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立 唐山廣播電視臺
伴隨互聯網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也開始產生了變化,由傳統的媒體獲取轉變成互聯網媒體獲取,促使網絡無線傳輸獲得了極大發展。隨著4G的深入發展,網絡直播平臺逐漸發展起來,因此也出現了較多的網絡直播現象,它在娛樂以及體育等方面不斷發展,對電視現場直播帶來了一定的挑戰,致使觀眾群體產生分流,現場直播也不再是傳統媒體所獨有的技術。伴隨5G的出現,人們開始使用智能手機進行直播,也出現了人人都運用手機觀看直播的現象。人是一個個體,他自我表達和獲取信息的力度以及廣泛性,都是十分罕見的,這也導致現如今資訊過于碎片化和不確定性。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伴隨信息的深入發展,我國新興媒體的影響逐漸加大。現階段,我國網民的數量有八億之多,在這之中大部分都為手機網民,高達百分之九十八左右。目前新聞客戶端以及多種社交媒體已經發展成各個干部群眾的主要信息來源,尤其是對年輕人而言,他們之中的每一個人都很有可能發展成信息源。在過去階段獲取信息是人找信息,而現階段則是信息找人。因此,大力發展媒體融合,構建全媒體時代將是新時期我們應該關注的課題。
基于全媒體時代背景,我們也應該正確認識它帶來的機遇以及挑戰,遵循媒體融合的客觀規律,以便把握其發展的趨勢,促進媒體融合的深入發展,使其成為當前時代必須完成的事情。比如電視直播,在2008年北京舉辦的奧運會中,觀眾就對其開閉幕式中的場景所折服,對其中的畫面大加贊賞,有人還認為在電視直播中觀看的效果要比現場的好。后來在奧運會總導演張藝謀的訪談中,我們知道雖然他購買了許多電視臺直播版權,但是在實際播出來之后所展現的效果卻有很大區別,這是令他印象頗深的。從中我們能夠看出,早期互聯網技術還沒有深入發展的情況下,對于相同的題材,在電視直播中若是編排以及呈現方式不同,那么它們之間的導向以及水準將會有所區別,這也會導致其傳播力以及影響力上的差距。因此,在電視直播中選取什么主題,直播哪些內容,以什么方式呈現,并將主流媒體直播的優勢同新興媒體優勢有機融合,使其共同進步,將是我們應該去研究和探討的話題。
2020年七月,滬蘇通鐵路開始正常運營,這件事意味著江蘇蘇北各個城市開始成為長三角區域的一部分,有利于實現區域一體化發展,與此同時還改變了蘇南三個百強縣沒有發展高鐵的事實。一方面,該鐵路的開通體現了我國對于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在這個領域獲得了較大的成就,每一項成就都是我國技術的創新,是中國“制造”成功轉變成中國“智造”的前提,至此我國的橋梁建設也逐漸開始躋身世界行列。另一方面,該鐵路的運營將推動長江兩岸地區的經濟發展,為其奠定良好基礎,同時還有利于人民群眾的出行以及生活。因此,這是一個可以傳頌的故事,能夠體現中國力量以及中國精神,可以作為較好的電視直播素材。對此,江蘇融媒體新聞中心,對其展開了區域媒體聯動以及跨媒介媒體聯動活動,同蘇州廣電總臺和南通、上海等電視臺媒體,以及網絡平臺等在其開通活動當天,就進行了大型的融媒體聯合直播。
在開始直播前,整個團隊逐漸意識到,雖然具有較好的題材,但是還應該具有相應的內容編排以及展示,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不同媒體的需要以及觀眾的收視習慣。從人民群眾角度來看,編排的內容應該足夠貼合日常生活,應該將該鐵路開通之后的優勢同過去進行對比,將其優勢帶來的便民利民方面進行展示。從執政者角度來看,直播的內容應該具有一定的深度,應當詮釋出滬蘇通鐵路對蘇北地區的積極影響,對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作用。從技術角度來看,直播的內容還應具備專業性特征,在直播中應當將該工程的技術難度以及亮點進行展示。
對此,在電視直播中,不但運用了江蘇廣電總臺的新聞演播室,通過主持人以及兩位社會科學專家交流訪談的形式進行主持,還開設了戶外演播室,也通過主持人和技術專家交流訪談的形式進行主持,與此同時,各個電臺以及媒體記者還兵分多路,對整個事件進行跟蹤報道,對其開通儀式的橋面、發出的列車和各個樞紐站場等情況進行實時直播,將現場情況轉回給演播室。從而完美構成了空中、水面以及橋面等多個精彩直播畫面以及內容。在這之中,同原有的電視直播區別的是對移動信息技術的應用:將LIVEU編解碼之后利用4G流量包進行傳輸,從而最大程度地完成了高速列車的行進途中的車內狀況直播。而且還利用衛星以及無人機傳圖等方式實現了多點傳輸,為央視頻以及蘇州臺和南通臺等多媒體,構建了高質量共享信號。
綜上所述,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且不可替代的,沒有主次之分,這兩者之間應該是優勢互補的關系,基于新時代背景,應重點構建新型主流媒體,使其更具競爭力以及影響力,且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從而實現生產要素的高效融合,促進媒體融合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