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紅意


摘 要:本文基于后疫情時代這一背景下,結合教學大綱,對復學后中職旅游專業中餐實訓課如何恢復實操教學的問題,結合線上和線下教學提出了四大應對策略,分別是激發熱情、喚醒記憶,借助微課、提升細節,將項目教學和分層教學相結合,設計和優化了在線實操教學環節,以期提升中餐實訓課教學效果。
關鍵詞:后疫情 中職學生 中餐實訓 恢復教學
一、疫情期間的中餐實訓課教學
(一)中餐實訓課程特點
疫情期間中餐服務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專項能力測試。測試項目較多,內容為禮儀展示10%、專業理論10%、英語口語能力10%、實操擺臺70%;教學時間較少,每周2課時, 教學時間只有2個月。
(二)旅游專業學生特點
授課對象為筆者所在學校18高星3+2班和18郵輪班學生,兩個班級從高一進校就學習了中餐服務課程,學習氛圍較好,但是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疫情期間的教學效果不明顯。
二、中餐實訓課線上教學的弊端
(一)學生學習氛圍缺失
在線學習,學生脫離了學校群體學習的大環境,從集體與老師面對面學習,變為學生對著App獨自學習,這樣一個較為寬松的環境,很難讓學生產生積極學習的動力。
(二)教學應用平臺保障不足
教學應用平臺無法發揮出更大程度的功效,主要受到四個方面的限制:一是平臺運作的硬件缺乏;二是技術條件本身有缺陷;三是師生操作與使用的熟練程度不高;四是網上授課凸顯的形式主義。
(三)實操教學被忽視
對于中餐實訓課來說,理論、禮儀、實操三者相輔相成,實操更是重中之重。在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無法進行實操教學環節,學生只能在家進行簡單的單項練習,無法真正實現“做中學,學中做”理念。
三、中餐實訓課教學實施的方法與途徑
(一)激發熱情,喚醒記憶
因疫情學生在家整整待了3個多月,喚醒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至關重要。上課期間給學生營造學禮儀、練技能、拼能力的學習氛圍。
1.熟記操作要領
中餐宴會擺臺,看中點至關重要。引導學生學會找中心點,找出圓桌中心點、骨碟、杯子中心點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并能正確識別和擺放,甚至有些可以用數學問題來解決定位關系。
2.四位一體
中餐專項能力測試包括禮儀展示、英語口語能力、專業理論和實操擺臺四方面,雖然前3項各只有10分,但卻不能放松,需要課后一個個過關,特別是英語和應變可以利用自修課時間去默寫、抽背,以達到人人合格的目的。利用有限的上課時間,學習中餐技能,熟記要領,滿足學生“學中做”的教學理念。
3.課后學習
課堂時間有限,通過課后學習,讓學生熟練地操作,學生在記憶恢復后,利用自習課安排理論抽背,晚自習時間安排實訓教師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中餐技能訓練。
(二)借助微課,提升細節
后疫情時代的中餐實訓教學,因防控需要,教師無法近距離指導,微課就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對于重難點的鞏固和理解就顯得至關重要。
1.課前自主觀察
學生只有充分利用課前時間,發現問題,學習才能從被動變主動,借助微課學習,對比課上的實訓操作,解決遇到的難點和困惑。
2.課中助力學習
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微課,讓學生集中觀看,共同學習,當面解決學生在中餐擺臺中存在的疑惑。通過微課學習,學生把要領牢記在心,并將這些要領應用在擺臺中,對照學習比賽選手的儀容儀表、姿勢、動作要領,為自己的中餐擺臺能力打下基礎。
3.課后鞏固
現在,隨時隨地學習已成為現代人的一種理念,微課使學生充分使用身邊的移動設備,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課后要進行鞏固。
(三)項目教學和分層教學結合
學會中餐實訓課程很簡單,但要學好、學精還是很難的。要做到:一是摸清底子,進行項目教學;二是兩頭齊抓、分層教學。
(四)課、證、賽、團融合
將中餐實訓課建成一種課、證、賽、團相融合的綜合性的育人機制(見圖1),將技能競賽、考證訓練、專業社團融入課程教學,構建多視角、立體化的人才培養體系,讓學生的中餐實訓技能提升具有針對性,讓教學從“課堂+實訓”向“課賽一體”轉變,達到以賽促教的效果。
1.課證融合
受疫情影響,線下課時量被大大縮減,教學效果受到了一定影響,而學期末學生又要應對技能考證的考驗。為實現提高考證通過率與提升教學效果的雙贏,筆者將課程分成考證中的四塊內容,禮儀展示、英語、問答和實操擺臺。
2.課賽一體
課程教學和學科競賽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高。課題組組織中餐擺臺實操課堂上小組競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以賽促學,同時打造工匠學風,更好踐行培養大國工匠教育理念。
3.做到課團融通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社團中開展豐富多彩的餐巾折花活動,學生可根據興趣進行折疊和自我創造,培養學生對專業的興趣。通過專業型社團這一實踐平臺,學生利用所學到的專業課程知識,實現課內外的有效銜接。
四、小結
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中餐實訓課教學時,要因勢利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借助微課,設計各種有趣的課前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練習,恢復記憶,牢記中餐擺臺要領,切實提高學生中餐擺臺的能力。
總之,后疫情時代,教師要從激發熱情、喚醒記憶,借助微課、打造細節,項目教學和分層教學相結合,課、證、賽、團融合教學,富有成效地提升中職學生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謝幼如, 邱藝, 黃瑜玲等. 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方式的特征、問題與創新[J]. 電化教育研究, 2020(3).
[2]馬冬冬.中餐擺臺實訓課技能教學探究[J]. 職業, 2016 (17).
[3]黎穎等.賽學相融提升學生職業能力探索. [J].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9(4).
(作者單位:舟山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