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遠清?楊浩
摘 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家戰略布局中,支撐制造大國和強國的基礎是技能人才,而技工院校正是完成這個基礎性工作的關鍵因素。因此,做好技工院校技能人才的選拔與訓練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就此談談自己的認識,以期引起共鳴和關注。
關鍵詞:技工院校 技能人才 選拔與訓練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作為一個制造業大國,我們的人才基礎應該是技工,要大力培育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高技能人才隊伍。綜上所述,高技能人才隊伍是建設制造強國的保障,而技工院校則在培養技能人才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縱觀大國工匠及世賽獲獎選手們的成長經歷,他們中有很多人或是技工院校畢業生,或是經過技工院校強化訓練的學生。可見,技工院校是選拔、訓練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
一、選拔與訓練技能人才的重要意義
我國最早從事技術工人培養的是技工院校,并且歷史已經證明,技工院校是為社會和企業選拔、訓練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
(一)選拔與訓練技能人才是建立正確人才觀的需要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各個方面的人才。選拔與訓練技能人才,有助于技能人才為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使技能人才得到社會廣泛認可,這會極大地改變人們傳統的人才觀。
(二)選拔與訓練技能人才是保持中國全產業鏈不斷鏈的需要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讓很多國家暴露了全產業鏈的弱點,包括世界第一的美國都主張將制造業回遷,就是為了保證制造業的不斷鏈以及不受制于人,讓技能人才支撐制造業的發展。所以,為了保持中國的全產業鏈不斷鏈,就需要選拔與訓練大量的技能人才,以適應全產業發展的需要。
(三)選拔與訓練技能人才是技工院校參加各級各類技能大賽的需要
技工院校為了培養人才、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高知名度,就要去參加各級各類技能比賽。這就需要好中選好、優中選優,突出技工院校的教學能力,展現學校教學水平,全方位展示其培養各類技能人才的成效。
(四)選拔與訓練技能人才是技工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需要
技工院校通過選拔訓練技能人才,可以很好地實施分層教育,讓精英教育更精更強,然后再把精英教育的規律和切實可行的方法融入普通的技工教育,以此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校多出人才。
可見,技工院校選拔與訓練技能人才合乎時代的發展和需要。正因為如此,各技工院校都紛紛行動,認真踐行人才強國戰略,努力提高技工教育的辦學滿意度育。重慶市工貿技師學校從遴選、訓練、建立機制、經驗運用等方面入手,實施技能人才的選拔與訓練,并把世賽和各級各類技能大賽選手的選拔與培訓的經驗運用于技工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和課堂教學,以實現快出人才、出優秀人才的教學目的。
二、層層遴選,做好技能人才的選拔工作
這是基于人才成長規律、人的基本素養、人的發展潛力做出的嘗試。對于“可塑”的準技能人才,可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遴選。
(一)選拔標準
以世賽和各級各類技能大賽選手選拔的標準、國家高技能人才標準作為準技能人才選拔的標準。
(二)通過任課教師選擇人才
每個教師對學生的認識都有其獨到之處,任課教師通過日常教學和作業批改可發現有發展潛質的技能人才。由于任課教師往往從不同的維度考查學生,他們的建議也是衡量人才的一個重要因素。實踐證明,有時任課教師的初選工作對綜合考查學生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三)學校通過“技能節(周或大賽)”等活動進行海選
通過技能節、技能周、技能大賽進行準技能人才的海選,可以發現“可塑”的苗子并加以訓練,為培養技能高手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實訓教師(一體化教師)推薦
在現今的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是全方位的,對于學生的觀察和了解也應該是全方位的。對于學生的動手能力、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的評價,一體化教師或實訓教師是最有發言權的。尤其在學生技能方面的評價,他們更是有發言權。因此,由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推薦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能人才選拔方式。
同時,技工院校應深入研究各類大賽的規則及標準,充分利用承辦、協辦各類技能大賽及集訓工作的機會,向大賽專家組學習,深入研究職業技能大賽規程和技術文件,有針對性地強化專業基礎課程內容,整合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精簡重復交叉內容,壓縮不必要內容,加強對學生技能的訓練。把職業技能培養過程由易到難分為基本技能模塊、專項技能模塊和綜合拓展技能模塊,重構“德技并重、能力遞進”有效融合的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從而進行模塊化教學和分層教學。
(五)在企業培訓中發現人才
現在技工院校與企業聯系越來越緊密,為企業進行員工培訓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內容。通過對企業員工的培訓可以發現青年工人中的技能人才苗子,并對其實施校企共同培養。
(六)在綜合考核中確定人選
通過了層層選拔且在學校滿一年或在企業工作滿兩年的準技能人才,再由專業的訓練團隊或專家組進行綜合考核,從而確定最終人選。
通過以上選拔方式,一是可以充分選拔準技能人才;二是可以充分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更好地推進分層教育,為技能人才的選拔與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強化訓練,培養高技能人才隊伍
