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導報訊 記者楊皓淵 12月13日,中國農技協山西科技小院授牌儀式暨培訓會在山西農業大學太谷校區舉行。中國農技協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中國科協農技中心副主任、中國科協扶貧辦副主任王誠,山西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溫萬一,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副校(院)長王娟玲等領導出席會議。山西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郝建新主持會議。
“科技小院”是由中國農技協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福鎖教授提出并建立的農村科技服務新模式。在中國科協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國農技協理事長柯炳生積極推動下,中國農技協于2018年11月成立了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聯盟,以此大力推動科技小院建設。截至2020年11月底,中國農技協已在全國14個省(市、區)建設112個科技小院。山西科技小院在理事長柯炳生的親自關心下,在山西農業大學的大力推動下,在依托單位的積極配合下,目前全省已初步建成12個科技小院,王誠先后多次帶領專家團隊深入呂梁市臨縣、嵐縣等地實地調研。。
柯炳生在講話中,圍繞“為什么要建設科技小院”“如何建設科技小院”等問題指出,科技小院是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三大功能為一體的發展模式,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顯著效果。對參與建設科技小院的各方,尤其是依托單位、老師、學生來說,科技小院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共贏的發展平臺,讓大家可以在社會服務中實現自己的價值追求。希望山西省科協、山西農業大學與相關單位加快對接,盡快推動科技小院的建設工作,為培養高層次應用型農業專門人才、推動山西省鄉村振興作出貢獻。
王誠向山西省科協對科技小院在山西落地生根提供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他指出,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是一個合作共贏的好平臺,對當地農業發展、師生開展科研工作起到積極作用。山西多年來在農村科普、農業科技發展等方面做的工作為科技小院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祝愿山西科技小院發展越來越好,為全國科技小院的發展提供山西經驗。
溫萬一代表省科協向中國科協、中國農技協對山西農業科技發展的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山西省各級科協和相關單位要積極配合、主動作為,以此為契機,創新農技協的組織模式,增強科協組織服務“三農”的能力,夯實助力鄉村振興的基礎。他希望山西科技小院要研究正確的政治方向,認真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他希望科技小院要及時打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要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把論文寫在科技小院,寫在田間地頭。他希望科技小院要推動鄉村文明建設,帶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精神文明的實踐者、推動者。
王娟玲表示,科技小院模式在高層次應用型農業專門人才培養和農業應用技術服務等方面具有顯著效果。本次中國農技協山西12個科技小院的授牌運行,為山西省的農業科技服務搭建了一個連接各方科技力量的重要平臺,必將為山西省“特”“優”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作出獨特貢獻,也必將為山西農業大學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提供有效的支撐。
郝建新在總結中講到,要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的重點思路和要求,貫徹落實省委書記樓陽生在調研農谷時的講話精神,精心謀劃、扎實推進、合作共贏,讓科技小院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大作用,體現大擔當,努力在科技小院建設方面率先蹚出一條新路,為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建設貢獻山西力量,提供山西經驗。
會上,中國科協農技中心農技協發展處處長鄭明杰宣讀科技小院批復文件,柯炳生、王誠為12個科技小院授牌。聞喜小麥科技小院首席專家、洪洞小麥科技小院首席專家高志強和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臨縣食用菌科技小院首席專家孟俊龍作為科技小院首席專家代表,中農樂董事長楊良杰作為科技小院依托單位負責人代表先后作表態發言。中國農技協副秘書長、科技小院聯盟秘書長李曉林教授作科技小院建設專題培訓報告。
中國科協、中國農技協、省科協及有關市縣科協相關工作負責人,科技小院建設主體單位的有關同志及入駐科技小院的教師、研究生代表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