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華 武漢體育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由于“Vlog+視頻連線”的內容形態構成了節目的重要部分,“云錄制”在提升節目真實感的同時也使得不可控性和不確定性陡增,傳統錄制中現場導演對流程和節奏的把控等制作經驗如何與“云錄制”創作方式形成有益互補,是制作團隊直面的問題。[1]在疫情之前,大多數的綜藝節目,基本上都是要有觀眾的。因為觀眾可以活躍氣氛,以及跟主持人進行實時互動,促進節目的活躍度。如果在節目錄制過程中,只有臺上的錄制者,那么電視前的觀眾看到以后難免會覺得無聊。但是云錄制的創新方式更進一步的顯現出了觀眾的作用,觀眾不再像以往的節目錄制只是鏡頭一掃而過,或者有時候就只是給一個特寫。在這種節目形態下也可以作為傳播內容中的一部分出現在屏幕上,作為傳播者,與受眾交流,來傳遞自身的信息以此來進行互動。我認為《聲臨其境3》的互動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沒有限制的門檻,只要愿意參與其中,人人都可以是傳播的一方,也可以是接受的一方來進行雙向互動。而在節目內容上,節目所做的“云配音”策劃形式也進行了很大程度上的創新,所有人都可以參與進去,之后節目組挑選出幾個優秀參選人的參賽作品在節目中播出,既有著名影星的模仿秀還有優秀電視劇及電影的串燒片段、搞笑小品合集等等。這種方式就使互動性得到了很好的貫徹。以往的節目中,觀眾只是客體的身份,但是因為云錄制,觀眾也可以轉變身份變為主體。
技術發展必然推動節目更新,從早些年談話類節目連線觀眾分享觀點,到舞臺綜藝現場接聽觀眾電話砸金蛋,可以看作“云思維”的早期嘗試,只是當時采用的是簡單的電話音頻連線。5G、大數據、云計算技術不斷發展,帶來內容上的革新,在綜藝節目上滿足了更多內容生產的可能,極大拓展了創作者的思維空間,也增加了觀眾觀看體驗的豐富性。[2]節目環節也隨著當下的形勢做了些許調整,從之前的經典之聲和魔力之聲變成了經典之聲、防疫之聲和宅家之聲,既迎合了當下擁護“宅文化”的年輕人心態及需求又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宣傳防疫消息,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不僅使觀眾收獲了愉悅感,還潛移默化的使防疫消息深入人心;而與以往的賽制不同的是,參加“云配音”的大眾選手,將迎來所有觀眾的投票選出“宅家好聲咖”直接通往《聲臨其境3》總決賽,與所有有實力的明星聲咖同臺競技。這樣更進一步的貫徹了這樣的理念。這些創新舉措真正做到了“聲臨千萬家”,推進了節目的全民參與度。傳播媒介的不斷發展創新必然會帶來更加多元化的錄制形式,推動綜藝節目制作的發展。
在后疫情時代背景和技術發展雙重作用的助推下,《聲臨其境》的云錄制是此契機下產生的新內容。節目突破了時間狀態和空間受限的限制,呈現出快捷、有效、參與感強等顯著特點。之后“云綜藝”可以描述為:以5G等網絡技術為基礎支撐,整合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業務通道,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智能技術建立云制播平臺,實現綜藝信息資源的收集、處理與分享,輔助完成綜藝節目前期內容策劃、智能云技術錄制、嘉賓與節目定位的智能匹配與挑選、播出與互動、實時反饋效果評估等制播環節的綜藝新形態。[3]從這方面來看,傳播者與受傳者不再像之前的節目反饋一樣并不能完全的實現實時反饋,而是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實時反饋。傳受雙方也不會像之前一樣區分的過于清楚,而是處于一種泛模糊的狀態,其實這種泛模糊狀態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節目的進一步發展與提升,有利于節目制作更加精良,實現節目價值的最大化。
不管是云錄制還是現場錄制,都是進行綜藝節目傳播的一種方式,而這種多元化的方式也在助推綜藝節目的發展,這也就要求制作方需要制作更加精良的節目回饋觀眾,保證節目的高質量、高效率、高收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