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春 古雪琴
急性酒精中毒是各級醫院急診科最為常見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之一,有起病急、變化快、病情重等特點,酗酒不僅會導致急性中毒或因酒精中毒而死亡,也常直接或間接引發殺人、傷害、強奸等刑事犯罪和交通肇事[1]。在美國,酒精中毒是位列心血管疾病、腫瘤之后占第3位的公共衛生問題,在中國,目前飲酒致死人數居世界前列[2]。酗酒不僅是公共衛生健康問題,更是突出的社會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本文選取6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血必凈對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炎癥因子及其認知的影響,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急診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組和血必凈組,各30例。常規組男23例、女7例;年齡28~55歲,平均年齡(37.0±11.6)歲。血必凈組男22例、女8例;年齡27~53歲,平均年齡(36.0±10.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標準:有酗酒及慢性酒精中毒病史;有精神障礙、癡呆、抑郁癥及其他可能影響認知功能的疾病;嚴重意識障礙及無法配合治療者。研究前均取得患者本人或家屬知情同意。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觀察生命征、洗胃、催吐、心電監測等治療,在此基礎上,常規組給予鹽酸納洛酮注射液治療,先予 0.4 mg 靜脈推注,后予 1.2 mg 鹽酸納洛酮注射液溶于250 ml的5%葡萄糖溶液中緩慢靜脈滴注1次/d。血必凈組在常規組基礎上給予血必凈注射液(天津紅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40033,規格 :10 ml/支 )50 ml加入 15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1次/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 治療前及治療24 h后抽取患者靜脈血3 ml,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TNF-α、IL-6及IL-8的濃度。
1.3.2 治療前后認知評估 治療前及治療24 h后采用中文版簡易智能量表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評估患者的認知情況,該檢查包括定向力、記憶力、計算力、回憶、語言5個方面的內容,共有30項。每項回答正確記1分,回答錯誤或不知道記0分,以第一反應為主記分。各項回答正確(得分為1)記分之和為 MMSE 總分,其范圍在 0~30 分,<24 分代表有認知功能缺損,評估人員均經專業培訓,所有測試過程均在安靜環境中進行。
1.3.3 不良反應 包括輕微瘙癢癥、頭暈、心悸、皮疹。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血必凈組及常規組TNF-α水平分別為(75.32±4.33)、(76.69±2.83)μg/ml,IL-6 水 平 分 別 為 (185.45±9.54)、(179.52±4.60)ng/ml,IL-8 水 平 分 別 為 (121.23±3.75)、(119.16±8.72)ng/ml;治療后,血必凈組及常規組TNF-α 水平分別為 (15.29±4.14)、(32.75±4.28)μg/ml,IL-6水平分別為 (135.67±9.06)、(175.55±9.33)ng/ml,IL-8水平分別為 (41.09±5.35)、(58.87±5.01)ng/ml。治療前,兩組TNF-α、IL-6及IL-8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TNF-α、IL-6及IL-8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血必凈組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MSE評分比較 治療前,血必凈組及常規組MMSE評分分別為(20.1±2.2)、(19.8±3.3)分;治療后,血必凈組及常規組MMSE評分分別為 (27.43±2.4)、(25.11±2.1)分 ;治療前,兩組 MMSE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MMSE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血必凈組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過程中,常規組出現心悸2例,皮疹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0%;血必凈組出現輕微瘙癢癥2例,頭暈2例,皮疹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67%;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不影響治療。
急性酒精中毒是臨床最為常見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占我國急性中毒患者49%以上,近年來呈現快速上升趨勢[3,4]。目前醫界在對急性酒精中毒的西醫機制和中醫病機方面都研究得比較透徹,也嘗試了許多有效的治療方法。納洛酮是急性酒精中毒常規用藥,其機制主要是通過阻斷阿片受體,促進意識恢復,解除急性酒精中毒引發的呼吸、循環等毒副作用,抑制氧自由基釋放、穩定肝溶酶體膜等非阿片受體作用,從而達到減輕腦水腫、保護神經細胞膜、促使中樞功能恢復,臨床效果確切[5]。近年來,中藥或中成藥制劑與納洛酮聯合應用已經有了更好的療效,但缺乏相關理論支撐,影響了治療的可信性。
納洛酮是特異性阿片受體拮抗劑,藥物本身沒有內在活性,但可迅速透過血腦屏障,其比嗎啡和內啡肽的親和力強。血必凈注射液源于古方血府逐瘀湯,主要由紅花、赤芍、川芎、丹參、當歸等組成,能夠有效拮抗內毒素、抑制TNF-α、IL-6、IL-8 等內源性炎性介質的過度釋放,增強機體免疫,改善微循環等[6],已廣泛運用于因感染、創傷等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炎癥反應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征的早期治療。侯亞利等[7]、李艷等[8]研究證實,血必凈聯合納洛酮可以有效減少納洛酮用量、縮短昏迷時間、提高治療有效率,但目前有關血必凈對患者炎癥因子及認知影響尚未見報道。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TNF-α、IL-6及IL-8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血必凈組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MMSE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血必凈組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推測,血必凈治療急性酒精中毒也可能是通過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減輕機體炎癥反應從而減輕或修復應激狀態下受損的器官。
綜上所述,將血必凈用于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療中,可以減低機體炎癥反應,改善認知功能,藥物安全有效,可考慮臨床推廣運用。由于本項目樣本量少,觀察時間短,觀察指標少,當前結論有待更深入研究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