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學”概念的提出,已經三年了。三年來,學者從對中原學研究感到迷茫、猶豫,到參與討論。在地方學與城市學研究遍地開花的今天,我們毫不猶豫地躋身到這股大流中,讓中原理所當然地有自己的學說,讓中原學成為中原叫得響的學術名片。這就是中原學術領軍人物、河南省社科聯主席李庚香博士的學術擔當,也是中原學界同人的共同責任。
李庚香研究員之所以率先提出中原學,首先,在于他的政治敏銳性。作為河南全省社科界當家人的政治責任與擔當,使他對習總書記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講話有深刻領悟。其次,還在于他的學術素養。他長期關注研究中原文化,出版《中原文化精神》大作,應該說對中原學所涉及的核心問題中原思想文化,他是有長期的思考的。還有,在于他的持之以恒。這一段時間,中原學的會議不斷召開,中原學的研究平臺不斷建立,李庚香研究員不但是中原學的首創者,也是鼓動者,他擎起的這面大旗不斷飄揚。
《河南社會科學》是河南社科界最重要的學術刊物,在這樣的大刊上專設有《中原學研究》欄目,對于中原學的學術根基的打造,對于中原學在學術討論中不斷完善、不斷成長壯大,具有里程碑意義。從目前已發表或即將發表的成果中,可以看到在中原學的討論中,涉及中原學的范圍、內涵、學科體系建設等基本架構問題,回答中原學是什么、中原學要干什么、中原學怎樣構建等地方學建設中的關鍵問題。中原學的范圍是個基本的問題,是以思想文化為主,以歷史文化為主,還是以當代河南實踐為主,三者主要代表了什么,三者之間的區別點在哪?三者之間的聯系主線是什么?中原學所涉及范圍,有無廣義、中義、狹義之分。這是在構建中原學的過程中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
本次參與討論的蘇州大學周書燦教授、鄭州大學陳隆文教授都是在當代史學界較有實力的中年骨干,他們分別是在先秦史與學術史、歷史地理與中原史方面很有造詣的學者,他們從各自的學術角度對中原學進行詮釋,對中原學發展需要關注的問題進行提示。當然,我也從“漯河樣本”的角度再次討論了我對中原學的認識。總的來說,中原學的構建得到省內外學界的關注,應該說開了個好頭,我們希望這種討論持續下去只有這樣,中原學才能從小草成長為參天大樹。
主持人:張新斌(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所長、二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