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華
(江蘇省啟東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啟東 226200)
微課最早起源于美國,后來逐漸引起我國教育學者的關注,簡單而言,微課就是一種以錄制短視頻為載體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微課可以針對一些教學重難點問題進行。微課的重點在一個“微”字,而這一字,也決定了微課在應用過程中具有以下特點:(1)用時短:時間一般控制在5~8min;(2)內容精簡:一般是經過教師的精心備課,專門針對某一個重難點知識進行講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3)具有重復使用性:微課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電子設備獲取資源,對不懂的重難點內容進行多次反復觀看。按照微課的講解形式,微課可以分為講解類、實驗類、啟發類、練習類以及演示類等,按照呈現內容的不同也可以分為音樂類、學術類等,微課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型,但是總體的應用模式卻是相同的,目前大概分為線上模式、混合模式以及翻轉課堂模式。根據中職院校專業基礎課趣味性低、實操性不強的特點,應該采用混合模式的翻轉課堂模式開展微課,更方便學生從網絡上直接獲取需要的重難點學習資源。
微課的應用雖然對于中職院校的專業基礎課而言能夠大大提升教學效率,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專業基礎課內容都應該以微課的形式來呈現。所以微課制作的第一步就是選取合適的內容,一般而言,微課選取重難點內容進行專門講解錄制。在選取了合適的內容后,首先,要對微課名稱、時間長度以及教學目標、問題設置等內容進行考量;其次,根據講解的內容要為學生們設置任務單,使得學生能夠明確任務目標;最后,微課的形式采用線上線下的混合翻轉課堂模式,教師應該充分發揮作用,引導學生作為主體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但同時也要積極為學生們講解其中的困惑。
微課的錄制是整個環節的關鍵,一般而言,錄制可以采用攝像機、照相機或者手機等設備,也可以采用一些錄屏軟件來實現,錄制過程應該嚴格按照教學設計進行,保證整個錄制的流暢性以及錄制內容的嚴謹性。此外,拍攝過程中要注意環境的安排,比如燈光的明暗,教師出境的時間點以及儀容儀表展現等。錄制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講解知識的特點,隨機選取教學的風格,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們的興趣。視頻錄制完成后,需要對視頻進行一些后期的處理和制作,處理目的一般是使得視頻的畫面更加清晰,播放更加流暢等,此外要注意音頻與視頻的同步性,保證視頻能夠達到基本的教學要求。為了避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視頻的畫面也要盡量不添加過多的動畫,既要保證視頻的適當趣味性,也要達到其講解知識的基本任務。
錄制完成后,學校就可以將視頻上傳至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共享平臺上,這樣一方面對該知識感興趣的學生會提前觀看視頻進行課前預習,另一方面,也方便學生進行課后的復習,此外,不同專業的學生也可以通過資源的共享網站輕松獲取想了解的課外知識。
由于中職院校目前在教學中微課的應用還比較少,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微課的教學作用,學校可以設計一個微課的評價環節,例如每位學生在觀看完該部分微課后,就會彈出評價意見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通過微課學習到的知識程度等各方面對微課的錄制進行評分,最后還可以根據個人體驗提出微課錄制的一些建議等,學校通過整合,可以對一些有效意見進行采納,從而使得微課更好地為中職院校的專業基礎課的教學服務。
總體而言,中職院校與一些本科類的院校畢業生在就業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中職院校在學生的教育方面更應該進行不斷的改革,適應時代的發展,積極響應國家的中職院校信息化教育的號召,通過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為中職院校的學生提供更好的專業知識的講解,為國家和社會的人才培養承擔起自己應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