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穎 寧夏氣象服務中心
氣象科普宣傳工作是當前氣象服務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環節,主要作用就是在知識宣傳和教育基礎上實現對群眾防災減災意識的提升,是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提供保障性作用的重要工作。所以,在某種程度而言,氣象科普宣傳工作不僅是氣象工作者的重要職責,同時也是關系到民生發展的頭等大事。此種基礎上更需要加強對現有工作方法的優化,在提升和擴大氣象科普宣傳影響力的同時為群眾提供更優質的氣象服務與幫助。
當前科學技術水平的全面發展為我國氣象影視節目多元化推進提供了有效幫助,不僅實現了節目資源的豐富發展,同時還能有效簡化節目制作方法和傳播途徑,為群眾提供了便利幫助。首先,氣象影視節目可以將原本枯燥的氣象知識進行具體化和形象化展現,便于群眾更精準的掌握氣象信息,這也是傳統文字講解無法滿足的要求。其次,作為群眾關注度較高的節目類型,氣象影視節目的月均觀看量極高,是僅次于《新聞聯播》的節目類型,這也說明氣象影視節目對于氣象科普宣傳工作的開展有著重要影響。最后,氣象影視節目具備較強的時效性特點,可以在災害天氣發生前獲取節目主要切入點,為群眾提供更為全面的氣象知識,在短時間內實現對群眾防災減災能力的提升,為后續問題的處理奠定良好基礎。
當前氣象服務在市場競爭機制的發展背景下,氣象科普宣傳工作也需要適當學習和借鑒國外氣象服務成功經驗,在推動氣象科普宣傳工作發展過程中更好的適應市場需求,在增加受眾群體的基礎上,實現對宣傳內容的科學表述,避免出現類型不合理的氣象影視節目。在這一過程中,就要實現對宣傳工作針對性的提升,切實掌握廣大群眾的氣象服務需求,按照群眾發展特點進行節目編排。比如對于學生群體而言,可以加強對動漫形式的融合,保證學生接受度提升。對于偏遠農村地區,則需要加強對災害氣候原理和預防方式的講解,避免部分農村群眾受封建迷信思想影響,影響推進防災減災工作的有效落實。
氣象影視節目除了要滿足基本科普知識要求外,還要保證形式和內容滿足群眾實際需求,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實現對節目收視率的全面提升。所以,在節目宣傳過程中不僅要對氣象知識專業性問題進行關注,還要尊重服務對象的通俗性要求,避免出現節目類型或是內容不合理的問題。比如在氣象科普宣傳工作開展中經常會出現較多專業名詞,雖然這些名詞在學術領域可以幫助專家更有效的進行天氣情況分析和定位,但是對于群眾而言接受度并不高,無法獲取良好的宣傳效果。所以,節目宣傳內容上也要發揮信息優勢,實現生活和信息的結合,并提出合理的出行建議,確保氣象節目宣傳工作能深入到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滿足群眾對氣象服務提出的各種要求。
雖然目前氣象科普宣傳工作已經成為日常氣象工作的重要組成,但是在落實和推進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主動性不強,如果在氣象災害發生后開展宣傳工作,并不能有效體現氣象科普宣傳工作的預警性優勢。所以,氣象影視節目也要加強對時效性優勢的發揮,在未來某段時間內,對可能發生的氣象問題進行跟蹤報道,掌握群眾普遍關注的實時問題和工作方向,及時進行內容編排和調整,只有這樣才能獲取更為顯著的宣傳效果。對于特殊時期,氣象影視節目也要提前進行預警提示,比如對于五一、國慶這種群眾出行率較高的節假日,要借助氣象影視節目為群眾提供科學的出行意見和建議,避免出現氣象災害問題引發的人員傷亡或是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此外,當前網絡領域的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相關部門還要開展氣象影視節目的多途徑宣傳,在切實強化科普宣傳效果的過程中,實現氣象服務市場競爭力的全面提升,改變以往氣象影視節目的被動發展和宣傳局面。
綜上所述,氣象服務體制改革工作不僅要滿足現代社會發展水平,還要滿足群眾基本的氣象知識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運行和發展中占據更大的競爭優勢。所以在今后發展中,氣象科普宣傳工作也要打破傳統工作思想的限制,在直面需求的過程中,更好的適應市場發展要求,在充分激發工作者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基礎上,推動氣象科普宣傳工作的穩定發展,為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