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馥 滿麗娜 王坤 呂向陽 李想 劉妍辰
肺炎支原體性肺炎是兒科的常見多發病,患兒發病率高,癥狀輕重不一,對患兒生長發育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患兒肺炎支原體性肺炎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喘息、氣促、咳痰、呼吸困難、發紺等,好發于冬春季節。嬰幼兒肺炎支原體性肺炎發病率更高,癥狀更為嚴重。目前臨床治療患兒肺炎支原體性肺炎的主要方法是西藥抗感染治療、抗病毒治療及口服中藥等[1,2]。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容易造成多重耐藥菌出現,導致臨床抗生素治療肺炎支原體性肺炎效果不佳,本研究將本院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體性肺炎患兒,分析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與阿奇霉素聯合治療肺炎支原體性肺炎的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體性肺炎患兒,隨機分為阿奇霉素治療組和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聯合阿奇霉素治療組,每組50例。阿奇霉素治療組患兒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1~7歲,平均年齡(4.21±2.11)歲;病程2~7 d,平均病程(5.21±1.08)d。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聯合阿奇霉素治療組患兒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2~7歲,平均年齡(4.01±2.25)歲;病程2~7 d,平均病程(5.71±1.24)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兒給予退熱、祛痰、止咳等常規治療,并維持機體水電解質平衡和酸堿平衡。阿奇霉素治療組給予阿奇霉素治療,給予阿奇霉素10 mg/kg 實施靜脈滴注治療,1 次/d,連續治療5 d。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聯合阿奇霉素治療組則采取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聯合阿奇霉素治療:阿奇霉素用法用量同阿奇霉素治療組一致,同時給予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3歲患兒服用1 支/次,3 次/d;≥3歲患兒服用1 支/次,4 次/d,連續治療5 d。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治療前后的證候積分、小兒炎性指標(腫瘤壞死因子-α、超敏C 反應蛋白)水平、肺功能指標(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水平,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咳痰消失時間、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療程結束后發熱、咳嗽、啰音、炎癥等癥狀體征消失;有效:療程結束發熱、咳嗽、啰音、炎癥等癥狀體征改善;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3]。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阿奇霉素治療組中顯效24例,有效16例,無效10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0.00%。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聯合阿奇霉素治療組中顯效35例,有效15例,無效0例,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聯合阿奇霉素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100.00%高于阿奇霉素治療組的8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證候積分、小兒炎性指標水平、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聯合阿奇霉素治療組患兒證候積分、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超敏C 反應蛋白水平、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分別為(2.34±0.31)分、(3.75±0.31)ng/ml、(13.21±3.01)mg/L、(1.16±0.21)L、(2.15±0.63)L,阿奇霉素治療組患兒證候積分、腫瘤壞死因子-α 水平、超敏C 反應蛋白水平、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分別為(2.45±0.32)分、(3.72±0.31)ng/ml、(13.21±3.21)mg/L、(1.12±0.21)L、(2.01±0.61)L;治療后,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聯合阿奇霉素治療組患兒證候積分、腫瘤壞死因子-α 水平、超敏C 反應蛋白水平、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分別為(0.34±0.14)分、(1.53±0.21)ng/ml、(7.15±1.01)mg/L、(2.31±0.31)L、(3.27±0.51)L,阿奇霉素治療組患兒證候積分、腫瘤壞死因子-α 水平、超敏C 反應蛋白水平、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分別為(1.24±0.15)分、(2.44±0.24)ng/ml、(9.25±1.56)mg/L、(1.62±0.61)L、(2.65±0.67)L。治療前,兩組患兒證候積分、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超敏C 反應蛋白水平、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聯合阿奇霉素治療組患兒證候積分、腫瘤壞死因子-α 水平、超敏C 反應蛋白水平、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均優于阿奇霉素治療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兒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咳痰消失時間、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聯合阿奇霉素治療組患兒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咳痰消失時間、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2.31±0.24)、(7.32±1.15)、(9.12±1.52)、(8.51±1.01)、(10.21±1.07)d,均短于阿奇霉素治療組的(3.34±1.23)、(10.21±1.01)、(11.01±1.21)、(10.21±1.01)、(12.01±1.11)d,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聯合阿奇霉素治療組和阿奇霉素治療組均有1例頭暈,不良反應發生率均為2.0%,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肺炎支原體性肺炎是兒科最重要的呼吸系統疾病類型。癥狀包括輕度發熱、咳嗽、咳痰等,亦可伴有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煩躁、腹瀉等并發癥,如若治療不及時則很容易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并發展成為重癥肺炎,對患兒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西醫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性肺炎通常使用抗生素和止咳祛痰藥物,通過減少呼吸道黏膜粘液腺的分泌降低痰液粘度,增加增加支氣管纖毛運動,促進痰液咳出。但臨床上西藥治療患兒肺炎支原體性肺炎容易出現惡性、嘔吐、腹痛、腹瀉、過敏、損害患兒肝腎功能等并發癥,不規范使用還容易引起菌群紊亂,繼而引發二重感染。西醫臨床治療患兒肺炎支原體性肺炎通常首選阿奇霉素等抗感染治療,能夠有效緩解癥狀。但是,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療后容易復發,難以根治肺炎,可以導致患兒肺炎支原體性肺炎臨床治療時間延長,進而減弱臨床治療效果[4]。
中醫認為,小兒純陽之體形氣未充、肺腑嬌嫩、衛外不固,容易感染風寒、風熱邪氣。肺炎支原體性肺炎為外感咳嗽遷延不愈,外邪侵入人體引起濕液煉化為痰,痰熱侵擾于肺部所致。風邪一般由口鼻或毛發侵入肺衛,病變部位主要在肺,影響肺清宣肅降功能,導致肺氣郁閉,出現一系列癥狀,亦可累及脾,亦可累及心肝。中醫則認為,肺炎支原體性肺炎屬于肺熱病、風溫等范疇,人體中肺發揮著主氣、通調水道的功用。患兒體內肺衛不固、風熱或風寒內勤可以引起內化生熱、肺氣雍閉,產生大量痰液[5,6]。中醫治療肺炎支原體性肺炎應該著重清熱化痰以及辛涼宣肺,重點清除肺內淤積的熱氣,疏通調節肺內脈絡,疏降痰濕。肺熱咳喘口服液具有去痰熱,升清陽,安胃腑,寧心神的功效[7,8]。
本研究結果顯示,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聯合阿奇霉素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100.00%高于阿奇霉素治療組的8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小兒肺炎支原體性肺炎患兒應用阿奇霉素和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治療的效果確切,主要是因為在聯合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治療之后,可進一步發揮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協同改善患兒臨床癥狀的作用,兩種藥物聯合作用發揮了效應疊加的效果,可更好改善患兒的病情,提高治療總有效率[9,10]。可能是因為小兒肺熱咳喘口服的應用進一步減輕了患兒的臨床癥狀,有效控制炎癥,而癥狀的改善則間接促進了患兒肺功能的提高,因此在聯合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治療后,患兒的肺功能升高幅度更大,而炎癥水平的降低幅度更大。在聯合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應用之后,可進一步發揮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協同改善患兒臨床癥狀的作用,兩種藥物聯合作用發揮了效應疊加的效果,可更好地改善患兒病情,縮短癥狀改善時間,提高治療總有效率。兩種藥物聯合治療均有較好的安全性,患兒可耐受,治療依從性好。
綜上所述,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聯合阿奇霉素治療肺炎支原體性肺炎可加速癥狀消退時間,改善病情,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可縮短療程,促使肺功能得到改善,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