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 Jiao
人生如癡人說夢,充滿著喧嘩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
——莎士比亞《麥克白》
通常我感到痛苦,思考人生和生活的意義之時,就是我最接近它們的真相之時。
在土耳其的以弗所古城,來自世界各地的考古學家盡心挖掘,試圖還原古羅馬時期的真實場景。雖然已經是破壁殘垣,但依稀可以窺見當年的繁華盛景。古羅馬的公共廁所、妓院、劇院、會場、圖書館等都被從歷史的塵土中挖掘出來,通過重重考究再次獲得身份。考古學家通過文獻記載和遺跡殘骸試圖知道歷史的真相,但不幸的是,真相永遠籠罩在一團迷霧之后,我們得到的永遠都是百分之幾。因為我們沒有目睹當時的場景,我們的腦袋里所設想出的永遠都是帶著幻想色彩的畫面。
即使是目睹、身臨其境,也不一定能接近真實。因為人類是如此狡猾的生物,早早學會了戴上面具生存。據說嬰兒長得可愛是從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本能,這樣怪獸就會不忍心吃掉他,他就能繼續成長,脫下稚氣,成為一個堅毅果敢的勇士,斬殺猛獸。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人類的面具越來越美麗無害,心思也越加盤根錯節。似乎面具越好,心思越復雜,越能在城市里生存得好。
你厭惡現在的這份工作,想要停止無休止的加班出去旅行,可是你和老板說,年輕人就是要多鍛煉提升自己,你愿意多做一些。你覺得你的同事新做的發型其實并不適合她,但是在別人夸獎她的時候也會跟著附和:“是啊,真的好適合你的臉型。”你的男友忘記晚上和你約定去看一部電影,你心里很想罵他個狗血淋頭,卻只是說:“沒關系,你忙你的,我正好可以逛街。”還要多虛偽?你內心的聲音唾棄你。
如果有人評價你為人真實,性子耿直,可能不是在表揚你,而是在側面抨擊你情商低,不會講話,不會轉彎。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做一個真誠的人,和所有不公正的事情做抗爭。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也許試圖成為一個真實的人,但是進入社會以后,我們發現太真實的人比較吃虧,比較不受人待見。不停地有人告訴我們:“哎呀,你剛剛不應該那樣說話啦,領導哪里是希望你真的表達真實想法,他是想要我們多說好話啊。你那樣說會得罪他,你沒看見他臉都黑了?”你一開始疑惑不解,然后才恍然大悟,最后失落沮喪。為什么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我不知道呢?我怎么就那么傻地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人們眼中的成長便是,看到真實的時候,不要大呼小叫地去戳穿它,揭露它,把它扒光了呈現在大家眼里,而是當作沒看見,繼續做自己被安排做的事情。這才是一個成年人的理性做法。
人是有思想的動物,他所受的教育決定了他想要達成的目標,目標決定了他想要在他人面前呈現一個怎樣的自我。
教師的職業限定了他們必須要為人師表,每一次講課、板書,甚至面部表情、肢體動作,都是一場表演。空姐在飛機上必須要表現出訓練有素和溫和有禮。看到乘客沒有系安全帶,她們彎腰提醒:“為了您的安全,請您系好安全帶。”凌晨的飛機上,她們也絲毫沒有倦容,推著餐車細聲詢問你是想吃牛肉蓋飯還是羊肉蓋飯。
看綜藝節目的時候,偶爾會開彈幕。看到很多人評論里面的某個演員愛演,心下在想,人家本來就是演員,上綜藝是為了賺錢,能不演嗎?如果他表現得性格惡劣,強硬表示自己不想洗碗,不喜歡做家務,把所有最真實的負面情緒都表達出來,估計網友又會說她沒素質了。人說最好的素養是讓別人感到舒服,那么讓別人感到舒服的同時,必定壓制了自己的欲望和想法。
社會場景限制了我們的語言表達和行為框架,大概只有神明能夠做到不虛偽、不誆騙、無雜念、無私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