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勝
摘? 要:馬拉松賽事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和參賽運動員來比賽城市進行旅游和消費,對當地城市的發展具有許多積極意義。但舉辦大型的活動勢必會造成許許多多的環境污染與社會秩序問題,除此以外,參賽人員的管理問題和各類媒體的報道的問題也是造成馬拉松比賽比較混亂的原因之一,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城市的發展建設,它們都是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馬拉松賽事? 城市發展? 研究? 體育賽事
中圖分類號:G822.8?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2(b)-0222-03
Abstract: The marathon can attract a large number of tourists and athletes to come to the competition city for tourism and consumption, which has many positive meaning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city. However, holding large-scale events is bound to cause a lo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ocial order problems. In addition, the management of participants and the problems of various media reports are also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confusion of the marathon. These problems will affect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cities, they are all problems that we urgently need to solve.
Key Words: Marathon; Urban development; Research; Sports events
在最近幾年中,全民健身的風潮已經變得越來越盛行并逐漸成為了一種社會潮流,國家政策和當地政府也對舉辦馬拉松賽事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支持,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城市和地區已經開始舉辦或正在策劃各種馬拉松比賽,尤其是當我們國家政策取消了對各項馬拉松比賽的審批申請工作以后,各種的馬拉松比賽就開始變得更加普及了。馬拉松比賽的數目已經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但這種數量的增長也是一把“雙刃劍”,好的方式是可以通過馬拉松比賽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但不好的地方是如果不能對馬拉松比賽進行良好的管理會對社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又由于參加馬拉松比賽的比賽人員的基本素質的良莠不齊,對參賽人員的管理也是一項困難的任務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管理,給當地的城市形象帶來很多不利影響。
1? 馬拉松在我國的發展概況
相信大家一定都聽說過馬拉松,那么什么是馬拉松呢?馬拉松是以跑步作為一種比賽方式的活動。這種比賽分為了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專業的比賽,另一種就是業余比賽。兩種類型的出發點是不同的,其中,專業馬拉松就是為了專業運動員去參與的,是一種為了競爭名次而進行的競技類比賽;而另一種則是為了普通人而準備的,是為了在跑步中去鍛煉我們普通人的體質,來豐富一下我們的業余活動而存在的比賽,而現在則是大多數都采取的兩種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而不是突出單個形式,這種馬拉松賽事,它的主要特征則包括了聚集性、體驗性、外部性與綜合性,而馬拉松的綜合的特性就是有這幾個特點所產生來決定的,馬拉松賽事從而也起到了增強人們的體質,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并且能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1]。
2? 馬拉松賽事發展的水平標準
