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智
(黑龍江省龍建路橋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70)
本設計具有施工進度快,工期有保證;施工人員、機械利用率高;線形順暢,整潔、美觀;施工機具簡單,投入小,質量易于受控;快速支模裝置可重復利用,且對環境的污染小,利于環保等優點,應用前景廣泛。
采用全站儀進行測量放樣,根據設計文件提供的路基中線及路面寬度,按10 m間距放出邊溝中線位置及開挖線,撒上白灰線,進行監理報驗,符合要求后再進行下道工序。
根據蓋板邊溝尺寸,確定開挖時深度,采用人工開挖基坑時,嚴格控制幾何尺寸,用模型架隨時檢查,不得超挖。機械開挖基坑時,應先進行粗挖,至基底高程上5~10 cm位置;采用人工清挖修整。
邊溝開挖后,基底及側面應修整并夯實,經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墊層施工。按設計要求采用厚度10 cm粗砂進行墊層施工。
漿砌片溝底及墻身砌筑施工工藝與傳統施工工藝相同,砌石前按中線樁水平進行放樣掛線,固定模板架,施工中經常檢查掛線和模板架的位置,采用坐漿和擠漿法共用砌筑。
蓋板底座混凝土澆筑施工,對于設計采用漿砌片石溝底底板及墻身砌筑,可在墻身完成后,即可進行支模,進行蓋板底座混凝土澆筑施工。對于邊溝底板和墻身為混凝土結構,墻身與蓋板底座混凝土標號相同的,可在墻身混凝土施工時,一同澆筑施工,施工工藝與蓋板邊溝側墻混凝土澆筑工藝相同。
為保證蓋板底座與帽石的良好連接,在蓋板底座澆筑時,應設置預埋筋,預埋筋可采用Φ6~8 mmHPB鋼筋。在混凝土初凝前將已切斷好的鋼筋沿兩側帽石位置插入。預埋筋設置應在帽石斷面尺寸范圍內,鋼筋布縱向布置可根據設計尺寸設置1~2排,縱向間距為0.5~1 m,設置單排鋼筋時,宜設置在中心位置,2排鋼筋時,分別設置在帽石橫向尺寸的1/3和2/3處,且鋼筋據帽石內外側兩側鋼筋保護層厚度為3~5 cm為宜。
(1)鋼筋制作與綁扎
鋼筋制作按照圖紙設計中鋼筋型號、規格和尺寸,集中下料后進行鋼筋網片綁扎。
(2)模板選用和混凝土澆筑
模板采用定型塑料模板,并在模板內面涂刷脫模劑,在預制場集中標準化生產預制。澆筑前應向監理部報驗,鋼筋、模板經專業監理工程師驗收,且合格后進行混凝土澆筑。
(3)拆模養生
在混凝土澆筑完成第二天進行模板拆除工作,模板拆除時應輕緩進行,避免發生棱角掉落現象;模板拆除后灑水養生,養生周期一般為7 d。最后集中碼放在蓋板堆放區,現場需要時可運輸至現場進行吊裝。
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時,將檢測合格預制鋼筋混凝土邊溝蓋板運輸至施工現場,安裝采用自卸吊、裝載機或手抓式專用安裝機進行安裝,人工進行調整。安裝前,應用墨水彈出邊緣線,標記蓋板兩端應達到的極限位置,為下步蓋板帽石預留尺寸。
鋼筋混凝土鋼板安裝后,進行帽石澆筑施工,模板選用竹膠板,竹膠板具有硬度高、抗折、抗壓好等性能,可以替代鋼模板用于帽石澆筑施工,每隔0.5~1 m安置一個自制式蓋板邊溝快速支模固定裝置,防止在混凝土澆筑時模板發生形變影響施工質量。
在實際施工時工人根據設計圖紙,確定好限位柱之間距離,裁切好所需木質模板。施工準備完畢后即可安裝澆筑模板和固定裝置。
(1)蓋板邊溝快速支模固定裝置的制作
傳統的施工方法是按照施工圖紙由施工工人利用木條或鋼筋固定模板,施工時搭設模板和支架固定費時費力,材料的損耗大多數模板與支架不能重復使用。
而本裝置,其主體結構是由一個兩端具有螺紋的主體連桿和兩個可滑動的限位柱構成。使用時,滑動限位柱可自由的在主體連桿上左右滑動,并利用滑動固定螺絲和主體連桿上的螺紋扣進行固定。使用時根據圖紙設計需要改變限位柱之間間距,從而改變模板支護時所需要的厚度。
(2)內側模板安裝和固定
按照蓋板邊溝帽石斷面尺寸購置或裁切模板,在蓋板底座上彈出帽石的內外邊線,將帽石范圍內松散混凝土鑿除。內側模板刷脫模劑,沿邊線支設模板,同時安置帽石兩側的內模板,將固定裝置平穩放置在模板上,內模外側由鋼筋混凝土蓋板支擋,內模板里側用限位柱固定,將模板牢牢卡在限位柱之內防止模板晃動。兩個內側限位柱之間距離應為2倍的模板厚度與鋼筋混凝土蓋板長度之和。
(3)外側模板安裝和固定
為減少因澆筑混凝土振搗和混凝土自身的側向力對模板的沖擊,影響帽石的外觀質量,采用2根方管放置于模板外側,將滑動限位柱卡在方管上,并利用滑動固定螺絲和主體連桿上的螺紋扣進行固定。
模板支設完畢后每10 m進行帽石標高測量,確定模板頂面下返高度,保證帽石頂面平順及高度符合要求。同時由確定好的位置用卷尺測量墻身高度是否滿足要求。有不合格之處應進行返工處理。
采用設計標號的混凝土澆筑,坍落度宜控制在16~18 cm,澆筑時應采用裝載機配合人工將混凝土放入模板內,減小混凝土對模板的沖擊且不宜發生離析;混凝土振搗時,要振搗均勻,振動棒應保持與模板5~10 cm間距,避免振搗棒接觸模板使模板變形。振搗完成后派專人進行收面。
帽石混凝土澆筑完畢,混凝土初凝后,拆除模板固定裝置,采用同標號混凝土,填補限位柱的孔隙?;炷两K凝后,拆除模板后進行養生,養生采用黑色薄膜或土工布覆蓋養生,黑色在低溫度下能吸太陽熱能升溫并且保濕,覆蓋時不得損傷或污染混凝土表面,養護時間不小于7 d。
該技術應用于路塹蓋板式邊溝的施工,減少機械投入數量和勞動力的使用數量,同時蓋板邊溝快速支模固定裝置的研制使用,大大減少了模板支擋和固定所使用的材料。裝置的優勢在于可快速施工支模,由于裝置采用滑動限位的設置也可以滿足各類尺寸模板支護的施工,同時在材質上為鋼筋焊接而成使用時不會對裝置帶來損耗可以重復利用。大大節約了施工時間和施工成本,施工完畢后也相比較傳統施工方法更加美觀。
采用分離式”L”型蓋板底座和帽石的施工,節約了工期,加快了施工進度,減少了混凝土澆筑對黑色路面的污染,保護環境。同時支模固定裝置的研制,實現了公路綠色施工中的“節材和材料利用”,社會效益顯著。
該技術先后在國道京漠公路樟山嶺(塔河界)至西林吉段A1合同段、國道北京至撫遠公路佳木斯至樺川段改擴建工程施工A1合同段的施工中應用,滿足業主下達工期要求的同時,經檢測質量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該技術的應用,有效的確保了工程進度,節約材料,保護環境,施工效率高、經濟效益好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