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曉潔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201臺
傳統廣播泛指利用導線和無線電波傳送信息的媒體形式,最早誕生于20世紀20年代,其由于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感染力以及普適性強等特點迅速成為傳統信息時代的最佳信息傳播節目。但是隨著科技產品的進步、信息傳播媒介的多樣化,傳統廣播節目的發展勢頭已經略顯頹廢,因此相關行業人員應該積極探索傳統廣播與新媒體融合的發展道路,互融互通才能奠定未來更加長遠的發展基礎。
時代的變革,技術的革新,80后、90后、00后這些新生代群體無疑是當代互聯網發展中的主力軍,是各種新興媒體、技術、科技產品最為關注的群體。相比于老一輩,這些年輕人的思想、心態有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年輕一代由于熟悉各種新事物,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是多種多樣,而QQ、微信、微博、論壇、短視頻平臺這種傳播信息速度快、范圍廣的軟件平臺無疑成為他們的首選。
傳統廣播節目由于以往延續的特性使得其僅僅只注重于對信息的傳播和輸出,忽視了信息的儲存,所以當觀眾想要翻閱之前的內容時,信息的搜索難度就會加大。而且由于傳統廣播節目的播放方式,其在時效性和實用性上遠遠不及各類新媒體節目。在爭分奪秒的網絡時代,這樣的傳播方式注定無法吸引主流人群的目光。
互聯網的崛起和科技產品的崛起,使得當代媒體行業百家齊放,而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群體已經不再拘泥于通過傳統的廣播節目來獲取信息。花樣繁多、新鮮事更多的新媒體平臺自然成為新一代年輕群體最為樂意投入時間的地方,而且這個趨勢只會日漸加深。因此,傳統廣播節目為了今后的發展,必須改變傳統的運營方式,嘗試實現傳統廣播與新媒體的融合式發展,這既是為了保證自身的生存,也是為了更進一步促進傳統廣播節目的發展創新。
傳統廣播節目仍然以電視為主要傳播媒介,雖然當前國內已經大規模的普及了數字化電視,但是由于手機和電腦的出現,電視的功能基本已經被二者取代了,其相較于以往的重要地位已經被逐漸剝離,傳統廣播節目已經褪去了以往的滿身繁華。所以,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傳統廣播節目就必須革新自身的理念,秉持積極進取的心態來為自身獲取發展的空間,在保持自身原有優勢和特色的基礎之上,融合新媒體的廣泛性、便捷性和時效性[1],同時增加廣播節目的趣味性,來迎合新一代年輕群體的思想和興趣。通過融合多方媒體的優點,來將自身的優點放大,做到既要增強新聞信息,還要附加補充各類新穎有趣的內容,來獲取更多觀眾的目光和支持,以此來保證在媒體行業內站穩腳跟。
當前社會背景下,若想將傳統廣播和新媒體融合創新,必須要革新傳統廣播的運營理念。互聯網的信息共通讓民眾獲取信息的渠道變得多樣化和高效化,以往僅靠新聞、報紙的傳播時代已經遠去。而且隨著民眾文化素養的提升和獲取信息目的性的改變,他們對于信息的質量和數量也有了較大的提升。而這是此種觀念的產生,傳統廣播節目則需要更多的考慮將以往單一的信息傳播方式轉變為多樣化的群體信息推送,在不斷加強信息質量的同時,還要擴張目標群體,利用多樣化的信息內容來吸引更多用戶群體的關注度。而且傳統廣播節目與新媒體節目相比,重點差異在于新媒體節目可以把握網絡熱點,迎合網絡形勢,實時更新自己的節目內容,而傳統廣播節目在時效性和更新節奏方面遠遠不及新媒體的[2]。但這方面也并不是難以改善,只要傳統廣播可以積極參與互聯網這個媒介,在熱度較高的視頻平臺上獲取觀眾的反饋,并且及時改進,同時加強對時事熱點的關注。在信息傳播的同時融入自身的創新內容,研究更多觀眾喜愛的內容,通過不斷的深化和推廣也能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的興起和廣泛運用,無疑對當前的信息化社會產生了極大的推動,而針對當前媒體行業運營的模式而言,積極的運用此類技術也是對自身發展的一大助力。新媒體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傳統廣播也可以利用這些技術,尤其在當前的融媒體時代,傳統廣播和新媒體都在尋找融合點的時機下,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此類技術的效用,將其融匯于信息內容的搜集、新聞內容播出以及信息存儲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各個環節的效率和成果。通過運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構成的網絡云平臺,可以將傳統廣播與網絡平臺之間更好的連接起來,利用云平臺和新媒體的運營方式,將信息內容制作精簡化的同時保留自身的特色。當然除此之外,利用大數據技術來計算觀眾最感興趣的信息內容,并加大相關內容的投放和創作[3],同時云平臺的建立可以讓用戶群體更加方便于搜索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在看到自己習慣的內容節目時也可以同時接觸到更多其他的內容節目,在不斷的推廣和內容優化中來增加用戶的使用和觀看體驗,以此來有效增加受眾群體和用戶粘性。
媒體行業吸引用戶的主要手段就是靠著各種各樣的信息咨詢,多樣化的內容雖然可以吸引更多用戶的觀看,但是信息咨詢的質量在提升節目的口碑、用戶的粘性方面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質量。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在人們的周圍,多樣化的內容雖然可以吸引民眾的眼球,但抓不住人心,長期靠著快節奏低質量的內容遲早還是會被觀眾們拋棄,而加強信息質量的深度和內涵則可以始終保持觀眾的興趣和支持。為此,在融媒體時代下,要進一步促進傳統廣播節目的發展,那么做好節目的內容,突出其特色和深度,則可以使之在眾多快節奏低質量的信息內容中脫穎而出。而這就必須要節目組提升主持人和內容編輯組的專業素養和能力水平。內容編輯在廣播節目的制作和傳播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編纂的文稿質量將會關乎節目整體內容輸出,只有準確的把握住當前形勢下的社會要點,并在社會發展的節奏中輸出正確的價值觀,回應觀眾的情感訴求,這樣才能使得節目更加的具有吸引力,讓內容獲得更多觀眾的支持認可,在民眾口碑效應的傳遞下,節目熱度必將節節攀升。
分析當前形勢,以短視頻、輕咨詢、直播平臺為主的新媒體在不斷瓜分當前的市場份額,更多的用戶也放棄了對傳統廣播節目的關注,傳統廣播媒體的發展正處在命運的轉折點。相關媒體企業若想在此次的時代浪潮中保全自己,就亟須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主動吸收和借鑒新媒體運營的成功之處,再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尋求轉型與融合之道,只有這樣才能順應時代,保存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