對于這種賽事進行評價的標準,其實是有很多的,但是該篇文章,則主要從參賽選手的組成類型,以及贊助企業的主要類型和媒體的關注度來進行分析。
2.1 參賽選手的組成類型
其實從一個角度上來說,組成賽事最關鍵的就是選手,而一個賽事的規模如何,其實起到決定關鍵因素的就是選手的質量以及數量。一個小城市,只辦了馬拉松,雖然是在成一個規模不大的城市舉辦,但是如果這個賽事的人數達到了一定的上限,則可以通過選手去決定在世界的排名高低,以及來自于哪個國家、哪個地區,從而對這個賽事進行一個水平的判斷。比如說在2013年廈門馬拉松賽事,一共有73 886名運動員參賽,這些運動員來自于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在上海的馬拉松賽事總共設置了35 000個參賽上線,也是來自于不同的城市。
2.2 贊助企業
在當前一個商業化、市場化的趨勢之下,各種賽事也逐漸偏向于這一類型,而衡量一個賽事規模的大小與否,贊助企業的商業化也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賽事僅有運動員是不能舉辦的,而企業對于賽事的贊助以及推廣,則能進一步推動賽事的進行,比如說贊助商的企業規模大小以及數額資金的多少,其實都能從側面反映這個賽事的發展水平的高低,在當前我國大部分馬拉松賽事的贊助企業主要為國內的企業,這就說明了雖然我國馬拉松的熱度比較高,但是其中的主要支持還是來自于政府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小[2]。
2.3 媒體關注度
除了參賽選手以及贊助企業,媒體的關注度也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正是由于媒體的不斷傳播,才能把賽事不斷地推向國際化,馬拉松的賽事需要媒體的宣傳與溝通,而媒體也需要高質量的信息去提高他們的收視率和媒體的關注度,所以這兩者其實是互利共贏[3]。
3? 馬拉松賽事的舉辦對城市發展積極影響
3.1 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發展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勢頭一片良好,大型體育比賽的賽事也不斷增加增多,不僅報名參加馬拉松賽事的參賽人數眾多,慕名前來觀看馬拉松比賽的游客也越來越多。馬拉松比賽的舉辦可以給當地吸引到大量的資金,以及帶來的對于旅游、服務、餐飲、交通等行業的消費增長也在不斷增加,而新增的大量的消費也會對生產具有一定的反作用,這種對生產的反作用可以不斷拉動經濟增長,來促進當地生產發展,這種生產發展模式無疑為城市的繁榮發展注入了更多新的營養和發展動力。而通過消費所不斷產生新的生產需要,引導當地產業不斷轉型升級,這種的發展就可以優化、升級城市的產業結構,通過人們的消費增加,不僅增加了周邊產業的消費,同時也可以促進城市經濟的不斷快速發展。馬拉松比賽在各個城市的的舉辦,增加了人口流動,在一定程度和意義上也促進了勞動力的流動,為新的產業的生產提供了大量勞動力,更何況消費也可以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能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推動生產的發展。北京馬拉松參賽者在參賽期間,除了必要的參賽報名費,其他的消費支出占據較大的部分,包括博覽會、住宿、餐飲、交通、旅游、購物等,并且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尤其可以促進第三產業如旅游業的發展。
3.2 帶動城市居民的鍛煉熱情
當前我國人民對于健康的觀念從過去的治療疾病變成了現階段的預防疾病,而通過不斷加強體育鍛煉來預防疾病是最為有效直接的途徑。在快節奏、高壓力、網絡化的時代,人們作息不規律,生活和工作壓力大,電子產品不離手,許多人身體狀態僅僅處于“亞健康”,增強身體素質成為了社會的追求,因此很多運動項目成為了人們的生活“需求品”。而在所有的運動項目中,跑步運動無疑是最簡單最通用的一種運動方式,不需要十分專業的運動裝備,不需要十分嚴格的比賽場地、比賽器械,只需要一雙跑鞋就能參加馬拉松比賽,適合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的所有人,因此跑步運動在近幾年逐漸變的火熱起來。以北京馬拉松為例,從相關數據中可以明顯的看出,北京馬拉松參賽者中北京居民占一半以上,北京馬拉松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城市居民參加馬拉松健身比賽運動的熱情[4]。
3.3 帶動了城市旅游業的發展
舉辦馬拉松賽事可以更好地呈現舉辦地城市的商業品牌,起到吸引潛在旅游者的作用。我國有許多的著名的馬拉松賽事,除了經典的北京馬拉松、廈門馬拉松等標桿城市馬拉松外,更多的馬拉松賽事以著名旅游景點命名,如泰山馬拉松、六盤水馬拉松等,參賽者參加這類馬拉松時,一般以該城市作為旅游目的地的動機大于馬拉松賽事本身的吸引力。馬拉松賽事的比賽路線一般都會選擇本城市的最為著名的歷史人文景觀,比如說北京馬拉松比賽選擇在秋天景色最美的時節開賽,比賽的起點則位于天安門廣場,終點則位于國家奧林匹克公園,馬拉松比賽線路寬闊平坦,有許多的跑者因為賽事路線而慕名參加比賽。因此,參賽者在參加馬拉松比賽的同時,還能欣賞北京城市周邊風景,而比賽的舉辦與宣傳也使更多人了解和領略了這些自然景觀及名勝古跡,提高了知名度,相當于加大了對當地馬拉松比賽的宣傳力度,從而也帶動了城市旅游業的蓬勃發展。
