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工業設計專業高校中推行CMF設計教育,從而更好地為行業輸送全面性設計人才。通過舉例分析在高校中開展CMF設計教育的價值,并結合CMF設計實際工作流程及筆者多年實踐教學經驗,初步總結出在高校開展CMF設計研究的路徑。提出在高校中開展CMF設計研究的路徑。在高校開展CMF設計研究具有很大的價值和社會效益,文章提出的研究路徑具有借鑒和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校教育 CMF設計 工業設計 價值 研究路徑
中國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 (2020)11-0092-03
引言
CMF (Color、Material、Finishing)從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為色彩、材料和表面處理工藝。在現代設計界中“特指一個新興的知識體系、設計方法和職業,也就是廣泛應用于汽車、家電、電子消費品等行業中的以‘產品色彩、材料與表面處理工藝為切入點的CMF設計方法和CMF設計師職業。”[1]
隨著制造技術的飛速發展,產品外觀造型的成型實現對于企業研發來說已經不是難題,但受限于核心關鍵技術更新較慢,大部分產品的功能趨于同質化,外觀造型無法取得本質性的突破,以及企業不斷推出新品的自我要求,以色彩、材料、加工工藝為切入點的新的設計思維逐漸成為工業產品外觀設計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伴隨著行業分工日漸細致明確,企業中越來越多的CMF設計崗位也就應運而生。CMF設計崗位雨后春筍般的涌現,對于行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對于高校這一人才培養的搖籃來說也需要面臨同樣的考驗。
2010年8月,工信部、發改委、教育部、財政部等13個部門聯合編制印發的《關于促進工業設計發展的若干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應完善工業設計教學體系,探索建立有利于工業設計人才成長的教育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適應工業發展需求的工業設計復合型人才……”高校作為肩負為國家輸送人才重任的重要機構,其學科建設及培養計劃能否時刻保持與行業需求同步發展就顯得至關重要。因此,作為工業設計行業中的新興事物,CMF設計教育也應該在工業設計專業高校中同步推行。
一、高校推行CMF設計教育的價值
(一)解決崗位供需矛盾:在企業中為了更好地完成設計方案,工業設計的工作被逐漸細分,21世紀初,國際上一些知名企業例如飛利浦、大眾、摩托羅拉、海爾、美的、聯想、格力等,已經開始意識到CMF設計的重要性,逐漸衍生出了明確且固定的CMF設計崗位,近幾年甚至可以看到社會上出現了一些提供CMF設計咨詢服務的專業機構。這一切都說明作為設計界的新興產物,CMF設計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重視并且逐漸走向職業化發展的道路。
然而事實是,目前企業中CMF設計崗位的缺口很大,由于傳統工業設計高校并未培養相關專業人才,因此絕大部分工業設計專業畢業生并不能直接進入CMF設計崗位并勝任相關工作。作為企業,他們需要的是更加聚焦、專業且富有相關經驗的CMF設計人才。因此,高校若能與時俱進、適時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就可以為企業源源不斷輸入人才,并很好地解決崗位需求。
(二)完善課程體系:目前大部分國內工業設計專業院校在課程設置上都并未開設CMF設計相關課程,其常見做法是將色彩設計或材料與工藝單獨設課。但這樣設置存在很大缺陷,因為將色彩、材料、工藝的課程分開來上,課堂內容會變成對色彩知識或材料、工藝制造知識的單獨講述,這往往會造成學生對相關知識片面、斷層式的理解。然而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無論是在概念設計階段還是生產實現階段,色彩、材料、工藝都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外觀系統,都需要同時進行設計規劃,因為任何一件產品外觀色彩的表現都離不開材質的選擇和表面工藝的處理。因此,將色彩、材料、工藝知識整合在一起,即完善了工業設計教學課程體系,也符合行業發展趨勢。
