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龍 阜陽廣播電視臺
在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下,由于新媒體網絡信息傳播的快速性以及自身較強的互動性,傳統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已經逐漸被淘汰。在未來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工作中,利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結合的采訪方式是采訪工作本身必然的發展趨勢。因此,在海量信息涌入的信息時代,廣播電視臺記者需要沿用傳統媒體的專業性與可靠性與新媒體相結合,創新改革出新興采訪形式,從而不斷提高自身采訪能力和質量。
實際上,在實際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工作過程中,新媒體的出現為其帶來了很大程度上的快捷和方便。并且,由于新媒體具備的實效性,相比于傳統媒體工作方式,新媒體工具能夠第一時間將實時采訪內容和相關新聞內容傳播給公眾,從而提高了公眾對該廣播電視臺的關注度。然而,目前很多傳統廣播電視臺忽視了新媒體技術的重要性,該電視臺記者仍然使用傳統的采訪形式。在記者采訪過后,電視臺再對采訪記錄和采訪內容經過數道工作流程的調整和完善后展現給公眾。但是由于工作流程耗費較多事件,想要快速及時的將采訪內容和新聞信息傳播給公眾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導致公眾對該電視臺的新聞播報失去了新鮮感,電視臺相關內容的收視率也大幅度減少[1]。因此,樹立新媒體觀念,利用新媒體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廣播電視臺可以邀請相關新媒體專業的專業人士來開展“新媒體時代”的專題講座,并組織所有電視臺記者參與該講座。在講座中,講師可以從新媒體的背景、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對比以及新媒體的重要性等方面進行講解,從而為所有電視臺記者樹立新媒體觀念。另外,廣播電視臺應該對所有電視臺記者定期分批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并從新媒體網絡區域邀請相關工作人員作為每次培訓的教師。在實際培訓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教學各種新媒體工具的使用,比如手機、平板等電子設備。其次,記者們在熟練利用新媒體工具后,再學習如何通過多方面新媒體網絡的媒介來傳播新聞信息,比如通過微信公眾號、騰訊看點或者抖音短視頻等。
在新媒體信息時代下,由于信息傳播迅速,廣播電視臺記者在進行采訪過程中一旦出現較為嚴重的突發狀況,電視臺很難及時有效的對突發信息進行阻攔,從而使得該圖發信息通過新媒體工具傳播給公眾,進而對廣播電視臺的發展造成有影響[2]。因此,在利用新媒體網絡創新采訪形式的同時,也要運用網絡提前做好采訪前的準備工作,避免采訪中突發狀況的發生。
例如,在采訪之前,廣播電視臺記者可以通過網絡瀏覽器對采訪對象進行搜索,了解采訪對象的相關信息,從而根據這部分信息以及采訪目的制定好完善的采訪內容。其次,在針對提前制定好的采訪內容,電視臺記者需要提前模擬整個采訪過程,針對每個采訪流程中都會出現的突發狀況分析,確保展現給大眾高質量、高效率的采訪過程和結果。
實際上,新媒體信息技術在傳統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工作中的滲透完全能突破了傳統的采訪形式,記者由以往的一對一、一對多的面對面采訪形式轉變成通過語音、視頻、直播等形式進行采訪工作的開展。并且,利用新媒體媒介進行采訪不僅將減少大量由于現場準備工作等原因所浪費的時間,還能夠最大限度提升溝通采訪的效率[3]。因此,在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過程中,利用新媒體媒介進行采訪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采訪工作開展之前,電視臺記者可以將采訪內容和整體采訪計劃整理成word文檔,并通過微信的方式發送給采訪對象。而在采訪工作開展過程中,廣播電視臺記者可以通過電話的方式來與采訪對象進行溝通,并把整個采訪過程的電話錄音進行適當的調整處理,第一時間通過電視、電腦等方式傳播給公眾。其次,為了確保采訪過程順利進行,記者可以在采訪開始前的一到兩個小時與采訪對象電話溝通,事先對采訪內容的答題流程從頭到尾順一便。
在信息爆炸的新媒體信息時代,傳統電視臺記者的采訪工作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公眾了解信息新聞的需求,大量實時性信息需要及時有效的傳遞到大眾中去。因此,廣播電視臺需要對記者樹立新媒體觀念,在利用新媒體工具進行采訪工作的同時,做好采訪的準備工作,從而確保電視臺自身在激烈的信息競爭中不被淘汰。實際上,將新媒體技術滲透到廣播電視臺,創新電視臺記者相關采訪形式不僅可以提升電視臺記者采訪能力,還能夠提高電視臺整體的采訪內容質量,為廣播電視臺的持久性發展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