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洪超
(賓縣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辦公室,黑龍江 賓縣 150080)
(1)按照設計放哪的規定對于地表實施沖擊碾壓20遍,施工速度為12 km/h以上;沖擊效果受到了車輛行駛速度的影響。開始施工前要做出明確的規劃設計,并且應用牽引壓路機進行施工,單塊壓實面積要達到1 500 m2以上。如果工作面比較窄,需要合理的設置彎道,碾壓部分的距離要保證在150 m以上。
(2)開始施工之前,沖壓使用范圍內的地下構造物與管線極易受到影響,需要進行全面的檢查和控制,做好有效的防護和管理。對于河溝等能夠作為減震使用的構造物結構,進行檢查之后確定不存在安全問題,應該適當的減小安全距離。此外,還應該在規定區域內設置警示標志。構造物部分的頂部覆土厚度超過2.5 m,上覆填石高度要控制在3.0 m以上。如果應用的是合成材料,其填土厚度應該控制在1.5 m以上,以防止沖擊碾壓給地下構造物產生任何不利的影響。
(3)沖擊碾壓施工前,應該進行地表的平整處理,然后應用全站儀實施放線施工,確保各個部分的線路的精確度達標,以保證碾壓寬度尺寸符合規定要求。此外,還要根據相應的技術標準實施原狀土試驗。對于當前的公路坡腳位置實施臺階開挖施工,首節高度設定為1.2 m,其他結構部分為0.8 m。
本次施工中所應用的沖擊碾壓機械為25 kJ沖壓機,沖擊輪外側間距為296 cm,沖擊施工寬度達90 cm,兩個輪之間的縫隙為116 cm。碾壓采用的是往返錯輪的方式,但是輪跡并不會重疊,因為輪隙寬度較之輪寬度相對比較大,所以在錯輪的過程中,需要設置橫向預留空隙,單次沖擊碾壓的寬度為2 m,按照規定要求逐步進行碾壓施工。
沖擊碾壓施工的過程中,如果場地寬度尺寸超出轉彎半徑4倍,此時應該根據現場的中心線來作出劃分,通常可以分層兩個部分來完成;如果場地不足轉彎半徑的4倍,此時要結合實際情況在場地兩側設置轉彎臨時場地。碾壓施工線路上,需要設置明顯的標記,以便于操控人員可以及時進行沖擊碾壓施工。
(1)沖擊碾壓施工開始前,應該先使用壓路機來對原地面實施碾壓施工,以達到規定要求的密實度,并且需要檢查填料的含水量,如果含水量比較低,需要在施工前一天灑水濕潤。
(2)沖擊碾壓5遍時,應該采用比較低的速度來進行,避免出現深度過大的沖擊坑,否則將會導致設備無法快速行駛,也會導致沖擊碾壓效果較差。
(3)碾壓5遍之后,可以將碾壓施工的速度控制在12 km/h以上,還要確保設備的勻速行駛。
(4)每完成5遍碾壓施工,都要采用平地機實施平整處理,并且進行含水量檢測,根據需要適當的灑水。
(5)碾壓施工在20遍以上之后,要進行沉降量的檢測,根據實際結構來選擇是否進行繼續碾壓施工,如果不進行碾壓,則要做好各項數據的記錄,主要是壓實度、沉降量等參數。
(1)沖擊碾壓施工環節,要與路肩外部邊緣保持1 m的間隔距離,同時還應該確保行駛速度在10~20 km/h之間。如果作業區域內的地勢起伏較大,需要立即終止施工,然后應用平地機處理之后進行沖壓施工。
(2)如果施工現場揚塵比較嚴重,需要灑水以保持濕潤。在施工中存在彈簧現象之后,需要立即停止施工,同時需要進行必要的處理,結束之后可以進行正式施工。
(3)沖擊碾壓時要隨時了解坡峰與錯峰的碾壓施工,每次完成5遍碾壓施工就要改變碾壓方向,通常都需要碾壓20遍以上。
(4)隨時觀察沖擊碾壓區域周邊的構造物狀態,如果存在異常問題,需要立即停止施工,防止給周邊建筑物造成任何不利的影響。
(5)沖擊碾壓過程極易造成邊角、轉彎位置出現問題,需要選擇合適處理方式以達到質量要求。
(6)組織人員做好施工記錄。
(1)沉降檢測
沖擊碾壓施工開始前,使用水平儀來進行沉降標高尺寸的檢測確定,每次完成5遍就要測量一次標高,直到所有的碾壓遍數完成。
(2)壓實效果檢測
沖擊碾壓遍數全部完成之后,要進行沉降量的測定,保證其平均沉降在30 mm以下,此時不進行再次碾壓施工;如果平均沉降超過30 mm,需要進行再次碾壓施工,直到符合要求為止。
每個施工部分結束之后,要進行全面的檢測,并且做好資料的存檔。
(1)所有進入到現場的施工人員需要佩戴足夠的安全設施,夜晚施工需要穿戴反光背心,保證人員的安全性。
(2)組織質量檢查人員進行全部的質量檢查與確定,每個施工班組都要布置質檢員,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全面檢查,保證工程的質量達標。
(3)對于施工人員做出全面的培訓,養成良好的質量控制意識,同時需要積極落實各項日常工作。
(4)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明確崗位職責,做好技術交底,引入必要的懲罰機制,所有人員都要了解技術規定的要求。
(5)對于施工項目進行全面質量監督檢查,對于設計圖紙進行必要的審核與管理。
(6)設置專業管理機構,對于檢測儀器進行全面的檢查與控制,檢測人員也要符合規定要求,保證儀器處于正常工作狀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