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江
廈門信息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361000)
智能建筑是現代科技的結晶,是未來“信息高速公路”的主節點,“智能大廈群”、“智能街區”、“智能化城市”正在不斷涌現。 智能建筑工程涉及專業多、配套產品和技術繁雜,對施工技術、施工人員要求高。因此,以智能建筑施工為研究對象,分析施工的內容及特點并提出具體管理措施,對智能建筑發展具有促進意義。
智能建筑是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與建筑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它包括 “辦公自動化系統(OA)”、“建筑自動化系統(BA)”和“通信自動化系統(CA)”三大系統(簡稱“3A 系統”)。 如果將其中的火災報警及自動滅火系統從建筑自動化管理系統中分割出來,形成獨立的“消防自動化系統(FA)”,并將管理各個建筑智能化系統的綜合管理系統也獨立形成“信息管理自動化系統(MA)”,這樣亦可稱為“5A系統”。
目前智能建筑具有兩大特點:一是節能。 例如,智能建筑在空調系統中采用了界值控制、最佳啟停控制、 設定值自動控制和多種節能優化控制措施,每個房間都安裝有電子感應器和微型處理機,可以自動調節溫度、光線、室內冷暖氣和通風等,通常能比一般建筑節省30%以上的能源;二是彈性。 智能建筑的設計思想,既可以反映出有關公司的經營方針、策略,又可以照顧到員工的需要。
“廈門軟件園三期高速路以北研發區二期工程B06、B08、B14、B16 號樓智能化系統工程”共包括4棟裙樓建筑,總建筑面積為522 806.38 m2。 B06 樓建筑面積為135 743.90 m2, 由1#樓 (23 層)、2#樓(23 層)、研發樓、裙樓部分、地下室(2 層)組成;B08樓建筑面積為122 362.48 m2,由1#樓(23 層)、2#樓(5 層)、3#樓(23 層)、研發樓、裙樓部分、地下室(2層) 組成;B14 樓建筑面積為138 700.00 m2, 由1#樓(5 層)、2#樓(23 層)、3#樓(23 層)、4#樓(5 層)、地下室(2 層)組成;B16 樓建筑面積為126 000.00 m2,由1#樓(23 層)、2#樓(5 層)、3#樓(23 層)、地下室(2 層)組成。
智能化系統建設應能滿足企業、商戶、物業的需要,與整個園區后期智能化建設無縫銜接。 智能化管理平臺為該項目營造舒適、 安全的工作環境,提供高效、靈活、方便、快捷的生活和服務條件。
根據廈門軟件園三期智能化總體需求,本項目智能化系統建設主要包括以下10 個子系統:綜合布線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電子巡查管理系統,電梯聯網對講系統,信息發布系統,機房工程,UPS 電源供應系統,管道及橋架系統。
2.2.1 綜合布線系統
本系統采用主干單模12 芯光纖+六類布線系統的模塊化設計方式,系統在1 層樓棟消控室部署一個總控匯聚管理中心機房,從管理中心機房分別發散到弱電管理間及室內外設備匯聚箱,弱電間布線設備全部采用機架式、模塊化設備,主要包括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垂直干線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建筑群子系統。
2.2.2 計算機網絡系統
本系統采用接入匯聚-核心處理的星型結構設計,在管理間根據需求分別部署了8 口/24 口/48 口接入層交換機,通過光纖鏈路與核心層互聯,實現區塊內和建筑群的局域網通訊互聯。
2.2.3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本系統采用高清數字監控的方式,由前端攝像系統、傳輸系統、中心管理及控制系統、電源系統4部分組成。 針對主要通道、出入口、主要通道地面車位、電梯轎廂等區域共設置1 282 臺各類攝像機;通過數字網絡將信號傳輸至機房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值班人員24 h 監視畫面; 中心設置網絡硬盤錄像機、解碼器、控制鍵盤及管理電腦等設備,根據規范要求,圖像采用720 P 格式存儲30 d;操作臺采用冷軋鋼板制作,表面做烤漆處理(色彩根據機房的整體裝修環境確定);視頻顯示單元為電視墻,由6 臺49 寸專業液晶監視器組成;通過智能化專網及客戶端軟件可管理、 調看各區域的實時畫面及錄像;前端設備采用分區供電方式, 供電系統包括中心UPS、各分區配電箱以及變壓設備。
2.2.4 門禁管理系統
