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敬敬 徐 峰/江蘇省邗江中學
地理素養是指一個人所具備的地理品質。如學科的思維、情感、知識、能力等。地理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能力、區域認知能力和地理實踐能力。地理空間想象能力能幫助高中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系統的地理知識結構,是學生學習地理、應用地理學的基本能力。
高中第一學期涉及到“地理運動”、“大氣圈與天氣、氣候”、“自然帶”“洋流”等知識點,綜合了空間識圖、數學計算、物理化學等多方面的知識,雖然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但也是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良好機會。因此,地理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重點關注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雷鳴主編曾提到,地理素養是指從事地理活動者擁有的品質和行為。如學科的思維、情感、知識、能力等。
東北師范大學教授袁孝亭曾在名為《地理素養的核心構成和主要特點》文章中提到:“地理素養,是指學習者經過地理學習后所養成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識、地理觀點、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態度、地理情感等構成要素。地理素養具備綜合性、空間性、動態性、終身性、現實性和實踐性等基本特點”。
教師要緊扣地理核心素養,讓學生重新認識地理學科,地理是有活力、有作用、有興趣的科目,使他們從思想上真正地接受地理,從心里徹底地愛上地理。因為學生的地理學習情感直接影響到地理學習能力以及成績的提高。
學習地理離不開空間概念,中學生地理空間想象能力是地理空間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空間想像能力是指,學生借助空間想像把某種地理事物在自己頭腦中進行分析與定位。根據想像結果與客觀現實之間的差異大小,可判斷出每個學生空間想像的水平高低。地理空間想象能力受制于三大因素:一是個體本身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二是個體在進行想像前所積累的知識和已經具有的空間概念,三是將要被定位的這種事物本身的某些時空特征。
許多地理事物在空間上具有大而抽象的特點,因此,地理學科特別喜歡用圖像和表格去表達空間概念和某種地理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這樣可以化抽象為直觀,便于學生學習和接受地理知識。因此,地理圖像的合理配置與使用,也成為了地理教學所要探究的一個方向。
有些學者研究發現,巧用地理圖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促使學生空間觀點的初步形成和發展,明顯提高學生地理空間想象能力。為了更好地驗證這個觀點,本人利用兩類測試卷對班級學生進行了調查,一類試卷在測試題中精心設計了地理圖像與表格信息,另一類試卷中的題目基本是純文字描述,很少使用地理圖表。在完成一個階段的地理教學之后,用兩類問卷分別對同一學校的兩個平行班進行了測試。結果見下表1:
由此可以看出,在四組地理試題的測試中,有地理圖像與表格輔助表達題意時,學生做題的正確率更高。這說明,地理圖像的編排和設計確實可以激發學生的答題興趣,尤其是在考查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題目中,地理圖像顯得更為重要。僅僅是一張地理檢測卷,圖像的合理編排對學生的影響就有如此之大,那么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合理配置地理圖像對學生地理學習的促進作用就更加不容忽視了。

表1 有無地理圖像的測試結果比較
新課程中非常注重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地理事物的時空分布、各種地理示意圖和經濟圖表的繪制與判讀、各種圖文轉換與圖圖轉換,都要求學生具備很好的地理空間想象能力。地理圖像具備呈現、界定、解釋、操縱、綜合與展示資料的學習功能,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空間觀念,提高學習效率。與文字表述比較,地理圖像具有其獨特的價值和作用。第一,直觀、生動、鮮明,視覺感受佳;第二,規范、準確、科學,理性價值高;第三,形象、多維、信息量大,空間效果好;第四,能從靜態的、動態的和聯系的角度表現地理現象,綜合性強。因此如果能在地理教學中合理配置地理圖像,學生的地理空間想象能力必定能穩步提升。
地理圖像是地理教學的好助手,它具有很強的表達力和趣味性,能夠將抽象的地理事物具體化、直觀化。地理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地理圖像,把難以理解或想象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巧妙地呈現在學生的視覺感知范圍內,一方面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另一方面也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地理知識,如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空間結構等,必須借助地圖來表示。因此,合理設計地理圖像,有利于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筆者作為一線教師,通過問卷調查與多年的教學實踐,逐漸摸索出幾點使用與配置地理圖像的方法。
第一,讓地理圖像立體化。高中學生處于地理核心素養形成的關鍵時期,對復雜的地理事物的空間想象能力相對較弱。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當中,如果能通過多媒體課件把地理圖像由平面轉化為立體,學生對復雜地理知識的理解難度就會大大降低。
第二,使地理圖表動起來。地理教師要具備基本的課件制作能力,比如利用Flash動畫使圖像動起來,可以加深學生對地理現象的變化以及地理原理的理解。高一地理中的重難點知識:地球的自轉與公轉、風的形成、地球上氣壓帶與風帶的形成過程和季節移動,均可以運用地理圖像的動態化設計來使地理過程可視化,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激發學生的地理空間想象。
第三,注重地理圖像的綜合應用。教學過程中為了能讓學生用整體的觀點看待地理知識,教師在配置地理圖像時,可以進行綜合用圖,重視地理圖表之間的嵌套、對比與組合。如形象與抽象、平面與立體、定性與定量的有機結合。
第四,巧用圖文結合。地理語言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圖像。圖像是文字的形象化表達,文字是圖像的闡述、解釋與補充說明。地理教學應該是文字、圖像和作業三種形式的有機組合。三者的有機結合既可以發揮整體效益,又可以催生出單個部分在孤立狀態下所不具備的新的功能。因此,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該文則文,該圖則圖。合理的圖文配置,可大大提高學生對地理事物的空間想象能力,促進地理學習效率的提升。
第五,利用地理圖像進行形象化表達。許多地理圖標和圖例可以設計成活潑的地理符號,一些好的地理漫畫也可以較好地表達地理觀點。在自然地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規范的地理知識中多使用學生易于理解的形象化符號;在人文地理如人地關系的教學中,地理教師則可以巧用寓意深刻的漫畫來幫助學生學習。
許多地理事物的聯系與綜合,常常以事物的空間分布特征為依托。地理知識與能力的考查,又常以各種圖像的為載體,進行綜合測試。所以,學生在高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常常出現因讀圖能力不強影響答題的狀況。因此地理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開動腦筋,合理配置和設計地理圖像,使學生的地理素養與地理空間想象能力得到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