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東 龐峰 青島理工大學
1998年夏,廣東省引進青年旅舍的運營模式,建立第一批青年旅舍。城市人口流量逐漸增大,外來務工人群逐年增加,在工作與房價壓力下,大量涌入租賃市場。2014年you+公寓走紅,長租公寓進入大眾視野。2015年起國家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扶持政策。從此長租型公寓成為集居住、活動、社交等多功能復合型的居住空間。
經過對于長租型公寓調研和整理分析,筆者發現對于公共空間配置和公共空間設計均存在不足之處,問題如下:
1.空間配置無法滿足租戶對于公共空間的需求
居住需求因工作性質、經濟收入等的不同呈現多樣化。網絡發展下成長起來的青年群體作為租住主體,需求表現在增進人與人、人與空間的互動,社交場景的多元化切換上。而目前功能種類和空間體驗上不能滿足需求。
2.空間面積配比不足及空間配置不合理
功能布局緊湊導致使用過程出現不適感。功能區劃分平均,未考慮使用頻率高低和使用預限值,造成空閑或過度使用問題。
1.忽略空間尺度和交互功能
公寓公共空間設置為了促進租客之間進行更好的交流。但目前忽略空間尺度的引導和約束,對公共空間進行再分割,不利于青年群體作為主要代表的租客在公共空間中產生自發性的社交活動。
2.設計主題風格單一
在公共空間的設計上沒有進行風格主題的設計和引向。裝修風格粗獷,缺少設計細節,舒適度不足,色彩款式標準化,缺乏面向租住群體的靈活性也未能塑造出二、好的氛圍。
1.門廳接待區
門廳接待區是外部空間與公寓內部空間的過度。在功能上應該安置有前臺接待、集散等候、信息交流和寄存一系列的基本需求。在此之上還可以增加更為人性化的服務,例如車票代售,租車服務、代駕等。該區域需要預留足夠的集散空間,增加等候區設置自助服務機提高效率。
2.廚房餐飲空間
餐廳的形式在公寓中通常分為獨立型與復合型兩種。獨立型的餐廳往往配置有完整的自助式或普通的廚房空間。以自助式的廚房作為餐廳特點,體現自主選擇。復合型餐廳通常是與酒吧、咖啡廳的復合形式,往往不配置單獨的廚房提供使用,所以在設計中需要注意廚房空間和就餐空間的分隔處理。
3.閱讀工作區
閱讀工作區作為租客群體辦公、閱讀、學習等相對安靜的活動區域,可以采用書架、植被、格柵、半透明玻璃等隔斷方式構造“隔而不分”的空間表現,塑造樸素空間環境,傾向自然光照射區。
4.休閑娛樂空間
休閑娛樂空間盡可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包含影音區、桌游聚會區、桌球區、電玩區、健身區等。考慮聚集人群,具備降噪功能。作為主要的社交場所,家具布置加強引導互動交流。
5.基礎性公共空間
公共廚房、廁所、洗衣房、盥洗間、走廊、澡堂、打水間停車場等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公共場所,整體歸為基礎性公共空間。廚房促進飲食交流;洗衣房解決清洗衣物、居家用品的需求;走廊設計風格的不同增加租客對居室的辨別能力;澡堂解決部分租客個人清潔或洗浴的需求;停車場的停車、租車需求?;A性公共空間應穿插在主功能區之間或邊界空間,需要鮮明的標識導向。
相似的功能區劃歸到相近區域,例如健身區、影音區、電玩區劃歸在一起并選擇空間邊緣處。餐飲區、桌游聚會區與影音健身比鄰做整體降噪隔音。工作空間與咖啡廳相鄰,控制空間內部人員流量,促進租客在空間里互動。健身區選擇通用健身項目,例功率自行車、跑步機等,節省整個健身區域的占地空間。
以人體尺度作為基本依據,把握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尺寸關系。在室內公共空間設計中需要考慮到人在里面活動受到空間圍合的影響,概括為家具與人體的尺度把控、空間環境與人體的尺度把控。考慮人體社交距離和心里社交距離因素。
長租型公寓多以廢棄商用樓、工業用廠房等改造再利用。伴隨品位提升,對美的追求,空間設計上需要對精神追求的滿足。添加原真性的感受,利用潮流文化作為空間區域引導。強調生活方式體驗,將原用途作為設計元素因子提煉,應用在風格設計中,講述公寓歷史,增加認同感。
本文通過對長租型公寓公共空間現存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整理,從空間配置和空間設計上進行展述,利用空間劃分和空間尺度結合的方法構建長租型公寓公共空間設計研究策略。改善目前在長租型公寓公共空間設計上存在的矛盾問題,彌補和完善現階段長租型公寓產品不足。為今后該領域內的研究提供了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