夠充沛,做不到身臨其境,其綜合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養。
當前,高職院校室內設計教育側重于藝術表達方面,而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室內設計不再是單一的綜合性設計,已開始融入生態、人文等方面的內容,變得更加復雜化。 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建立健全基礎課程體系,把各門基礎課程知識融入室內設計專業課程中,把藝術與功能的多樣化表現出來,增強學生的理論知識和自身文化素養,為以后進行室內設計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對學習領域進行科學的劃分具有重要作用。 針對學生以后的就業崗位,對所有崗位職能進行分析研究,使其明確各個崗位的特點、作用以及行業的道德規范,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的需求。 為提高高職院校的就業率,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專業知識的學習考取有關的職業資格證書,為以后的就業增加籌碼。
在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教師現場講解與學生實踐輔助相結合的模式,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對理論知識進行充分的消化理解。 而實踐場地可以在校內、校外或網絡平臺上。 開展校企合作實踐教學,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全面培養及提高。
室內設計課程教學必須順應時代的快速發展,不斷創新教學模式。 不僅要注重理論教學,對實訓課程也要更加重視,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學生踏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