(三)開拓創新思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用戶對產品功能需求的增加,科技產品發展的趨勢是將觸屏交互或虛擬交互作為實現功能的主要方式。因此,大部分產品研發的重心都轉移到了軟件開發上,留給產品實體硬件的設計空間越來越小,因此越來越多產品的造型趨于扁平化、簡單化、同質化[2],這說明傳統的在產品功能概念、造型結構上進行創新的工業設計方法已經進入瓶頸。
針對這樣的行業現狀,一些以華為公司為代表的較為敏感的手機企業已經紛紛將研發重心轉移在了CMF設計上。例如華為P20手機,它通過先進的PVD(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真空漸變鍍膜技術,在機身背面創造出了迷人的漸變色“極光帶”,這是手機設計史上從未出現過的一種設計思路。因此,這款手機一經推出,就在各行各業引領了新的設計風潮。由此可見,提前在高校中推行CMF設計教育.無疑有助于學生開拓設計思路,為日后的設計工作帶來更大的創新空間。
然而在高校推行CMF設計研究,機遇與挑戰并存。隨著企業對CMF設計的重視,無疑也會引起越來越多高校開始設置相關的學科或專業課程。只有不斷培養大量的CMF設計人才,才能源源不斷地填補企業中的CMF設計崗位缺口。但是開展CMF設計研究重在實踐,需要熟悉各種加工工藝和生產方式,同時如何將CMF概念設計方案轉化實現也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一環,然而大多數高校并不具備這樣的環境和教學條件;同時CMF設計研究要求與行業動向緊密結合,然而學校遠離市場、缺乏一手信息等資源,這是高校若要發展CMF設計教育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和挑戰。
二、高校CMF設計研究路徑
盡管目前在高校中推行CMF設計教育困難重重,但我們仍可以根據高校當前的教育環境,結合CMF設計工作內容的特點進行多種嘗試。在實際工作中,CMF設計流程大致包括三個階段,即趨勢研究階段、設計提案階段、工廠轉化階段[3],其主要任務就是,首先由設計師研究行業趨勢并洞察未來市場的機會點制定趨勢研究報告,然后再根據趨勢報告以及公司定位,明確產品定義并提出設計方案,最后對方案施行打樣、質量監測、進度管控,并將產品最終批量化生產出來。對于高校來說,應結合自身特點及優勢,最大限度地與行業實際工作情況緊密結合,以確保盡可能縮小課堂教學與工作崗位間的鴻溝[4]。筆者經過多年實驗性教學實踐,初步總結出如下適合在高校中推行CMF設計教育的研究路徑,以供研討,具體思路和方法如下:
(一)趨勢研究:趨勢研究是CMF設計工作流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不但可以為后期設計方案的產生和工藝實現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還可以對未來CMF設計的發展趨勢進行模擬預測。在高校教學中可以實施的調研工作大致包括收集資料、梳理歸納、導出數據、總結規律、趨勢預測等幾個階段。文章以家電產品這一品類為例,其各階段工作內容如下:
1.收集資料階段。收集資料是指首先根據行業類型,針對某一類或多類產品通過桌面調研或市場調查等方式對其近幾年推出的產品的色彩、材料、工藝資料進行海量的收集。這部分收集的樣本數量越大,越有助于后期趨勢的準確預測。以家電產品中的冰箱為例,搜索資料的時間跨度為2010年至2019年,在此時間范圍內盡可能將其造型、功能、類型等進行全面詳細的搜集,如圖1所示。
2.梳理歸納階段。首先,對收集到的產品按照功能進行主要部件的初步劃分,并將這些部件作為CMF分析的主要目標;其次,按照上市時間、價格定位、風格定位等指標對收集到的材料分別進行梳理分類,并對其典型產品進行CMF分析說明。例如,按照上市時間,首先選擇2010年上市的冰箱作為CMF分析對象,再按照價格定位,將其分成暢銷型和高端型兩種類別,并對其典型產品主要功能部件進行色彩、材料、工藝進行詳細的分析說明,再將暢銷型和高端型兩類資料進行橫向對比(圖2)。
3.導出數據、總結規律階段。根據上一階段的工作內容,分別針對兩類產品部件的CMF數據材料進行統計和歸納,并繪制餅圖得到2010年冰箱的CMF設計規律(表1)。再將2010年至2019年間的所有冰箱的CMF設計規律匯總,并通過圖表方式表現出來,就可得到一個初步的10年間冰箱行業CMF設計趨勢變化圖(圖3)。
