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書根 李天景
(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5)
(1)傳統汽車維護與保養教材涉及的知識點分散、容量大、結構復雜等。學生在掌握知識點時明顯吃力,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其次每個實訓室里大約配有相同的臺架1~2套,很難滿足每個班30人的使用要求,通常汽車維護與保養課程的實訓課2節課,除去教師授課時間,這樣就很難充分保證學生有時間去了解知識點,久而久之學生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2)當前的教學活動穿插了大量信息化元素,汽車維護與保養課程單純依賴實物識讀、拆裝檢修已無法適應現代學生需求,需借助虛擬仿真、微課視頻甚至現場連線等信息化手段,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理解,而汽車行業更新速度很快,實訓室的設備維護與更新顯然低于時代發展,長期的積累舊設備不僅會占用一定實訓空間,也會影響一定教學效果,此時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彌補此項不足。
(3)汽車維護與保養課程實踐操作性較強,傳統的“黑板修汽車”教學模式理解困難、很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并且實訓室空間狹小,實訓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物很難排掉,雖然采取了防護措施但依然存在,顯然這些污染物的存在影響了課堂效率。
(1)以就業為導向。設定汽車維護與保養課程技能菜單。按照社會人才需求,企業用人標準,設定技能菜單式教學模式,這樣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培養的汽車專業人才可以與社會需求無縫對接,即插即用,縮短適應期,定期召開行業委員指導會,對專業設置與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討論,對社會需求的人才口徑進行統一。其次經常深入企業一線,與畢業生、用人主管對接,掌握第一手的用人招聘需求,及時整改自己的人才培養方案。同時在國內尋求標桿院校,定期找差距找不足,適時聘請海內外專家學生對學科建設進行把脈問診,準確找出課程改革進程中的不足并及時修正。
(2)以信息化教學為手段。采用虛擬仿真、在線視頻等信息化教學方法,讓可視化教學穿插在教學活動中,這樣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近些年來信息化教學大賽成為了各個高校高職院競相研究的熱點,旨在用信息化教學元素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效果。但是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實施需要因地制宜,不能相互效仿。教學效果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信息化教學方法只是一個輔助工具,不能完全代替教學過程,教學效果的提升歸根還是需要對課程有一個精準的把握,對人才培養有個準確的定位,不能走一味模仿而沒有自己特色的路子。
(3)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氣氛。汽車維護與保養課程設計的知識點多,實踐綜合性較強,需要老師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不可或缺實踐操作。往往實踐操作可以帶動課堂氣氛,但理論講解卻得不到同學的共鳴。這時候老師們需要變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活躍理論課堂氣氛。建議采用視頻化、動畫短視頻等課件,同時在課下需要做足課程準備,化解知識難點,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音來講解。采用任務分解、項目化教學,逐一分解教學重難點,最后進行課堂總結發言,布置課后作業,同時課后及時追蹤學生課堂學習效果,做好測試準備,并將反饋效果及時上傳,為下節課復習提供素材。宗旨是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積極主動性,引發學生思考,促進共同進步。
汽車維護與保養課程是汽修專業綜合性很強的專業課。本文提出專業課程技能菜單式教學模式,營造社會點單、學校買單、學生做單的教學氛圍,適時召開行業委員指導會,及時修正人才培養方案,為課程改革提供第一手資料。改變傳統的黑板修汽車教學方法,穿插信息化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手段目前各個高校都在積極實踐,各個院校需要因地制宜,不可盲目效仿,始終堅持提高課堂效果,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宗旨,改變傳統教學課堂理論講解學生無法共鳴的特點,創新理論講解,讓學生樂于接受,關鍵在于課前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不斷創新課堂環境,增強學生在課堂的分量,達到了該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