經過層層把關選拔出來的準技能人才,還必須經過嚴格的全方位訓練和進一步的篩選,以期達到優中選優、好中選好,培養出真正出類拔萃的技能高手。
(一)制定訓練標準是培養技能人才的基礎
將世賽技術標準、各級各類技能大賽標準、國家職業技能鑒定高級工和技師標準進行教學轉化,形成自己的技能人才訓練標準。
(二)成立“世賽班”是培養技能人才的重要環節
為提高技能人才訓練質量,將選拔出來的準技能人才組建為世賽班。世賽班一般定員25人以內。在世賽班里,全方位融合世賽、國賽、市賽標準,并按企業崗位要求和世賽的規范進行日常訓練。在此基礎上,技工院校應積極推進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育人,為各級各類技能比賽儲備選手,把世賽標準及世賽對選手的綜合要求納入教學和班級管理,實施精英教育。實行有別于其他班級考核的考核辦法和獎學金辦法,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學生德、技、體、美、勞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專業技能和應變能力。
(三)強化訓練是培養技能人才的關鍵
技能人才的訓練,是將準技能人才轉變成技能人才的復雜過程和系統工程,是關系到他們能不能成才的極為重要的環節。對其訓練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
1.強化技能訓練和體能訓練
為提高選手的抗壓能力和適應能力,教練團隊要刻意將選手平時的訓練難度和強度加大,并且訓練強度可高于世賽的強度。除了技能訓練外,還要重視選手的體能訓練,要求選手每天晨跑、夜跑、進行力量訓練等。在緊張、高強度的訓練之余開展體育運動,既有益于選手增強體質,也能幫助選手更好地釋放壓力。
2.定期對選手進行心理輔導
長時間、高強度的訓練會讓選手形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和負面情緒,如果得不到釋放,會對選手的訓練及參賽造成很大的影響。為及時調整參賽選手的競技狀態,應聘請心理專家對選手進行科學的心理輔導。可讓心理輔導教師每周分別對每位選手進行心理測試和分析,并將選手的心理狀態及時反饋給教練和專家,從而對選手的訓練方案做出適當調整。
3.訓練時間有保證
在校學生可以通過第二課堂時間、周末時間、寒暑假時間和參加比賽前的停課時間段進行訓練。企業青年員工可以通過周末時間、參加比賽前的脫產時間段進行訓練,平時則按訓練內容自主練習。
4.訓練內容有保證
在結合世賽標準、國家工種標準、企業崗位要求和行業規范的基礎上,訓練內容主要從專業技能、個人體能、心理健康、文化水平四個維度來挖掘。通過訓練,全面提高選手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使之達到技能人才的要求。
所謂常規訓練,是指嚴格按技能人才訓練計劃實施日常訓練,將完成情況記錄于訓練日志,并適時對訓練情況進行相應的考核、檢查、評估。
所謂特別的心理訓練,是指針對各級各類技能比賽中學生因心理因素出現失常的問題,進行特別的心理訓練。心理問題與心理壓力是不容忽視的社會痛點。學校可以開設心理健康課,建立心理咨詢室并由其開展團體心理輔導、監測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個別心理輔導、營造心理健康環境,使學生有情緒宣泄、放松減壓的地方。
心理訓練和監測可以也應該貫穿技能人才選拔與訓練的始終:一要把好入門關,進行必要的測評;二要注重過程,加強全過程的心理訓練和適時的心理智能預警;三要對關鍵時刻進行掌控,如比賽前后的特別心理輔導、大賽前的潛能測試等。
5.選拔機制有保障
所謂選拔機制,是指引入中國國家隊運動員和世賽選手的選拔機制,實行積分管理。綜合日常訓練和參加各類比賽的成績確定準技能人才的積分,這中間考核的權重為參加比賽的得分,參加不同層次的比賽得分也有所不同。
(四)積極對外交流,“走出去,請進來”
為確保在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教練、選手在大賽前要積極“走出去,請進來”,積累國內外、省市內外實戰經驗。
四、建立相應機制,確保用好用活人才
(一)建立激勵機制
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有利于快出人才和出好人才。當準技能人才成為技能人才后,應考慮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激勵:一是對提供人選的任課教師進行獎勵;二是對推薦人選的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或實習教師進行獎勵;三是對本人進行特殊獎勵;四是對訓練團隊進行重點獎勵。
(二)完善保障機制
1.成立訓練團隊
由技工院校專業專家指導委員會在與學校緊密合作的企業行業中遴選技能專家,在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文化課教師、心理學教師、體育教師中遴選優秀的教師,將他們作為訓練團隊成員。訓練團隊成員實行淘汰制,根據訓練對象成績的好壞確定去留,一年一考核、兩年一聘用。
2.提供充足時間
要達到訓練質量,就要留出足夠的時間。技工院校應根據訓練計劃的要求,為學生、團隊中的教師提供時間保證,企業也要為青工苗子、技能專家提供時間保證。
3.保證經費來源
學生的經費,可考慮由“生活補助+獎勵”構成;企業青年員工的經費,可考慮由“生活補助+加班費+獎勵”構成;訓練團隊成員的經費,可考慮由“課時費+加班費+獎勵”構成。學生的經費和訓練團隊成員的經費由技工院校提供保證,企業青年員工的經費由企業提供保證。
4.提供技術支持
相關企業對專業訓練涉及的技術資料、設施設備、技術專家提供全方位的保證。
五、總結技能人才選拔與訓練經驗,革新人才培養模式
世賽和各級各類技能大賽對選手的選拔、培訓、評價、考核、認定等是科學、客觀、公正的,有很多有益的東西值得總結與借鑒。例如,把世賽及其他各級各類技能大賽的評價體系、培養目標和行業企業規范與需求融入技工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技工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革新;把相關的體能、心理素質、綜合能力要求融入課程體系,實現課程體系的不斷優化;把技術標準和適用的教育教學手段方法融入具體課程與課堂,實現精英教育平民化,實現教育教學水平的上檔升級等。
總之,技能人才的選拔與訓練,是利國利民、利于技工院校發展、利于學生成長的大事。在選拔與訓練過程中,層層遴選是基礎,強化訓練是關鍵,相關機制是保障,經驗運用是實效。只要各技工院校高度重視,下真功夫去實踐,向世賽看齊,與世賽對標,和世界與世賽接軌,就一定能辦出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就一定會培養出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作者單位:重慶工貿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