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吉,吳百靈
(1.遼寧中醫藥大學,遼寧 沈陽110847;2.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遼寧 沈陽110032)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升高,因長時間、過量飲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病也越來越多[1]。若該病得不到及時治療,任由病情進展,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甚至危及生命。酒精性肝病是一種因長時間酗酒引起的肝病,飲酒時間越長、飲酒量越大,其對肝臟的傷害也越大。根據臨床表現將酒精性肝病分為以下類型:輕度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纖維化和酒精性肝硬化[2]。2013—2018年,酒精性肝病患者比例逐年上升,多發生于40~60歲人群,男性較多[3]。本文從中醫、西醫角度探討酒精性肝病的治療進展,以供臨床參考。
依據肝病的流行病學分析表明,病毒感染、飲酒頻率、飲酒時間、受教育程度、職業性質、身材是否均勻及年齡等因素均與酒精性肝病有關[4]。對于酒精性肝病具體的發病機制,至今沒有明確的定論,認可較多的是酒精及其代謝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肝細胞代謝,致使肝細胞出現功能障礙,增加肝細胞對損傷的敏感性,為“第一次打擊”;隨著線粒體功能障礙、能量異常、炎癥因子釋放等情況的發生,會進一步發生肝炎,甚至引起肝硬化和肝細胞壞死,被稱為“復發”,也是所謂的“二次打擊”[5-8]。
中醫認為,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過度飲酒,造成痰濕內停、脾失運化等現象出現,伴隨疾病的發展,出現氣機不暢、肝失疏泄癥狀。若疾病長時間未治愈,會對脾、腎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害。在現代中醫學理論中,根據酒精性肝病的特點,可分為氣虛血瘀型、氣滯血瘀型、濕熱內蘊型、脾失運化型、肝失疏泄型、痰濕阻滯型等證型[9]。
酒精性肝病的首要病因是酗酒。因此,對于酒精性肝病患者的治療,及時戒酒是十分必要的。但對于酒精性肝病患者而言,長期的酒精攝入已經給肝臟帶來一定的損害,所以在戒酒的同時應服用修復肝臟的藥物。
人體攝入過多的酒精不僅會使肝功能下降,還會引起食欲下降、營養缺乏等癥狀發生。故在治療酒精性肝病時,應加強營養攝入。在進行營養攝入時,首先應考慮蛋白質與維生素的攝入,如果發現有腹水積聚的情況,應減少鈉的攝入。營養攝入的多少應按照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制定。
現代研究表明,單味中藥和復方中藥在治療酒精性肝病方面可獲得較好的效果。魏華等[10]總結發現,中醫藥治療酒精性肝病的臨床研究以專家經驗、經驗舉例、自擬方劑等為主,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葛根、生姜、姜黃、黃芪等單味中藥及其有效成分可有效防治酒精性肝損傷。研究發現,余甘子提取物通過調節乙醇代謝酶活性,能夠調節脂質代謝和增強細胞的抗凋亡能力[11]。目前,中醫藥治療酒精性肝病的研究還未形成客觀的評價體系,且臨床仍缺乏對中藥復方作用機制的研究。
(1)戒酒 飲酒是導致酒精性肝病的根本原因。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療的有效性,患者要停止飲酒,并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藥物干預。臨床研究發現,酒精性肝病患者普遍存在缺乏營養的情況。酒精性肝病患者常有胃腸功能紊亂,或出現鋅和鎂電解質缺乏癥狀。在補充電解質時,應準確分析水和鹽的代謝,以確定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補充的劑量。
(2)藥物治療 臨床治療酒精性肝病的常用藥物為谷胱甘肽及甘草酸等抗氧化劑。藥物治療不僅可以保護肝細胞的細胞膜,還可對抗氧自由基,通過減少酒精對肝臟的持續性傷害,達到增強組織恢復及強化細胞免疫功能的效果。糖皮質激素可抑制炎癥反應和多種炎癥細胞因子。在酒精性肝病治療中,拮抗性自由基活性藥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自由基代謝,控制脂質過氧化程度,起到抗增殖和抗衰老的作用。乙醛脫氫酶激活劑的代表藥物是美他多辛,有助于改善臨床癥狀,保護肝臟。
(3)肝移植 針對大部分晚期酒精性肝病,肝移植是治療酒精性肝病的有效方案。在肝移植患者中,存活3年的概率為82%[12]。酒精性肝病患者進行肝移植前,應進行術前心理和醫學評估,在術后隨訪中,應監測并記錄肝外并發癥發生率和酒精成癮復發率。
綜上所述,西醫可以通過戒酒、加強營養攝入、藥物治療和肝移植等手段治療酒精性肝病。在中藥用于治療酒精性肝病的研究中,單味中藥和復方中藥的研究已取得一定進展,但還存在中藥有效成分復雜、作用機制不清、不良反應不明等問題,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