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彥蒲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1-0013-01
隨著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不斷融合與實施,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的質量與水平逐步提高,而隨著大眾群體對教育方面重視程度的提升,使得農村學生逐步轉向城市接受教育,從而導致農村小學出現小班額情況,這對于農村教學來說不僅是一種機遇同時也是極大的挑戰。基于此,本文就重點針對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教學的現狀進行相關分析,以期能夠為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提出有效的建議和對策。
1.當前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由于農村教學資源分配處于弱勢地位,因而高等院校畢業的大學生都不愿意到農村學校任教。小班額現象多存在于自然條件相對惡劣、經濟條件較差且生活條件也較為艱苦的農村地區,這使得這些農村小學難以對青年優秀教師產生吸引力。很多農村小學都存在教師年齡結構老化的現象,這些教師雖然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缺乏現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術應用方式,因而教師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還普遍采用說教式的方式,教學內容也主要以教材內容為主,在此種教學條件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等只能夠成為一紙空文。小班額班級的學生數量較少,有些地區的班級學生數量不足10人,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時,對于每個學生的關注程度便會增加,會使學生產生巨大的學習壓力,教師某些教學方法的應用也會受到限制。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排斥心理。
2.提升農村小學數學小班額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
2.1?實施分層式教學方法。
小班化教學本質思想與因材施教原則相符合,這就體現出分層教學的方式,在實施分層教學法時,教師要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由于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知識儲備不同,存在著差異,這樣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分層。在進行分層時,標準不一定是學習的優劣程度,還要結合學生頭腦靈活性、主動性等多種因素進行分類。這種方式不僅不會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也會是對學生的一種鼓勵,使學生可以認識到自身的優勢以及能力。使用分層教學法,可以結合學生不同情況使用不同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過程中,頭腦靈活的學生能夠從教材中或多媒體中認識到圓,對圓的性質和推導公式都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學生動手能力較強,教師可以讓學生畫圓,在畫的過程中了解圓的直徑、半徑以及面積組成。學生不同,教學目標設計和計劃也不同,在運用分層教學法時,教師還要加以引導。
2.2?合理劃分合作學習小組。
農村小學小班額下教師要把課堂留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參與課堂活動,在平等、民主的氛圍中樂于自主學習。構建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了保證學生有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首先應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性格差異等科學合理地進行分組,對全班學生進行優化組合。在分組時盡量保持組與組之間的相對平衡,這樣既有利于小組間的“公平競爭”,也有利于小組內的“合作學習”,也是激發小組間競爭的有力保障。教師應有目的地安排、組織一些合作參與活動,對學生進行合作的方法指導,還應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引導學生認真進行討論交流。教師更應根據數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合作時機,充分發揮合作最大的作用。另外,教師設置的合作情境應讓學生有“跳一跳摘果子的感覺”,設置的問題應是開放性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注意喚起學生合作求知的欲望,激發他們合作探究的意愿。
2.3?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
教師要加強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運用,讓學生們都能夠在信息化的教學課堂上接受良好的數學教育。同時,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數學教學的效果得到了明顯的增強。對于教師而言,他們可以充分利用電子白板開展教學活動,尚課、教育云平臺、翻轉課堂等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提高了農村小班額孩子的數學素養。另外,教師還可以將一些學生的獨特解題方式通過多功能實物展示臺展示給學生們學習。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聲情并茂的多媒體手段可以極大的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讓他們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從而有效增強自身的學習熱情。在教學課堂上,多媒體信息技術還能夠有效豐富教學內容,促進活力數學教學課堂的構建,讓數學教學氛圍變得活躍,使學生們能夠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下展開有效的數學學習。不僅如此,數學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們一起觀看名師的課堂教學實錄,與學生們一同感受精彩的課堂講解。
2.4?教師對學生的適時鼓勵與評價。
根據年齡特點,低年級學生更渴望得到老師的關心和鼓勵。在教學數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所理解和掌握的知識技能,同時要注意學生情感和態度的形成發展,適當的鼓勵學生,將學生學習的評價有效性提高。教師如果過多的進行評價,沒有合理時機和恰當的方法,這樣的評估將沒有意義。在教學實踐中成功評估關鍵是教師是否能掌握課堂評估的時機。如果評估時間安排得不好,則會影響評估的效果。評估主體要從雙邊向多邊轉變,不只要有教師評價,還要有學生自我評價以及小組間相互評價。教師要結合學生年齡特征及性格差異,用適合學生的方式鼓勵學生。除此之外,在評價上不能只用語言,可以給予學生友好的微笑,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親密感,雖然只是簡單的行動或是表達上的鼓勵,就會增加學生的學習效果,使課堂評價更具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杜代軍.農村小學小班制背景下如何提高數學教學的實效性[J].讀寫算:教師版,2012(6):58-60.
[2]?馮發泉.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課堂激勵性語言有效運用策略[J].新課程,2018(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