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元,焦 莉,周 淼,
(1.河南中醫藥大學,河南 鄭州450046;2.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450008)
呃逆是一種以胃氣上逆,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難以自止為主要表現的疾病。《醫學傳心錄》中記載呃逆為“打嗝”。本病相當于西醫的膈肌痙攣。當膈肌、膈神經、迷走神經或中樞神經等受到刺激,膈肌可發生不自主的陣發性痙攣,從而導致呃逆[1-2]。當呃逆頻繁或持續24 h以上,稱為難治性呃逆。呃逆雖對身體健康影響不大,但可嚴重影響正常生活。本文介紹針刺聯合穴位注射治療肺癌呃逆病案1例,以期為臨床呃逆的中醫治療提供思路與參考。
患者,男,83歲,2019年9月25日初診。主訴:間斷咳嗽10余年,胸悶、氣喘1年,加重2 d。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門診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右肺占位3年”收入院。血常規示:白細胞12.45×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86.6%,C-反應蛋白(全血):192 mg/L;肝腎功能檢查未見明顯異常,神經系統檢查未見明顯異常。患者肺癌病史3年,肺部CT示:右下肺占位(傾向于腫瘤性病變)合并周圍阻塞性炎癥,必要時行穿刺病理檢查?;颊呔芙^做進一步病理檢查,希望保守治療。經肺病專科治療,患者咳嗽、胸悶等癥狀均明顯減輕。2019年9月30日,患者突發呃逆,呃聲連連,不能自止,服降逆理氣等藥物3 d,效甚微??滔掳Y:呃聲連連,聲短而頻,不能自止,腹脹,大便溏薄,納眠差。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辨為呃逆,肺脾兩虛證。治以健脾理氣,降逆止呃。采取針刺內關、關元配合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療。針刺操作方法:于雙側內關及關元常規消毒,毫針直刺10 mm,行手捻轉手法,以得氣為度,留針30 min,每日1次。穴位注射操作方法:患者取正坐位,雙側足三里穴位皮膚常規消毒后,用2 m L注射器抽取鹽酸消旋山莨菪堿注射液(杭州民生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33021707,1 m L∶10 mg)10 mg,于足三里刺入20~25 mm,得氣、回抽無血后注入藥液,每日1次。連續治療7 d。治療期間患者自覺呃逆逐漸減輕,頻率明顯降低,至第8日呃逆完全停止。患者自覺無腹脹,胃口恢復。隨訪6個月,呃逆未再復發。
按語:此病例采取針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療,針藥合用,共奏良效。患者為老年男性,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間斷咳嗽10余年,日久遷延不愈,肺氣虛弱;脾為肺之母,久病脾氣虛弱,肺病及脾?;颊叻纹⒕闾?且胃氣上逆,發為呃逆,治療原則為健脾理氣、降逆止呃。內關為手厥陰心包經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為治療胸腹諸疾要穴,且與陰維脈相交,可治胃、心、胸系統疾病,針刺此穴,可暢通三焦、寬胸理氣、降逆止呃,為治療呃逆之常用穴[3-5]。關元穴屬任脈,為足三陰、任脈之會,有調節臟腑、固本培元之功,針刺可溫陽補氣,提高正氣。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下合穴,有通陽理氣、和胃降逆之功,刺之可提高人體正氣,健脾和胃降逆。現代研究表明,針刺足三里可通過神經或血液、淋巴液啟動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對機體進行調整[6]。山莨菪堿為抗M膽堿藥,可松弛平滑肌,解除痙攣[7]。穴位注射法可發揮針刺作用及藥物循經雙重作用[8],以健脾和胃理氣,消除呃逆。
呃逆是一種臨床常見病,不同患者病情有較大差異,輕者能自止,重者纏綿難愈。西醫認為,呃逆的發生涉及傳入神經、中樞神經、傳出神經的反射弧中任一環節[9]。晚期肺癌可直接侵犯膈神經,王玉珍[7]采用山莨菪堿穴位注射治療肺癌引起的頑固性呃逆,療效確切?!毒霸廊珪み滥妗吩?“雖其中寒熱虛實亦有不同,然至呃之由,總由氣逆,氣逆于下,則直沖于上,無氣則無呃,無陽亦無呃,此病呃之源,所以必由氣也?!薄饵S帝內經》最早提出本病病位在胃,且與肺有關。中醫認為,本病主要病機為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動膈[10],然呃逆的發生與肺的關系也極為密切,肺氣失宣、氣機失調可導致呃逆。筆者認為,本病病機關鍵為肺脾氣虛、氣機失調。針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療該病,費用低廉,安全性高,效果顯著,值得推廣。但同時應注意須結合患者情況,針對病因病機辨證取穴,方能針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