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思潔
當前,全球經濟已經進入服務業主導的發展階段,服務業占世界經濟的比重已超過60%,大力發展服務業成為全球城市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共同抓手。為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今年4月,寧波市委、市政府正式印發《實施“3433”服務業倍增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全面吹響了服務業倍增發展的號角。
行穩致遠服務業成為寧波經濟增長重要引擎
服務業興旺發達是現代經濟的顯著特征,是衡量經濟發展現代化、國際化、高端化的重要標志。從世界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看,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速,比較優勢逐步變為比較劣勢,傳統工業化已經不能帶來經濟再次高速增長,只有靠經濟服務化才能驅動經濟的“二次增長”。在產業服務化、社會現代化的發展趨勢下,服務業將成為主導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進而推動經濟增長動力由工業轉向服務業。加快服務業發展是適應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必然要求。
服務業作為高增長性和最具潛力的產業,其加快發展對經濟增長、結構調整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就提出“優農業、強工業、興三產”的方針。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明確指出,“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
改革開放40余年來,寧波服務業總體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尤其是近年來不斷取得新突破。一是規模總量不斷提升。2019年,全市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879.9億元,同比增長7.6%,占GDP比重為49.1%,占比首次超過第二產業,構成了“三二一”的產業格局。二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現代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分別達到三成和六成。現代金融、總部經濟、智能物流、工業互聯網、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蓬勃興起,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寧波科技創新產業異軍突起,同比增速將近30%,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三是改革創新不斷深化。寧波成功入選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港口型物流樞紐城市、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等國家級改革試點,在去年19個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綜合評估中名列第六位。四是營商環境不斷優化。近年來,寧波為提升服務業發展營商環境做了大量努力。比如: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進一步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建立服務業重點領域產業扶持政策,對服務業重大項目招引實行“一企一策”;制定實施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服務業“21條”、促進消費回補的《寧波市提信心促消費十項行動》等系列政策舉措;實施“泛3315”人才計劃,加強服務業人才引育力度等。根據全國工商聯發布的報告,2019年寧波營商環境企業家滿意度居全國前三。
國家“十三五”服務業綜合改革中期評估結果顯示:從各項指標和排名看,寧波在優化服務業發展環境、打造新業態新模式等方面表現突出,港口物流、對外貿易等服務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但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寧波服務業發展規模和能級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服務業比重偏低、現代服務業發展不快、核心競爭力不強等問題比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轉型升級和民生福祉增進,影響了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和城市競爭力提升。與其他城市相比,寧波服務業缺乏優勢領域,且與上海和杭州等周邊城市存在虹吸效應。
揚長補短布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大棋
2019年,寧波經濟總量在全國城市中的排名從第15位上升到第12位,服務業是其中的“第一功臣”,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4.2%,占GDP的比重為49.1%,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今年,《行動方案》正式出臺,將做強寧波服務業的“硬核”力量。何謂“3433”?第一個“3”指的是做強現代貿易、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等三大5萬億級產業,“4”是指做優文化創意、旅游休閑、科技及軟件信息、商務服務等四大5千億級產業,第二個“3”是做精餐飲服務、健康養老、房地產租賃和物業服務等三大5百億級產業,最后一個“3”是做深運動健身、高端培訓、家庭服務等三個細分產業。
港口是寧波最大資源,開放是寧波最大優勢。2019年,寧波舟山港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1.19億噸,成為目前全球唯一年貨物吞吐量超11億噸的超級大港,并連續11年位居全球港口第一。同時,寧波舟山港全年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超2753萬標準箱,排名蟬聯全球第三。作為工業強市,寧波積極部署“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和“225”外貿雙萬億行動,力圖打造“先進制造業+外貿”雙翼齊飛的發展格局。近年來,寧波還搶抓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機遇,在金融、保險領域大膽改革創新服務機制,走在全國前列。
可以說,做強現代貿易、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等三大5萬億級產業,就是揚優勢,將優勢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和長三角南翼區域性金融中心,全市商品銷售總額超過5萬億元,物流業營業收入超過5萬億元,金融業總資產達到6萬億元”。
