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秀峰 山陰廣播電視臺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融媒體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融媒體注重融合現有媒介資源,促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有效整合內容資源、人力資源以及宣傳資源,促使傳播內容、方法、資源、效益的共融共通。融媒體環境發展注重理念與實踐的創新,媒介之間的邊際感不強。融媒體的發展有助于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使信息廣泛傳播,編輯記者需要具備技術驅動能力和信息重構能力,因此對于編輯記者復合能力的構建非常重要。
融媒體包括資源、利益、宣傳的融合。人力資源與物力資源的融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信息的融合,采編過程注重錄音、相機的攜帶。宣傳融合可發揮傳統廣播、報紙的直觀、便捷的優勢。互聯網可突破時空限制,實現宣傳共融,因此需要編輯記者從行業角度構建復合能力,注重融媒體的發展和優化。在融媒體的大環境下,編輯記者應注重堅守職業操守,向大眾傳播主流價值觀。在我國新聞事業發展過程中,新聞傳播形式、傳播技術、傳播內容、傳播格局發生了改變,要求采編人員具有較高的技術能力和采編技巧,但是采編工作的基礎不變,都要以正確的輿論導向為基礎,保證新聞傳播的真實性和客觀性,發揮文化教化功能,傳播正確的價值導向。
編輯記者在工作崗位上要勇于承擔,堅持職業操守和道德底線,將良好的工作風貌展現出來。媒介轉型發展,編輯記者可適應媒介形勢轉變角色,具備輿情分析、界面設計、數據分析能力,確保具備傳統技能,同時提升復合能力。在此過程中編輯記者的思維模式和職業格局也會發生改變,形成了新的媒介傳播規律。對于編輯記者復合能力的構建可將互聯網思維滲透其中,注重職業操守,在新聞傳播的各個層面融入信息傳播,增強融媒體的輿論導向,確保新聞信息的權威性、深度性、真實性。編輯記者應轉變定勢思維,構建復合能力,注重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宣揚和職業規范的堅守,反映社會現狀和人民生活現狀。
編輯記者采編的新聞內容要有新聞價值,保證新聞內容的高質量,避免假新聞。編輯記者應牢記新聞的真實性特征,通過專業化的知識,使新聞內容更加優質,有助于媒介競爭中獲得忠實的受眾,在新聞質量提高的基礎上才能利用融媒體傳播,提升新聞的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編輯記者采編的新聞內容要以受眾的閱讀習慣為依據,創造優質的新聞報道,提升閱讀率和點擊量。新聞內容要重點解讀和分析宏觀政策、百姓民生、經濟走勢,保證突發事件和熱點話題發布的及時性。新聞采訪應堅持客觀、全面的原則,注重反映社會大眾心理,從不同的視角傳播貼近生活的新聞,注重新聞傳播效果。
在媒介融合的環境下,編輯記者需要注重數據分析,注重工作模式的創新。編輯記者應樹立數據意識、服務意識和產品意識,注重智能采編,將智能化技術作為核心驅動力進行數據采集和內容分析,挖掘內容素材和時事熱點,通過信息傳播反映社會動態和社會問題,內容上要反映受眾的需求,工作上力求突破構建復合能力。編輯記者可通過新穎的方式吸引受眾,挖掘潛在受眾,使新聞與受眾的距離更近,可開設專欄評論和轉載熱點話題,提升新聞內容的豐富性和客觀性,實現良好的信息傳播效果。
編輯記者要注重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改變原始的采編流程,通過全媒體采編程序,跨時空傳播新聞,增強新聞傳播的時效性。編輯記者要提升服務意識,注重與受眾的交流互動,將受眾的體驗融入報道中。編輯記者應樹立終身學習意識,注重數據分析技術、智能技術的學習和應用。同時場景模擬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可提升采編人員的復合能力,挖掘熱點素材進行科學化的新聞報道。
綜上所述,融媒體是傳統媒體發展的必然趨勢。媒介融合可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需要提升編輯記者的復合能力。本文主要從發揮融媒體的優勢、傳播社會主流價值觀、保證新聞內容質量、提升編輯記者的專業技術等方面探究融媒體時代編輯記者的復合能力構建策略,旨在提升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和報道水平。