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體而言,進口汽車市場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場需求減少的同時,受國五國六政策排放影響,部分車商選擇降低庫存量來規避風險,造成不少車型都未引入,特別是新產品的引入數量也有所減少。此外,部分車型受國產化影響,在同等車型下,國產的性價比則更高。而未來影響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發展的因素如下:
1、宏觀經濟方面:中國經濟前三季度增長6.2%,仍處于政府年初設定預期增長目標范圍內,雖有下行壓力,但隨著逆周期調控政策的持續發力,經濟企穩的因素將有所增多。2020年是“全面小康”宏偉目標的實現之年、“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三大攻堅戰”的最后攻關之年,要堅定“兩個百年”發展目標,相信中央政府對全局和宏觀經濟的調控能力,2020年經濟將繼續6%以上的增長,達到發展目標;
2、行業政策環境方面:就對外開放而言,國家高層領導人提出,將繼續擴大市場開放、繼續完善開放格局、繼續優化營商環境、繼續深化多雙邊合作和繼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的五項舉措。并將進一步降低關稅和制度性成本,擴大對各國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進口。此外,海關總署實施進一步規范進口機動車環保項目檢驗,或將對平行進口汽車中的中東車型產生沖擊。而國六排放標準實施帶來的市場波動以及中美貿易戰進程復雜多變,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3、合資、自主品牌成長方面:進口產品的國產化帶來增量,國產合資、豪華品牌銷量保持中高速增長。日系品牌加快產品導入,帶來增量,實現了快速增長;部分自主品牌成長迅速,實現品牌價值提升,銷量逆勢增長;合資和自主品牌的成長也會分流一部分中高端、個性化需求;
4、進口車產品供給方面:好產品引入是市場增長的重要因素,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四季度至2020年全年將有27款進口新車投放中國市場,是近七年來最少的一年,新產品以超豪華、高端豪華車型為主,換代車型以車型補充為主,高性價比車型不多,對于進口車市場規模拉動作用有限;
5、國內市場需求方面:目前我國千人汽車保有量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汽車消費更新替代潛在需求仍然較大,2020年市場不會強勢反彈,延續下降趨勢,但降幅有望收窄,而調整是汽車普及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中長期來看,中國車市仍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6、平行進口汽車市場方面:10月28日,海關總署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進口機動車環保項目檢驗的公告》,并于11月1日正式實施。在嚴苛的排放標準檢測要求之下,多數平行進口車無法完成“國六”認證,平行進口車的發展也遭遇了重創。因此,隨著檢測標準升級和國六排放標準在全國范圍內實施,若無利好平行進口汽車的細則出臺,預計2020年平行進口汽車市場將不容樂觀。
綜上所述,國家環保政策日漸趨嚴,占進口車16%的平行進口汽車市場可能存在很大的困境,因此2020年進口汽車市場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但市場需求仍然存在。而早前,有業內專家指出,2020年,隨著暢銷車型國產化,進口車供給會從產品端減少,進口汽車市場規模將逐漸下滑,或降至90萬輛左右。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2020年7月1日“國六”標準將全面實施,屆時進口車將進一步受限,因而2020年進口車市場規模降至90萬輛或將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