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敏
福建省煙草公司福州市公司(350013)
所謂項目管理法,即調用知識、資源、技能,使項目達到目標水準的綜合性管理法。將其用于建筑工程管理活動,能夠高效配置人力、物力資源,平衡工作效率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確保施工任務按規定完成。 應用項目管理法時,要從建筑項目實際出發,遵循全面性、科學性、程序化原則,實現低成本、高質量、高效益管理目的。
開工前,項目負責人應細致考察施工環境,掌握建材及工具用量,為編制合理化的施工進度計劃提供依據。 負責人將施工進度計劃細化到月或周,同時,明確施工團隊、崗位人員的工作內容及職責。為保證進度計劃得到落實,項目負責人應發揮監管作用,并具體記錄日施工情況,避免出現懈怠施工、延遲交工現象。
強化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進入施工場地必須佩戴安全設備。 實施安全生產責任制,盡可能排除安全隱患,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 施工場內妥善放置安全標識,以起到提醒作用,防控安全隱患。
項目管理法適用于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個階段的質量管理工作。 施工前,負責人應細化質量管理目標、規范施工細則、明確施工標準。 施工中, 負責人參照國家相關標準檢查材料的外觀、數量、質檢證書等,檢查合格后方可準許材料進場;落實技術交底工作;加強隱蔽工程監管,避免因質量問題而影響施工進度。 施工后,負責人根據施工標準逐項、逐段驗收,及時處理質量問題,從整體上保證建筑工程質量。
建立專管機構,提高項目管理法的實效性。 建筑企業在建立管理機構時, 要堅持逐層細分原則,既保證部門獨立性,又建立部門間協調關系。 其中,一級部門為核算部,二級部門為管理部,管理部下設業主管理、員工管理、經營核算、工程技術管理等分支機構。 經營核算人員主要負責資金、合同等內容;技術人員工作內容包括現場管理、施工監管、技術問題處理等。 各分支機構是構成整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支機構作用不容小覷。
項目管理法用于建筑工程管理,應事先確定項目負責人。 項目負責人應全面且深入地分析工程項目,既精通專業知識,又熟悉相關專業知識,如法律知識、人力資源管理知識等,為項目管理實踐提供理論指導,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項目負責人應樹立全局意識,將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嚴禁以權謀私。 項目負責人制定決策時,應參考其他成員建議,避免一意孤行,因為有效性決策是全體人員智慧的結晶,只有強化人本意識、服務意識,才能保證決策的合理性和正確性。 項目負責人應不斷學習,專注培養自身領導能力和統籌能力,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同樣適用。 工程管理主體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原則,結合建筑項目管理現狀,細化管理制度、更新管理條例,讓管理工作有據可依。 規章制度應具備有效性和實用性,為此,項目負責人可基于工作實踐提出改進建議。 管理制度適時完善,意味著管理機構工作方向明確化,對表現出色、遵規守紀的人員予以表彰,對于表現遜色、違規亂紀的人員進行懲罰,以此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員工的向心力。 科學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是建筑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項目管理法與信息技術有機融合,可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項目負責人要創新管理思想,并盡快適應新型管理工具,加快建筑工程現代化、信息化管理步伐。 企業要保證信息內容的全面性和準確性,使工程管理者能夠做出有效決策,促進項目建設活動有序進行。
面向全體員工進行文明培訓,讓員工了解文明施工的意義,促使員工遵循管理規定、規范施工行為。 一旦出現非文明施工現象,直屬負責人應承擔責任。
綜上所述,為滿足新時期工程管理需要,合理運用項目管理法具有可行性。 采取建立專管機構、明確項目負責人、完善管理制度、加強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可充分發揮項目管理法的實踐價值,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