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霖

據巴航工業介紹,飛鴻300MED既可民用也可供政府使用,并將由巴航工業服務與支持部門獨家安裝。同時,巴航工業選擇了世界一流的醫療救援服務解決方案供應商umlaut和Aerolite作為合作伙伴。
巴航工業與umlaut共同為飛鴻300MED開發了一套全面的布局選擇方案,機內可配備一個或兩個擔架,以及能夠攜帶培養箱和其他醫療設備。除此以外,該機還將具備醫院級別的裝飾和涂層,旨在能夠快速、方便地配置以滿足醫療服務提供者和患者的多樣化需求。
得益于飛鴻300平臺的客艙增壓、低運營成本、高飛行靈活性、先進的航電設備,以及速度和航程能力等一系列優勢,飛鴻300MED型被認為擁有輕型噴氣公務機中最佳的客艙增壓系統。其最大巡航高度下客艙壓力高度為6600英尺,可保證乘客和機組人員在機艙中擁有更多的氧氣含量,這對于醫務人員和患者護理至關重要。

飛鴻300MED的另一大特色是結合采用了Aerolite的醫療設備。
Aerolite是世界領軍的設計、生產以及安裝航空醫療內飾的服務商,在從制定現代化EMS(緊急醫療服務)內飾解決方案到為客戶提供針對性的支持和培訓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和成熟的技術。
飛鴻300MED基于飛鴻300平臺而來。2019年3月,巴航工業交付了全球第500架飛鴻300系列輕型公務機。據通用航空制造協會(GAMA)報道,飛鴻300是過去十年唯一取得如此成就的公務機機型。
飛鴻300輕型噴氣公務機可搭載10名乘員,客艙內飾由公司與寶馬集團美國設計工作室合作設計,所采用的客艙布局最多可搭載9名乘客,并具有容積達76立方英尺(2.15立方米)的超大行李艙。該機動力裝置為兩臺普惠加拿大公司的PW535E型發動機,單發推力3200磅。加裝翼梢小翼的后掠翼設計和現代機載系統使飛機具備了卓越的飛行性能。
作為全球速度最快、航程最遠的輕型公務機,飛鴻300創造了多項獲全美航空協會(NAA)和國際航空聯合會(FAI)認證的速度記錄。在45000英尺(13000米)的飛行高度下,飛鴻300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839公里。在NBAA IFR規定的備份燃油條件下,飛機航程可達3513公里,這意味著該飛機可從北京直飛菲律賓馬尼拉或者從上海直飛俄羅斯伊爾庫茨克。
飛鴻300項目于2005年開始啟動,并于2009年12月投入運營。自2012年以來,該機型一直占據了輕型噴氣公務機市場逾50%的份額。
截至去年,飛鴻300已經在全球超過30多個國家中運營,并在10年間完成了60余萬個航班,運輸乘客數量250萬。目前該機型已交付超過550架,累計飛行時間超過100萬小時。
此次飛鴻300MED的推出被認為代表了巴航工業現代化、多功能的產品組合,對此巴航工業公務航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阿馬爾菲塔諾表示:“飛鴻300是全球最成功的輕型公務機。憑借無與倫比的技術、舒適性和性能,這一平臺在醫療救援運營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據媒體報道,中國公務機的醫療救援始于2002年。這一年,一架8座公務機改裝的急救飛機, 成為我國首架專用航空急救飛機。
自2010年以來,北京999急救中心開始發展空中醫療救援業務,先后引進了中國首架專業航空醫療救援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
2018年7月,北京999急救中心接收了全球首架灣流G550專業航空醫療救援飛機。該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固定翼醫療專用飛機,最大航程可達12500多公里,時速980公里。其客艙劃分為醫療艙、服務艙、家屬專用艙、機長休息艙。


該機配備四套完整 ICU 搶救轉運單元及四套普通患者轉運設備,最多可同時轉運4名臥姿患者與4名坐姿患者。同時,機上配備先進的醫療設備,ECMO(體外膜肺)、嬰兒暖箱、心電監護儀/除顫一體機、機載血庫、真空擔架、無線WIFI數字圖像傳輸系統等世界最先進的全套醫療設備,并獲得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中國民航局(CAAC)認證,是真正意義上的“空中ICU”。

該機交付使用后,曾創下了一架飛機在8天時間內運行4個國家、10個城市、飛行70小時、成功轉運6條生命的記錄。
2018年8月,北京999急救中心又接收了國內首架專業航空醫療救援固定翼飛機達索獵鷹2000LX,該機航程約為7408公里,可容納2名患者,同樣配備有世界最先進的全套醫療設備。
有專家表示,中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帶動消費結構升級,提升生活質量。同時社會老齡化帶動人們對健康服務的需求量增大。大健康產業將面臨廣闊的發展前景,預計到2020年,我國健康服務業規模將達到8萬億,占GDP比重將達到6.5%。隨著相關空中醫療救援的保險產品完善,空中醫療救援也將搭上這一順風車快速發展,醫療專用公務機同樣迎來發展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