4.趨勢預測階段。在趨勢預測階段,除了要研究產品本身的變化,還有很多外部因素會造成設計上的改變,例如社會環境、生活方式、科學技術、政治經濟等因素,這都是我們在進行趨勢預測時所需要考慮的。因此,根據以上材料和因素,我們可以嘗試對未來冰箱類產品的CMF設計趨勢進行初步預測。
雖然高校教學條件、研究工具有限,預測結果也具備一定的主觀性。但通過課堂上系統的練習,可以幫助學生鍛煉梳理歸納能力、邏輯分析能力,同時引導學生應建立科學、嚴謹的設計研究的態度和意識。
(二)積累工藝知識:囿于高校實驗教學條件有限,可通過在教學中展示CMF打樣板及家電市場考察,讓學生了解各種材料及在其表面加工工藝處理后的終端質感;再通過搜集視頻資料對各種工藝知識進行講解,并結合課堂練習來加深學生對工藝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如圖4。
(三)設計搭配能力練習:利用CMF打樣板或相關材料,針對某一設計定位關鍵詞進行色彩、材料、工藝、肌理等因素的搭配訓練,例如圍繞用戶人群的關鍵詞,少女、兒童、極客、老年人等,或關于產品質感的關鍵詞,親切感、科技感、安全感等。這些練習不但可以鍛煉學生對色彩、材質、工藝的敏感性,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跳出以往總局限于產品的造型、結構等角度進行創新設計的思路,學會從CMF角度考慮如何進行創新設計,如圖5。
(四)設計表達能力練習:在CMF學習的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設計表達能力的練習,這里的練習指的是后期渲染能力,特指二維或三維渲染能力。這有助于學生將前期的CMF概念設計方案更加真實的表達出來,也是工藝實現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最適合的還原設計方案的有效手段。
這些CMF設計練習和研究方法也許并不能真正地幫助學生解決從理論到實踐轉化的問題,僅期望通過以上研究起到引導學生初識CMF設計概念和設計意識,以及轉變設計思維的作用,為他們今后從事相關設計工作鋪墊理論基礎。
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產品形態逐漸扁平化成為了信息時代工業設計的演變趨勢,而CMF設計無疑為工業產品有限的外觀設計空間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創新思路。
當然,在高校中發展CMF設計教育并不是要推翻傳統工業設計思維。對于消費者來說,CMF設計的關注點在于他們的情感需求[5],它不能替代替傳統工業設計中造型設計、結構設計、功能設計、用戶界面設計的作用,但是可以在此基礎上賦予產品更加細膩的品質和使用體驗;對于企業來說,CMF設計也不可能代替常規工業設計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可以有效彌補常規的設計方式中產品迭代速度較慢的競爭劣勢。[6]企業可以在開展原有工作的同時,以尋求最優解決方法為目的,多嘗試從色彩、材料、工藝、圖紋等角度發現創新機會,最終通過低成本、周期短、更新速度快的競爭優勢實現產品創新;對于高校本身來說,發展CMF設計教育可以完善課程體系,拓展創新思路,與行業趨勢緊密結合,解決崗位供需矛盾,能真正的為社會源源不斷的輸送全面發展的設計人才。
但是當前在高校中發展CMF設計教育仍舊存在許多限制條件,需要更多有責任心、有耐心、有實力的團體加入進來,同時行業內部也需要給予新進入或即將進入這個行業的高校畢業生更多的包容和鼓勵,這樣才能由內而外、多方共同協作幫助這個行業進步,從而促進行業更好的發展。
項目基金:西安美術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金編號2018XK006。
參考文獻
[1]李亦文.黃明富.劉銳.CMF設計教程[M].北京:化學工業版社2019:2
[2]史耀軍,張元基于CMF的手機外觀設計發展探究[J].設計,2018(7):1OO-10l
[3]王毅.魏晨宇,楊劍威等.視覺重量感知下的大型印刷裝備CMF設計研究[J].設計,2020(16):14-127.
[4]杜軍.基于在線式和項目式的CMF設計課程教實踐研究[J].設計,2020,v.33{11):138-140
[5]劉瑩.經典工業產品之CMF再設計研究[J].西北美術,2017(04):132-135
[6]李亦文.黃明富,劉銳.CMF設計教程[M].北京北學工業出版社,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