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仰鈴
上海東方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361000)
建筑方案是根據實際環境條件對現有空間進行設計的過程,通過這樣的方式既保證建筑功能的齊全性,還能夠保證生活在建筑中的方便性,當然,更要注意整體結構的安全性與美觀性,遵循適當原則,以最大的負荷量為人們生活提供便利,不斷增強設計中的科學性及合理性,從而降低施工及管理的難度,確保項目開發更加順利。
建筑物不僅要滿足居家生活的基本需求,還需要具有美觀化、科技化。 所以,作為一名建筑設計師,在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要將城市的風格及內涵與建筑物整體相結合,再對其應用狀況進行構思與設計,分析建筑方案中的相關事宜,才能設計出實用性與藝術性兼并的方案[1]。
在建筑設計中,最終的設計方案將對建筑的整體具有極大的影響。所以,在施工前期,要組織專人進行方案設計,確保工程的科學性。 也可以借助前人的設計經驗,謹遵自頂向下、抓大放小的原則,不斷對設計方案進行宏觀上的調控,再根據實際情況對方案進行合理的設計,盡可能滿足開發建設項目的全部需求。 在此基礎上,還要不斷強化各個部門間的合作,將方案內容與施工技術、施工管理相結合,確保建筑方案可以更好地落地執行,以專業的能力解決建筑設計中的所有問題,給予方案更加合理性的保障。
在建筑方案的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對其不斷優化,降低設計中出現失誤的風險。 由于造成方案設計失誤的原因很多,特別是一些非專業性質的因素。 所以,為了確保建筑設計方案的合理化、科學化,設計人員要在設計過程中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對方案進行更加嚴謹的優化,以認真配合的態度對設計內容、設計資料進行全面的整理及甄別。 在此過程中,設計人員會遇見意見不合的情況,這時就要運用專業的態度, 思考建筑方案中的每個問題,以更加專業的技術方案對其進行優化,確保設計方案的專業性[2]。 除此之外,設計人員要發揮建筑設計的創意空間,將建筑方案與城市風格設計、實際需求相結合。 也就是對建筑給予規律化的設置及創作。同時,在設計過程中不斷增加自身的使命感,將所學內容運用到設計之中,滿足更多人對建筑的需求。
建筑設計中,需要注重建筑平面各個組成部分間的特征及關聯,特別是使用功能是否合理顯得極為重要。 所以,在建筑方案的設計過程中,應從平面著手,根據使用價值進行設計,將其分為使用部分及交通聯系部分。 首先,使用部分,對其建筑中的房間大小、形狀進行設計,要求有關大小的設計要符合整體規律,既要滿足家電、電器設備的擺放,還要滿足室內活動的需求。 其次,對門窗的大小、位置的設計,要求有關內容設計需要考慮安全性、便利性。再次,對室內空間的設計,有關布置既要符合正常的使用規律,還要確保材料運用的適度性。 最后,對走廊、人流疏散的內容進行設計。 這一問題主要體現在房間門與外部出口門、樓梯門的最大距離。 樓梯設計應滿足防火需求,可以設置在離進出口門的附近位置。 電梯設計在滿足防火的需求上,還要保證里面的通風性、容積性及外部等候面積。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于建筑內部整體空間功能有著更多需求。 首先,對公共場所功能進行分類,由休閑娛樂、休息等區域構成。 公共場所可以利用隔斷的方式將一個很大的空間進行功能劃分。 要說明的是,設計是建筑項目的首要環節,更多的工作內容需要從實際工程中,對整體功能區進行劃分,特別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建筑物,更應作好實際功能的劃分,否則在后續的施工過程中,整體項目的開展會處于迷茫狀態,不知從何處著手。 所以建筑設計既要滿足客戶需求,還要根據現有的功能對其進行完善。 在設計過程中,要注意不要斷絕獨立空間與整體空間的聯系。 電梯可以完成到不同樓層之間的聯系。 在此過程中,設計更多的出口可以讓不同人在不同方位行走及活動[3]。 多個出口的設置,可以滿足不同需求,讓不同的人通過不同的方式回到起點。 也可以臨時起意,向不同的方向走去,完成其活動的需求。 這樣的建筑設計可以滿足不同人的行動需求,也可以讓更多人通過活動的方位了解整體建筑的設置,再運用不同內容,點綴建筑整體品位,從而吸引更多人的關注。
在建筑中,最不能缺少的設計就是對房間的設計。 要針對房間的功能進行位置的確立,在此基礎上進行門窗的設定,再根據其功能對室內各個物品的擺放進行引導設計,還可以不斷調整物品的擺放,對房間的大小進行設計。 同時還要對房間進行橫向、豎向的水平劃分。 滿足不同人在房間中操作不同事物,從而提升房間功能的實用性。 對于房間結構性,還要推敲其豎向與橫向水平的聯系,豎向進行房間功能的分區具有優先權,所以在設計過程中應以豎向功能分區為首要設計內容,從而進行橫向的水平功能劃分,結合實際空間的大小,完成功能區域的劃分工作。
隨著社會化進程速度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建筑設計需要加入景觀設計工作。 特別是對環境質量要求極高的建筑,要利用景觀設計將人們追求的生態環境與建筑相關聯,增強建筑的生機,美化周邊的環境,使生態與建筑協調發展,還能調整空氣質量。
景觀設計要綜合建筑、美學、生態環境等內容,對于實地的大小進行考量,才能進行生態環境景觀設計,將人與自然有機結合,讓人們在建筑中享受舒適的生活,更享受周邊自然的生態環境。 結合建筑、空地等特性,對現有的自然景觀加以利用及創新,做好環境的局部處理工作,使其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讓更多人看到美景后愿意在此停留、休息,為其提供休憩的空間。
建筑設計的過程應是對建筑整體需求進行把控。 只有全面了解客戶的需求,才能依照實地大小對其平面、功能、房間、景觀等內容進行設計及優化,更要堅持設計的整體思路,自頂向下、抓大放小,確保項目設計效果的可行性,完善建筑方案的科學性、美觀性、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