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輝
摘 要: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內部資源,會計信息的質量會對企業決策的制定和實現長遠穩定發展產生直接影響,借助會計信息,企業能夠很好的了解自身的經營管理狀況,也可以就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制定出更加科學、更加高效的發展規劃,但當前會計信息失真現象還比較普遍,影響了經濟秩序和企業內部管理,需要得到高度重視。本文對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了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會計信息;失真;成因;對策
對于企業而言,會計信息質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自身的健康持續發展,通過全面把控會計信息的方式,企業能夠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經濟決策,采取有效措施來對各類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進行規避,而如果會計信息失真,則會對其作用的發揮產生很大影響,甚至可能引發企業的經濟損失。
一、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涵義
會計信息失真指會計信息不符合相關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要求,無法將會計主體的現金流量、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準確的反映出來。當前,不少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都存在法律意識淡薄的情況,導致企業內部沒有形成完善的會計控制制度,內控措施無法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部門之間的分工不合理,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這些因素都影響企業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外部監督機制的缺失,使得虛假信息的提供者未能得到相應的打擊和懲罰,企業提供虛假信息需要付出的成本很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
二、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
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有很多,如編制虛假單據憑證、開展虛假財務核算、偽造虛假財務賬簿等,同樣,導致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也有很多,大致體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一)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市場經濟環境下,我國政府部門加快了會計立法的速度,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果,但是會計信息相關的法律法規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一是不同會計法律法規之間缺乏必要的協調性,企業可能會利用法律漏洞,進行不合法的會計信息管理;二是部分會計法律法規在制定環節過于理想化,導致其缺乏可操作性,并不能很好的匹配企業的經濟活動,也使得企業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以《企業會計準則》為例,規定了多種備選會計處理方法,企業可以結合自身情況選擇,這也使得部分企業在進行費用和成本確認時,采取故意增加收入或減少費用、虛增當期利潤等方式來滿足自身的利益需求,引發了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
(二)內部控制制度缺失
會計信息源于企業經營活動,其質量與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密切關聯,從目前來看,很多企業并沒有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完善,管理手段欠缺科學性,管理層可以隨意對會計人員進行任免,干涉會計人員的工作,部分企業為了能夠降低人員成本,甚至在財務部門只配備一名會計人員,在身兼數職的情況下,會計人員很難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另外,企業沒有制定相應的財務管理監督機制,缺乏對于會計人員工作行為的有效監督和管理,這種情況下,部分會計人員可能會為了自身利益,實施虛假的財務核算,從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三)會計人員素質偏低
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會對會計信息的質量產生直接印象,如果會計人員本身的業務能力不足,在工作中采用了不合理的會計核算方法,或者缺乏對于經濟活動的正確理解,都可能導致會計信息質量的下降,同樣,在缺乏職業道德和責任意識的情況下,會計人員可能會被利益驅動,在主觀上刻意造假或者篡改會計信息,引發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的問題,影響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四)外部監管機制欠缺
當前,我國會計監督的主要力量包括政府財政部門、會計師事務所以及相應的審計機構,而部分公共部門并沒有合理的履行自身的會計監督職能,在實施會計監督的過程中,存在著執法不嚴以及監督資源浪費的問題。政府部門也沒有從企業的發展情況著眼,建立起完善的失信懲罰機制,缺乏對于失信企業的嚴厲懲罰,懲罰力度較輕,沒有能夠形成足夠的威懾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
三、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解決對策
(一)健全法律法規體系
一是應該對現有的會計準則體系進行完善,細化其內容,明確相關定義,對企業的會計實務操作進行規范,確保其會計工作的順利實施。同時,應該借助具體的準則,將會計業務所具備的實用性、規范性、全面性集中在一起,形成能夠與國際慣例相協調,同時很好的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特點的會計準則體系;二是在對會計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制定的過程中,必須對未來的市場環境做出準確預測,以此來提升會計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三是應該完善企業政策內容,對無形資產、表外信息以及非經濟信息等進行完善,結合會計環境的變化情況,對會計法律法規的內容進行修訂和調整。
(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和環境對于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非常大,從應對會計信息失真方面,一是應該制定出科學的用人機制,對相應的崗位職責進行明確,完善獎懲制度,做好財務人員工作行為的規范和約束;二是企業應該構建相應的財務控制制度和崗位監督制度,重視會計人員財務工作的監督控制,避免其在工作中發生違規違法行為,切實保障會計信息的質量;三是企業應該重視文化建設,為會計信息質量管理提供良好的內部環境,借助人性化管理的方式來提升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對自身的工作行為進行約束,以科學的價值觀來對會計信息進行分析處理,促進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
(三)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一是應該通過定期培訓的方式,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法制意識,確保其能夠對自身掌握的財務知識進行靈活應用,在對待會計信息時能夠保持客觀公正的態度,以此來實現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二是企業應該重視會計人員指的道德素質的提高,通過繼續教育或者企業文化宣傳的方式,使得會計人員能夠真正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以企業效益作為出發點,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避免個人工作失誤引發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
(四)強化外部監管力度
政府部門應該構建起多主體、多層次的會計信息外部監督體系,將相關部門和社會主體所具備的監督職能充分發揮出來。應該不斷提高會計師事務所年度審計的覆蓋面,凸顯其專業的審計職能,同時也應該將審計、財政等部門的再監督作用發揮出來,形成對于企業會計信息的第二次監督。最近幾年,財政部門先后頒布了一系列的會計法規,雖然其不夠完善,但是在有效執行的情況下,依然能夠顯著提升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從會計信息失真治理的角度,應該強調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確保會計法律法規能夠充分發揮威懾作用。
四、結語
總而言之,會計信息對于企業的發展非常關鍵,企業應該認識到會計信息失真帶來的影響,建立起完善的內部組織結構和財務管理制度,借助內部控制和外部監督,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對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進行防范和解決,確保財務工作的有序實施,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亦軍.淺談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20,(10):184-185.
[2]李娜芬.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成因及對策思考[J].中國市場,2019,(33):152,154.
[3]趙美萱.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與對策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9,(15):182-183.
[4]任劍俠.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與治理對策[J].天津經濟,2019,(07):42-45.
[5]姜亞瑋.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05):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