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云
(江西省尋烏縣第二中學 江西尋烏 342200)
英語是一門國際性交流工具,是每個優秀人才應該掌握的一項語言工具。在高中英語課堂上,采用分層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活動,滿足學生不同學習需求,提升學生語言學習效果。本文就分層教學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進行分析。
運用分層教學法開展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時,需要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將其分成不同的層次,并根據此設計教學目標,為教學活動開展提供依據。首先,學生分層[1]。課堂上,采用周考結合課堂表現評比的方式,了解學生綜合學習狀態,并將此作為學生分層的依據,將其分成三個不同的層次:A層次為學習能力強,學習積極性高的學生;B層次為學習基礎一般,學習熱情高漲的學生;C層次為學習基礎差,英語學習積極性薄弱的學生。這種分層方法,可以將能力相似的學生分成同一個小組,并采用適合的方式進行課堂教育活動,使不同層次學生共同發展,共同成長。這樣一來,可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使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其次,學習目標的制定。教師制定學習目標時,需要根據學生分層情況,制定適合三個不同層次學生學習基礎目標。目標設定的過程中,可以圍繞以下幾點設計目標:第一,基礎性目標。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基礎知識,該方法更適用于C層次學生,能夠提升其對基礎知識的重視,夯實學習基礎。第二,提高性學習目標,將基礎型知識點總結在一起,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該目標主要是針對B層次學生,目的是提升其知識運用能力,使其掌握學習方法與技巧。第三,高水平學習目標,該目標要求學生將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學會靈活運用。
當學生分層與學習目標制定后,則需要教師根據分層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對教學過程分層,使學生在適合的模式下學習英語知識[2]。部分教師認為學生分層與目標分層后,就可以采用滿堂灌或者一刀切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實際上,若想發揮分層教學方法優勢,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質量,需要將分層教學方法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利用教學方法分層的方式,升華該教學手段的效果,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使各個層次學生一共進步。
例如,《Earthquakes》中閱讀內容學習結束后,對學生提出以下問題:①What is the time and place of the story in the passage?②用Describe in your own words some of the phenomena before, when and after an earthquake?③Through reading this article, what do you think of natural disasters, or what ideas do you have to share with other students? 這三個問題分別是針對三個不同層次學生能力而提出的。在學生舉手回答的過程中,也應尋找對應層次的學生回答問題,為每個層次學生都提供展示的平臺,使學生在交流互動中,提升英語學習效果,掌握學習技巧。
分層教學的核心,就是將學生分層、教學方法分層、評價分層。教學活動結束后,需要教師根據學生學習基礎,選擇適合的方法進行教育評價,使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了解到自己的進步與不足,在評價中不斷發展進步,提升自身英語學習能力[3]。教學評價的方式有很多種,為了使學生產生更多的參與感,教師可以采用學生評價的方式,增加評價活動的多樣性,使課堂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實現高質量教育。例如,對C層次學生評價時,應以鼓勵、肯定為主,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肯定,并在教師的支持更更主動參與學習。對于B層次的學生,則以激勵的方式進行評價,明確指出學生的不足,如“I think your answer is very good, but the logic of the language is a little problematic and needs to be improved. Keep trying。”通過教師的評價,使學生對自己學習過程有更加清晰的認知,并在后續學習中保持好的內容,改進學習中的不足。對于A層次的學生來講,教師可以采用批評的方式評價學生學習過程,激發學生的好勝心與求知欲望,使學生在教師的批評中發現自身的問題,并在實踐中不斷優化學習過程與方法,更好的適應學習環境的變化。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分層、目標分層、教學方法分層與教學評價分層的方式,展示分層教學法的優勢,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教育工作中,加強對該教學方法優勢的分析,借此優化學生學習效果,使不同基礎學生同時進步,個性得到發展,以此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