3.4 促進城市精神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馬拉松賽事作為一項各個年齡段都可以參加的可以強身健體的體育賽事,本身就具備其十分充足的精神內涵,這些精神都是馬拉松比賽精神的集中展示和重點概括。這種積極的精神導向與舉辦城市的規劃相一致,通過發展自己城市的歷史文化或者特色文化,有效提高城市的軟實力和內在實力,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帶給社會的文化外在顯示,能夠較好地彰顯出城市形態、特征以及該城市居民的文化思想情結。馬拉松這一體育項目能夠有效展實該城市的文化核心,展現自己城市的經濟實力,從而吸引各地居民于此聚集,可以促進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是城市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4? 馬拉松賽事的舉辦對城市發展消極影響
4.1 賽事導致城市交通的堵塞
眾所周知,一般馬拉松比賽會以城市道路作為比賽賽道,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城市交通面臨擁堵的問題。并且我國人口多,交通壓力較大,長時間比賽的進行會對城市市民的出行帶來不便,例如北京馬拉松,比賽道路為北京城市的主干道,并且北京作為首都,人口眾多,6 h的比賽會對城市的交通帶來巨大的壓力,而且給北京市民帶來了眾多不便。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說,舉辦馬拉松比賽一定會面臨道路的封閉,而且SOHU中國的董事長潘石屹先生也曾經通過微博表示,沒有馬拉松比賽不是全城市、全社會的事,沒有哪個城市舉辦馬拉松不封路。但是,馬拉松比賽在封路的同時,也要正視比賽面臨的問題,解決面臨的交通擁堵問題,才能使比賽更好地進行[5]。
4.2 比賽使城市的垃圾增多
在馬拉松比賽過程中,由于需要給予參賽者足夠的物品補充,例如大量的飲用水和充滿水的降溫海綿塊等賽事必備物品。隨著賽事的深化進行,比賽過程中的垃圾也會產生得越來越多。由于馬拉松參賽選手會在比賽中使用大量飲用水和降溫海綿,在使用后沒有時間好好放置,只能隨意丟棄在路邊而專注于剩下的比賽當中,這就會對道路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面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有專人負責對運動員產生的垃圾進行清理。城市作為馬拉松比賽的舉辦地和舉辦方,不僅可以通過舉辦比賽來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但是如果比賽的過程中留下大量的各種垃圾也會使人們思考馬拉松選手的文明素質和懷疑舉辦方的組織服務水平是否能滿足舉辦國際型馬拉松比賽的能力[6-7]。
5? 結語
該文上述內容通過對我國馬拉松賽事的歷史、參賽人員組成、媒體的關注程度以及舉辦馬拉松賽事所在城市帶來的雙面影響為討論方向,通過結合當前我國社會的經濟和文化發展水平以及國家政策規定進行研究發現,馬拉松賽事的舉辦在大部分情況下可以達到提高舉辦城市的知名度以及增加各種經濟收入的目的,但這種積極影響是需要舉辦城市投入大量的精力、人力去經營管理才能達到的效果,如果不能進行良好的管理工作則會對當地城市的環境帶來不好的影響。在馬拉松比賽的整個過程中會對城市生態環境造成比較嚴重的污染,產生大量的垃圾,同時比賽舉辦時,大量的外地人口也會涌入舉辦城市,會給該城市造成不小的社會秩序管理壓力,期間犯罪率和違法行為可能有所上升。針對以上情況就需要舉辦城市以及贊助方提供更多的管理服務來進行管理,以達到經濟和社會雙重收益的最佳目的。
參考文獻
[1] 秦沐.我國馬拉松賽事的舉辦對城市發展的影響[J].體育時空,2018(6):104.
[2] 王薇,許鑫怡.國內馬拉松賽事與其舉辦城市經濟發展的研究[J].社會科學前沿,2020,9(4):531-536.
[3] 藍照光.馬拉松賽事對城市發展影響的研究——以南寧市為例[J].運動精品:學術版,2019,38(8):77-79.
[4] 胡剛,陳清.馬拉松賽事對城市發展的影響研? ? ? ? 究——以廈門馬拉松賽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0,28(2):141-142,144.
[5] 劉曉晨.體育產業對城市發展的影響研究——以馬拉松賽事為例[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10-12.
[6] 曾凱倫.馬拉松賽事形象對廈門城市形象的影響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9.
[7] 劉根.山東省縣級城市馬拉松賽事組織管理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