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萍 浙江省龍泉市廣播電視臺
在新媒體時代,人們不再僅僅依靠電視來獲取新聞,但廣泛使用互聯網。與傳統電視相比,新媒體時代下通訊手段更為廣泛、更迅速、更多樣,能夠使公眾能夠更好地了解信息。一般來說新聞采訪過程中,至少要有采訪者和被采訪者兩個人,采訪才可以順利進行,為確保采訪的質量,記者在接受采訪前,應全面分析采訪的特點,以確保采訪成功。
在新媒體時代,借助信息和網絡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收集到大量的信息,但是在龐大的數據之下,所有的信息類型都非常容易發生混淆,導致很多虛假信息混入新聞中。在這種情況下,真實的信息收集將是關鍵的一環,在這種情況下,新聞記者面對的是更為復雜的新聞材料,導致出現無法提供準確、全面的新聞信息的情況發生。在新媒體環境下,記者無法將信息形象化,這就導致他們收集的信息出現了一些問題,損害了電視媒體的公信力。
想要提高電視新聞的市場競爭力,不僅要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和速度,而且要提高電視新聞的采訪能力。記者能夠最直接接觸和研究新聞信息,從根本上提高了電視廣播的質量和競爭力。新聞工作的質量,只取決于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個人素質,傳統的采訪工作都是用記者的紙和筆來登記和交流的,但在新媒體時代,記者不得不使用更多的數字設備,更快、更方便地進行采訪和交流,充分捕捉和接受采訪內容。新媒體時代要求記者不僅要有優秀的提問能力,還要有優秀的引導能力,要求記者能夠處理各種突發問題,所以,新聞工作者要隨著工作需要的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確保新媒體時代我國電視新聞產業的健康發展。
在新聞類節目中,采訪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采訪是對新聞工作者對事件的調查和尋找,是主觀認識和客觀認識的過程,在采訪時要事先了解被采訪者的相關信息,明確采訪任務,記者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還要挑選被采訪者,受訪者的選擇將會直接影響整個采訪的質量。一般來說,記者應該找到事件的當事人、參與者和證人等相關人士,因為只有他們才能提供準確的信息和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在這個過程中,記者需要做一個采訪提綱,確定如何提問,在采訪前制定計劃和提綱比在采訪中主動提出問題更加有效。新媒體時代要求記者會使用普遍的數碼產品,如:手機、錄音筆、DV、平板電腦等,同時,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中的一些細節會被媒體不斷地放大傳播,因此記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考慮到節目播出時的呈現效果。
電視新聞報道速度在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下存在劣勢,由于網絡的快速高效性,導致電視新聞報道的不及時,而電視新聞采訪團隊中成員各司其職的運行模式也不再適用于目前的采訪需求。新媒體背景下觀眾對新聞的傳播報道要求更加多樣化,以至于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電視新聞記者的采訪要從“找”變成“搶”,新聞記者要對新聞有敏銳的觸覺,及時發現新聞素材,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以最快的速度進行一線采訪,第一時間掌握有價值的新聞信息。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運用多媒體資源是最普遍也是最必要的做法。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資源可以更好地了解受眾的想法與興趣,可以更多地了解大眾對新聞事件的態度和看法。同時可以利用網絡對采訪工作進行直播,嘗試多樣的新聞報道形式。多媒體網絡資源還可以讓新聞記者發掘出更多的新聞素材進行深入的報道。
在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應該熟悉計算機和其他媒體工具的使用,通過先進的媒體工具和采訪計劃中觀眾的建議,隨時與觀眾進行溝通。當前媒體的發展與后期編輯播出模式的傳統采訪模式不相適應,因此,新聞記者應該思考適應當前采訪形勢,利用不同形式的媒體和網絡,獲取公眾意見,正確引導輿論,圓滿完成采訪任務。在新聞采訪中,現場觀察是一個重要的方式,作為一名優秀的記者,要在提問時抓住細節,從所掌握的材料中抓住重點,采訪時要有敢于追問,勇于追問的勇氣,而且思路要極為清晰,如果記者提問時沒有思路就會導致抓不住要點,將整個采訪的節奏切得零碎,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采訪中要圍繞著時間地點人物進行提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拉近與被采訪者的距離。
在新媒體時代,傳統的電視新聞報道存在一些弊端,不利于電視新聞產業的長遠發展,想要對電視新聞報道進行改革和發展,首先要提高電視新聞工作者和新聞工作者的專業技能。在新媒體時代,要著重提高電視新聞記者的工作能力。要去記者具備更高的職業素質和能力。要更好地利用現代化設備進行采訪,了解公眾對新聞的態度,更好的發展電視新聞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