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金山 三都水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
從目前人類掌握的科學手段來進行影音留存的方法來說,攝影已經發展的相當成熟,也有專業的學者,從業者在此領域學習研究,從而細化種類,使之更有指向性。根據攝影作品的應用來分類,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新聞攝影與藝術攝影,二者都是通過相機來反映客觀存在事物的視覺媒介,他們之間有著共有特征。卻也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專業人員通過后期的圖片編輯技巧,使得新聞攝影與藝術攝影有了更大的區分,又在彼此的影響下,將其特性發揮極致。
在探討二者具體含義之前,我們首先確認的是攝影這一詞匯的具體含義,簡單來概括,"攝影是運用光學成像等科學原理,使真實景物在平面里得到影像記錄或反映的過程。”,藝術攝影就是其中一個類別,在運用技術拍攝照片時,更傾向于反映作者的主張、情感,或者引導觀者尋找“美”的表達作者觀念的藝術手法。它和美術、雕塑等表現手法一樣,都是藝術家通過不同的手段去展現自己思想的一種途徑。目前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知名的攝影家,他們透過鏡頭,拍攝了很多世界聞名的攝影作品,深入在人們的生活中去。例如Windows系統中的草原桌面圖片,其本身就是一副攝影作品,經典且被大眾所熟知。
在筆者看來,新聞攝影也是藝術攝影中的一分子,在傳統的定義中,會將新聞攝影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在本文章,我們采用的是狹義的新聞攝影定義,即用相機,通過新聞圖片形式對新聞消息進行傳播的一種手段。它的定義就決定新聞攝影在拍攝手段以及后期的圖片編輯中,都要注意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注重新聞事件的真實客觀性。相比于其他的藝術攝影,新聞攝影也許在某一時刻更缺少美感,但是增加了更多的真實性。而新聞攝影發展到今天,無數的從業者也通過借鑒不同的藝術攝影手法,將新聞圖片在保證真實的前提下,更具有藝術性與觀賞性。
在新聞攝影中,最重要的一條基本準則就是一切以客觀事物為基礎,要準確地、不帶有人為改動地將事件本身傳遞出去,讓觀者能夠清晰感知當時的真實情況。對于信息的準確性的要求十分高。而藝術攝影的表現更多以表現美和情感為主,在某一環境下,通過攝影師的擺拍、后期的編輯,從而表達作者想要表達出的情感或者是藝術追求,在真實性這一特征里,并沒有特別的要求,讀者也不會就藝術攝影的真假進行討論或者是之一。
在很多行業中,信息就是生命,特別是新聞消息,及時報道發布是新聞的基礎,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新聞消息才是有價值的。這就意味著作為新聞攝影記者不僅要以最快的速度拍攝作品,還要迅速完成與新聞相對應的后期編輯,及時發布,完成消息的快速傳播。而藝術攝影則并沒有時間限定,需要藝術作品可以反復擺設、拍攝后,在得到作者想要的效果后才正式完成。
毋庸置疑,在新聞攝影這一類別中,雖然也可以經過一些不影響新聞真實性的藝術加工或者是編輯,但是加工的最后目的都是為了呈現出新聞效果和拍攝的客觀。很多新聞攝影記者是在保證客觀傳遞的同時,盡量讓新聞攝影作品有觀賞性,通過利用光線、線條、編輯等方式,實現在現實基礎上的升華,從而更高的傳遞新聞信息,擴大影響力。將新聞攝影作品拍的更有藝術性,其目的在表達攝影師觀點的同時,也有吸引讀者前來關注的目的。而藝術攝影作品則完全服務于藝術性,為了創造藝術而誕生,后期的所有編輯,也為了更好呈現該特性。
新聞攝影本身就是藝術攝影中的一部分,在實踐過程中,保證攝影作品的真實性的同時,為了讀者的觀看體驗,也可以借鑒藝術攝影中的重要技巧,結合新聞消息的需求進行編輯,從而能夠做到客觀與藝術相結合,達到1+1≥2的效果。
藝術攝影的作品為什么很多成為傳世經典,除去在拍攝時候的光線、構圖等方面的考慮,后期的排版編輯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美國著名攝影師Duane Michals為著名的畫家拍攝過一系列的肖像,不僅是他利用鏡子來拍攝后的效果,更是因為一組攝影作品的排版也十分出彩。在新聞照片的后期編輯中也是這樣,很多攝影記者自認為拍出了震撼的圖片,發表后卻沒有好的效果,一般就是在排版選擇中,沒有突出重點。根據當時的新聞信息,引出事件關鍵因素,人物、場景抑或是當時周圍人的反應。需要挑選并且將各個圖片根據事件的發展進行有利排版,最大程度的保證視覺沖擊力。另外,也可以配合新聞標語找到與之相對應的圖片,將整個新聞信息的吸引力提高很多倍。
藝術攝影作品中,很多時候會因為攝影師本人想要表達的某種情緒或者是觀點,需要拍攝對象多次進行擺拍或者是一些表情、位置等因素的調整。而新聞攝影作品在拍攝時,為了追求照片的質感也可以多角度,多光線下操作,但是擺拍或者是刻意去營造某種情緒,是一大忌。這就需要后期編輯圖片時的注意,所有的新聞攝影都是建立在真實自然的基礎上,拍攝任務的悲喜、現實情況的慘烈或者是震撼,都應是真實存在的。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圖片編輯經手人不要被主觀影響,只有減少不合適的主觀因素,排除掉生硬與虛假的做作感圖片,選擇真實而自然,且有信息量的照片,才能讓新聞攝影作品能更中立客觀的條件下“發聲”。
目前新聞載體除去報紙和雜志,更多的是在網絡平臺的發布,這種平臺渠道發布的新聞攝影作品,對于作品本身的圖片質量就有更高的標準。雖然現在攝影設備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很多功能也越來越齊全。不過這也需要在后期的圖片編輯中注意格式,大小等其他影響圖片質量的因素。事件現場不能保證能夠讓攝影記者安靜穩定去拍攝,經常會有雖然效果很好但是圖片質量本身比較差的作品。這樣的情況就要進行取舍,在無法完全修復時,果斷選擇其他照片。圖片中任何一點小的缺憾在后期的報道中都可能被放大,只有用高質量的作品,才方便后期的編輯修改,也能更好的表達作品傳遞出的情緒。
新聞報道中文字與圖片需要相互配合,圖片的作用一般是突出重點,或者是對文字描述情況進行具體展示,在圖片編輯過程中,不能僅僅考慮圖片是否貼近主題,是否編輯的具有吸引力,更要注意與文字之間的配合,這是繼排版之后注意報道版頁的重點,不能因為覺得拍攝的圖片效果都很好就一味地進行數量堆積,根據文字內容,新聞報道的緊要程度,來選擇圖片的數量,再進行專業的排版,保證畫面的美觀,這才是攝影后期圖片編輯的重要體現。
綜上所述,除去上述的圖片編輯技巧,選擇有意義的圖片內容,圖片周圍字數的大小,對于整個新聞事件的篇幅占比,圖片與文字之間的占比等都是影響攝影作者進行圖片后期編輯的重要因素。經過筆者的敘述,相信讀者也可以清晰感知出新聞攝影與藝術攝影之間,雖然有著十分大的差異性,但是其中的關聯也是無法抹去的。新聞攝影作品需要且一直具有藝術性,而攝影記者在新聞圖片的創作過程中,又要準確把握中新聞攝影的要點。在作品徹底表現為新聞攝影的同時,也要逐漸熟悉將藝術攝影的相關編輯、拍攝等手法運用到新聞攝影照片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