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委書記林海武
日前,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公布了“2019年民生示范工程”評選第七批名單,在全國近千項民生工程案例中,我市入選的這項民生示范工程為:廉江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剛才,我代表廉江市領取了2019年度“中國民生示范工程”獎,這份榮譽來之不易、彌足珍貴,凝聚著廉江184萬人民的辛勤努力,凝聚著上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重視厚愛。這獎項,既是對我市教育此前工作的肯定,又是對廉江教育以后工作的一種鞭策。
廉江市位于廣東西南部、雷州半島北部,土地面積2867平方公里,人口184.54萬,轄3個街道、18個鎮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是“中國小家電產業基地”“中國電飯煲之鄉”“中國紅橙之鄉”。獲得2018—2020年度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上榜全國首批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縣域競爭力排全國400強第185位。一直以來,我們始終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每年辦好10件民生實事,每年財政支出80%以上用于民生事業。特別是把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事業來抓,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讓廉江的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 的教育奮斗目標。2015年底,全市21個鎮(街道)100%成為“廣東省教育強鎮”,同時通過了“廣東省教育強市”和“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的督導評估。2018年成功創建了“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我市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不斷提升,并上榜2018年中國幸福百縣榜,排第89位。
我們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做到教育事業優先規劃、教育投入優先保障、師資需求優先滿足、教育問題優先解決、教育人才優先引進。例如,為了解決“入學難”問題,滿足“上好學”需求,我們每年新建一所學校。近年來投入約11.2億元在城區高起點先后新建了市一中、市第十八小學、市實驗學校等6所學校,共增加中小學學位約2.1萬個;2016年以來,投入1.38億元對城區中小學進行改擴建,新增學位1.7萬個,有效緩解了城區學校學位緊張壓力。
我們堅持教育公辦民辦并舉,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出臺《廉江市民辦教育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積極扶持民辦教育,著力構建多元化辦學格局,形成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民辦教育、職業教育齊頭并進、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8所職業技術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雙證率達98.4%,初次就業率達98.2%。
我們堅持教育要用數字用結果說話,狠抓教學教研質量和教師隊伍建設,從嚴實行教師坐班,要求校長帶頭上課,全面確保及格率,不斷提升優秀率。近年來我市高考上三A線以上人數居湛江第一,上本科線增幅人數位居湛江第一。特別是近5年來,共有34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
我們堅持教育特色發展,積極推進“一校一特色”建設,打造優質教育品牌。全市共有34所廣東省特色項目學校,4所湛江市傳統項目學校;有“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2所,“廣東省青少年校園足球推廣學校”42所;省書香校園2所,湛江市書香校園3所,湛江市特色文化校園55所。與此同時,我們成立廉江市教育發展促進會,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特別是一批知名企業家和熱心人士為基金的成立踴躍捐資,近年來捐款達到8.25億元,形成全社會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發展教育的良好氛圍。
辦出高質量、現代化的教育,必須要有科學化、規范化、高效率的保障機制。雖然我市在教育事業發展上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對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奮斗目標還有一定差距。接下來,我們將以此次入選2019年度“中國民生示范工程”獎為契機,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教育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上下功夫,系統深化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全面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教育體制機制,確保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努力滿足廉江人民群眾對于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期待。我們相信,有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廉江一定會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廉江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