為了園區設備安全及數據保密,前端在各樓棟屋頂層出入口設置磁力鎖(62 個)、讀卡器(92 個),對人員進行限制及管理,屋頂出入口采用進出讀卡認證的方式。門禁控制器通過以太網(支持TCP/IP)與中央管理服務器之間建立雙向數據通道,數據通訊采用世界上先進的SSL 協議進行加密,并通過該數據通道將控制中心門禁系統發生的所有事件上傳給中央管理服務器,供其監視、控制及存儲。
門禁系統能夠與消防系統聯動,在緊急情況下能夠根據事先設定的處置預案進行自動控制或人工控制。 門禁系統還能與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入侵報警系統通過安防管理平臺進行聯動控制。
2.2.5 電子巡查管理系統
本系統采用離線式巡更系統。 在地下室、各個樓層的消防通道、技術防范盲區等重要區域設置巡更點,由大樓保安分不同時段和不同路線到巡更點報到,帶強制性地進行全方位的巡邏。 在技防的基礎上輔以人防,進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和效果。
2.2.6 電梯聯網對講系統
本系統可實現電梯轎箱、電梯機房、管理中心三方通話,滿足物業現代化綜合管理要求。
2.2.7 信息發布系統
信息發布系統采用基于以太網的信息發布系統。 在各樓棟地下室至1 層的電梯廳設置32 寸液晶電視機,在大樓公共樓層大堂設置55 寸信息發布屏,構建能夠有效保證信息安全的企業級信息發布平臺,為大樓提供一套綜合性數字化播放載體,可用于信息發布、形象宣傳、媒體播放等。
2.2.8 機房工程
管理中心機房是本項目信息通訊、安防管理、建筑管理的中樞,它可保證通訊網絡、計算機等設備長期可靠運行,同時為機房工作人員提供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
2.2.9 UPS 電源供應系統
針對本項目智能化系統前端設備的供電需求,如網絡交換機、監控攝像機等,采用集中式UPS 供電方式,從中心UPS 配電箱敷設強電線路至各樓層弱電井處,為各樓層前端智能化設備提供不間斷電源。 UPS 主機及后備時間與供電負載和供電等級相匹配。
2.2.10 其他
施工中需與土建、裝修等專業單位密切配合,預留好各種管線、箱體。 凡說明中未盡事宜及圖紙中不明之處,均按建筑電氣有關規范及標準圖集處理或與設計單位協商解決。
對各個系統的施工隊伍實行統一組織、統一管理,按照設計標準及操作規范科學施工,才能有效保證各系統施工的質量、進度及安全環保。 要選擇經驗豐富、有專業背景的人員當施工經理,加強施工組織管理,協調項目相關負責人、技術人員、施工隊伍等進行密切合作,充分發揮各專業人員的專業優勢,開展高效的組織、管理、協調和控制,實現施工過程管理的無縫銜接,確保施工平穩進行。
智能建筑施工任務要由具有專業技術優勢的施工隊伍承擔,應該選擇經驗豐富、專業素養高的施工技術人員。 在施工過程中,由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技術監督和指導,從而有效保證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
項目計劃管理是做好施工管理的前提,在項目管理中可以用智能項目動態控制系統來實現施工管理的高質量要求。 施工前應先制訂詳細的設計方案及施工方案,按照施工進度及實際情況,運用智能項目管理系統動態調整施工進度。 還可以運用該管理系統科學安排電氣工程施工,通過系統平臺進行工程、技術、商務、質量、安全、行政、物資等各方面數據和信息的傳遞和共享,使信息在整個項目管理中流動起來, 實現量化管理和可追溯性控制,加強施工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施工質量關乎智能建筑工程的整體效益,對于各分系統的施工質量管理,要嚴格實行檢查檢驗制度,做好檢查的各項記錄,檢查人員要在監理的參與下對施工過程及施工質量進行監督驗收,并由項目經理進行把關、審核。 施工前,專業技術人員要做好分項工程的技術交底工作,項目管理人員要嚴格執行,確保施工人員按設計圖紙施工,施工中出現的問題由設計單位、監理、項目經理協商解決。 施工材料和施工機具在使用前要嚴格進行質量檢驗和使用試驗,避免出現質量問題。
施工中要對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等進行交底和培訓。 在分項工程施工中,要根據項目的優先級合理安排施工順序。 應該組織技術人員優化各項施工程序,如施工工藝、操作方法、要領、質量控制、安全措施、環境保護措施等。
綜上所述,在智能建筑工程中,要利用施工管理信息系統提高施工管理質量和效率,加強施工材料質量控制,從而不斷提高智能建筑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