文化創意、旅游休閑、科技及軟件信息、商務服務等四大產業是寧波服務業的短板,《寧波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八大領域補短板工作清單》中也提到,寧波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信息、科技等新興服務業還需要加大培育發展力度。
2019年,寧波實現旅游總收入2330.9億元,比上年增長16.2%。寧波旅游資源豐富,擁有國家5A級景區2處、4A級景區32處,但寧波旅游業沒有很強的特色,缺乏差異性,導致景區吸引力較弱。而寧波信息技術服務業起步晚、基礎弱,2019年上半年,寧波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收入373億元,該產業僅占全省的13%。寧波擁有國家級科創平臺共21家,在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數量和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上與其他城市差距較大,科技創新平臺的缺失制約了寧波科技服務業的發展。
對此,寧波將拉長短板,充分挖掘文化創意、旅游休閑、科技及軟件信息、商務服務等四大產業的潛力,推動其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向價值鏈高端延伸。《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國際性休閑旅游目的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中國軟件名城,文化創意營業收入達到5000億元,旅游總收入力爭達到5000億元,科技及軟件信息服務業以及人力資源和廣告會展等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力爭達到4500億元”。
同樣,餐飲服務、健康養老、房地產租賃和物業服務等產業也是寧波服務業需要發力的領域。據Wind數據,截至4月3日收盤,長三角三省一市共計擁有A股上市公司1355家。從這些上市公司行業分布看,上海、杭州的上市公司中,金融、信息軟件以及房地產等服務業行業優勢突出,而這些服務業行業恰恰是寧波的短板。同時,寧波還有一塊重要的領域沒有發力——醫療健康產業。為此,寧波在《關于搶抓機遇加快重點領域新興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就明確要大力發展醫療健康產業,以此作為對“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的補充。針對這些短板,《行動方案》提出,“做精餐飲服務、健康養老、房地產租賃和物業服務等三大5百億級產業。到2025年,餐飲、健康養老以及房地產租賃和物業服務營業收入力爭達到500億元”。
另外,根據《行動方案》,寧波還將做深運動健身、高端培訓、家庭服務等三個細分產業,基本建成國家體育消費試點示范城市和國家產教融合試點示范城市,基本進入國家家庭服務提質擴容領跑者行列。
多領域發力確保未來實現服務業倍增計劃
如何確保未來六年實現服務業倍增?《行動方案》提出,實施產業空間優化、總部經濟集聚、功能平臺構建、龍頭企業培育、特色品牌塑造、產業融合推進、產業數字化賦能、品質消費提升等八大專項行動。
一幢樓宇勝過一條街,說的是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在資源集聚、單位產出方面的優勢。高端服務業平臺往往資本、智力更密集,單位產出也更高。以位于鄞州區的和邦大廈為例,這里集聚了31家上市公司的區域總部,2019年稅收產出超過6億元,比10年前增加6倍以上。產業空間優化行動中就提出要“打造一批重點樓宇和特色樓宇,到2025年,力爭形成超億元稅收樓宇50幢以上”。
總部經濟集聚行動契合了當前全國新一輪“總部企業”爭奪戰的競爭態勢。前不久,寧波還出臺了《寧波市深化改革推進總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總部經濟為支點大力發展服務業,將其作為寧波推動重大產業布局落地、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突破口。總部經濟集聚行動提出,“到2025年,全市力爭引入‘世界500強服務業企業區域總部及分支機構突破200家,總部數量超過1200家,總部經濟對寧波經濟增長貢獻度超過50%”。
寧波服務業龍頭企業和平臺欠缺,在“2019年全國服務業企業百強榜單”中,寧波無企業入圍,在《2019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寧波也無企業入圍,暴露出寧波服務業企業在規模和創新能力方面,相比“北、上、杭、深”差距巨大。由此可見,功能平臺構建行動和龍頭企業培育行動顯得十分必要。功能平臺構建行動提出,“到2025年,力爭形成面向‘3433的國內領先的功能平臺100個左右”。龍頭企業培育行動提出,“到2025年,力爭服務業限上企業突破1.2萬家,小升規企業凈增量累計超過2500家,每年新增服務業企業5萬家以上”。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給服務業帶來巨大沖擊,也給服務業轉型升級按下了“快進鍵”。產業數字化賦能行動提出要“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加快5G、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布局,強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服務業領域的創新應用”,這意味著未來寧波將加快服務業數字化轉型進程,讓服務業從規模型增長向質量型增長轉變,持續引領和支撐經濟發展,實現服務業與數字經濟體系深度融合。
當前,產業之間的關聯互動越來越緊密,服務業的發展壯大,能夠為農業、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持。特別是對制造業來說,從前端的技術研發、產品設計,到中端的金融服務、生產管理,再到后端的市場營銷、物流配送,生產性服務業無處不在。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就必須打造更加完整、更具競爭力的服務經濟體系,促進一二三產業相融相長、共興共榮。因此,產業融合推進行動就提出,“推進國家‘兩業融合試點,支持制造業企業向服務業領域拓展,推動消費品生產企業向平臺企業轉型,推動農業‘接二連三”。
八大專項行動立足寧波服務業現狀和遠景,覆蓋面廣,針對性強,目標明確,路徑清晰。到2025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力爭達到1萬億元,占GDP比重達52%。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迫切要求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都市經濟與鄉村產業共興共榮、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滲透賦能,培育形成發展新動能。我們要把實施‘4566鄉村產業振興行動同建設‘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實施‘225外貿雙萬億行動、‘3433服務業倍增發展行動緊密銜接起來,產生耦合效應和系統效應,整體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浙江省委副書記、寧波市委書記鄭柵潔的這段話,闡明了四大行動之間互補共生的關系,也道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寧波路徑”。
責任編輯:姚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