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均
(重慶市云陽江口中學校 重慶云陽 404500)
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滿足新時期背景下教育教學發展提出的要求,在日常教學時要對傳統的教學思路和方式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對學生們的發散思維進行培養。尤其是在我國目前素質教育理念落實的基礎上,要將學生們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出來。轉變過去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夠實現教學的有效性。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在具體開設中,要對學生們的思維進行培養。要想活躍學生們的思維,最先要做的一點就是為學生們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們可以跟著問題進行思考。教師可以與學生們的學習基礎進行結合,對學生們展開循序漸進的引導,逐漸加深問題,鼓勵學生們在日常學習時可以展開積極思考。這樣學生們不僅能夠保證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而且還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提問活動當中,以此來保證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
在目前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教學方式,整體應用效果普遍比較良好。在對有效提問理論展開分析時,其主要是指將整個學習過程看作是學生們在對各種知識體系構建的過程,也就是在實踐中要強調學生們逐漸養成良好的主動學習意識和能力。在日常學習時,教師在其中所擔任的角色就是引導者,學生們要在課堂中將自己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出來,成為學習的主人。初中數學教學活動在具體展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提問方式的合理應用,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以此來實現知識體系的合理構建。數學本身就是發揮其自身創造力的過程,所以學生們在日常學習時,教師要為其營造良好的環境[1]。這樣學生們才能夠加深對問題的探究和了解,以此來提高自身的創造力,實現對各種問題的深入分析,保證學生們的思維能夠得到發散。
有效提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通過有效提問在其中的合理應用,可以保證學生們能夠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跟著教師的進程進行學習。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提問時,學生們必須要跟著教師的思路,對教師提出的各種問題展開深入分析,這樣才能夠保證解答的準確性。學生們可以獨立對各種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時,其自身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會有所提升。教師在日常教學時,切忌不可以對學生們施加太多的壓力,否則很有可能會起到反作用效果。通過有效提問方式在其中的合理應用,能夠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等具體展開中,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對情景教學模式和提問教學進行合理應用,以此來保證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設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們對自己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點,有一種相對比較客觀的認識。與教學的整個進程進行結合,逐漸加深問題的提問,引導學生們展開積極的思考,避免出現思路偏差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提問等方式,將提問的特征充分發揮出來,以此實現教學過程的有效性。教學時,如果出現一系列的重點和難點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對提問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們對重點知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通過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們對日常學習中的難點問題進行妥善處理,學生們對做題的障礙進行清掃,以此來發散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們逐漸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模式[2]。比如在“圓”這一章知識點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們提問,比如“什么東西在日常生活當中是圓形的”。學生們此時就會開動自己的大腦回答該問題,緊接著教師可以繼續提問,“為什么這些東西要設計成圓形”。教師可以列舉例子來讓大家參與討論,比如“為什么要將車輪設計成圓的;而不是設計成成長方形或者是三角形;如果將車輪設計成方形或者是三角形,又會是什么樣的結果”學生們在此時就會搶答,如果設計成方形或者是三角形那么車輪將會無法滾動。
緊接著教師可以繼續對學生們進行引導,如果“將車輪設計成為雞蛋的形狀又會如何”學生們此時會根據教師的提問展開思考,緊接著回答到“雞蛋的形狀,雖然可以實現滾動,但是勢必會忽高忽低”。在這一基礎上,教師可以利用問題繼續對學生們的思維進行啟發,“雞蛋形狀的車輪為什么會高低不平”。此時學生們可以對自己手中現有的工具進行利用,以此來尋找答案。通過學生們的實踐分析后,可以發現雞蛋形狀的車輪,其自身的軸心距離在到達輪子邊緣時兩者之間的距離不相等。圓形車輪軸心與輪子邊緣之間的距離是處于相等狀態,所以圓形的車輪可以實現穩定的轉動。通過這種方式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的合理應用,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討論中,而且還能夠保證學生們自身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升。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具體展開中,保證有效問題在其中的實踐應用,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們對各類問題展開更加深入的思考,而且還能夠加深學生們對于數學知識的了解,以此來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